夜阑听雨

夜阑听雨

公告

新零售、电商、3C的那些事儿

统计

今日访问:2277

总访问量:9224280

帮助工厂由“制造”迈向“质造”,京东京造做了哪些事?

2022年10月28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拾一

自新冠疫情流行以来,出门自觉戴口罩的成为了见证国人努力抗击疫情的一道风景线,如今,小小一只口罩似乎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大部分人看来,其实戴口罩并不好受,戴久了会感觉发闷。

观察到口罩上这一痛点问题,今年6月,京东自有品牌京东京造上线了一款超透气口罩,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这款口罩的销量从零快速到累计至超400万片,成为了平台上的一大爆品。

据了解,这一爆品口罩背后的实际生产者是蓝禾医疗。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左右,蓝禾医疗就推出超透气口罩第一代产品,彼时,他们尚未与京东京造合作,而是在线下渠道通过传统代理商制的模式开拓市场。但推广了三四个月,销量却并不尽如人意。

同样是超透气口罩,销售结果却大相径庭。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能够做好“制造”的上游工厂,面对“市场”却往往束手无策。

制造工厂的“市场”难题

在京东内部有一个“十节甘蔗”理论,把消费品零售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10个环节。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带工厂处于“研发和制造”的位置,“懂生产、懂技术、有产能”是他们优势所在。

以蓝禾医疗为例,虽然在外行人看来,口罩只是“简单几层布”,但真正想要把这些“布”做好,却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口罩最核心的功能是要防护,防护涉及到过滤效率,过滤效率越高呼吸阻力越大。很多厂商追求过高的过滤效率但是呼吸阻力特别大,呼吸阻力特别大对呼吸器官会产生损害,甚至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蓝禾医疗董事长曹军表示,如果既要解决防护效果好,又要降低呼吸阻力问题,就需要进行基础原料的研发和开发,而相关的投入资金就会很大。

虽然“超透气”这个爆品诞生于去年,但蓝禾医疗的相关研究早在2014年便开始了,在数年间,他们与多个研究机构合作开发高效低阻的材料,最终在2021年开发出水驻级特殊复合材料的呼吸过滤材料,应用到超透气口罩方面。

而与蓝禾医疗在技术、生产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它的销售能力。

曹军透露:“以前我们主要的模式是通过线下的渠道,我们在全国有5万多家药店,通过传统代理商制的模式在做,传统代理商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超透气口罩这个新品6-8个月还不一定能上线。我们也曾尝试线上一些渠道,但因为我们是实体制造业,对于线上这一块经验、人力资源积累相对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线上的渠道开发的不是特别好。”

作为供应链中的上游工厂,“懂生产品不懂销售”是蓝禾医疗的最大短板。

与蓝禾医疗类似,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制造工厂。2010年,麦格米特在国内率先布局智能马桶行业,十多年来已打造了从核心部件生产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占到行业专利总数超60%。而“懂技术”麦格米特则面临着对消费者需求把握难、自主品牌发展慢、以及供应链能力弱等问题。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则构成了产业一个个重要的“生命细胞”。中国有数百万家制造工厂,蓝禾医疗与麦格米特在市场开拓方面遭遇但种种困境,同样也发生在无数的上游工厂中。

整体来看,这些发展难题主要三点: 懂生产品不懂销售、懂技术不懂需求、懂产能不懂品控。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认为,单独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设计能力、产能规模,都不能代表制造实力。只有供应链有韧性、产业链有张力,制造成为质造,中国工厂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你做工厂,我做市场

如何助力产业端由“制造”向“质造”迈进?京东给出的答案是:优势互补,你做工厂,我做市场。

比如在于蓝禾医疗的合作中,曹军认为,京东京造带来的最大帮助有两方面,一是产品升级,“跟京东接触过程中,京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用户洞察方面专业的意见,尤其包括耳戴长短、覆盖脸形大小等。我们根据大数据不断进行调整,逐渐把这个产品打磨的更精细、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另一方面的帮助则体现在了产品的上线速度。相比于传统线下渠道,线上平台的推新更便捷,速度更快。“跟京东谈短短两个月就能上线,可以更快让消费者见到这么好的产品,更快地把我们的新品推向市场。”

对于麦格米特,京东京造则是帮助他们解决消费者需求把握难的痛点。基于京东自有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京东京造通过C2M反向定制模式,指导工厂定义与设计新产品,打磨核心部件和整机功能,最终联合推出多款创新型智能马桶产品。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高效完整的市场触达链路,上游工厂与下游市场容易出现“脱节”。因此京东京造在与工厂的合作中分工明晰,让优秀制造企业专心做好生产,其他部分由京东自有品牌为他们补足和服务。

王笑松表示,京东做自有品牌,并不打算靠品牌溢价获得利润,而是通过供应链效率和协同能力,获得市场认可。“我们的初心是让用心做产品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让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把供应链打造成价值链。”

纵观京东自有品牌与上游工厂的合作,其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反向定制打造爆品。从消费趋势洞察、品类和价格定位、产品设计细节三个维度去思考反向定制的路径,通过C2M反向定制模式深度参与产品研发与设计,帮助工厂大幅缩短新品研发周期,提高新品的存活率。相对而言,京东自有品牌更有经验去打磨产品,让新品出道即爆品。

二、缩短产销链路。京东自有品牌从市场需求出发指导工厂的产能投放、产品流通、库存管理等环节,从而实现以销定产、按需生产,降低周转成本和库存风险。

三、“刚兑”保证、三不原则。所谓三不原则指不退货、不延迟付款、不让供应商亏钱。在“三不原则”下,京东与工厂的合作从交易模式变成了共生模式。

王笑松认为,通过“你做工厂,我做市场”的分工定位,通过京东自有品牌和产业带工厂的能力互补与协同,双方将进一步实现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把供应链真正做成价值链。

百大质造工厂计划的3年“小目标”

眼下,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疫情冲击和全球局势变化下,制造业迫切需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补链、强链成为关键。另一方面,需求侧升级也倒逼供给侧加速改革,制造业的“品质革命”愈演愈烈。

为实现优质产能和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助力大国质造加速实现。10月26日,京东自有品牌宣布启动了产业带“百大质造工厂计划”。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

据悉,针对当下产业带工厂的痛点,京东自有品牌将整合京东集团的资源和能力,为其提供涵盖数据洞察、新品开发、产品质控、数字化转型等定制化支持方案。

与此同时,京东自有品牌围绕销售、产品、生产成本、库存周转等提出了三年“小目标”:

1、未来三年内,京东自有品牌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助推制造业品质升级,加速国内优质产能释放;

2、带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产业带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3、工厂外省销售额占比超85%,产业带优质产品辐射范围更广泛;

4、工厂新品孵化SKU数量增长超800%,产业带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5、工厂生产成本降低15%、商品库存周转天数下降30%,推动产业带供应链进一步降本增效。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表示:“从全球发展来看,当前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质造’大步迈进,传统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面临重塑,需要协同各方力量实现价值共创、共享、共生。依托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京东自有品牌从产业两端发力,赋能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价值链,通过创新、效率、品质等路径全面助力产业带‘质’造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王笑松表示:“作为一家兼具实体基因和数字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长期坚持‘以实助实’。京东自有品牌现已成为京东链接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的重要桥梁,不断推动优质产能和消费升级正向循环。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携手产业带优质工厂,把供应链打造成价值链,助力大国制造向大国质造迈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夜阑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