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财经

子弹财经

公告

以子弹般的穿透力、专业性与深度性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财经动态。

统计

今日访问:9284

总访问量:8999913

惠及多地 数亿人受益 惠民保引领者镁信健康构建大健康新生态

2022年06月24日

评论数(0)

微信图片_20220624195254.jpg

作者 | 蓝齐

出品 | 子弹财观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真实案例时常发生。

重庆永川一个小康家庭,先是丈夫被诊断出白血病,化疗、骨髓移植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存款,车、房也卖掉了。祸不单行,一年内,妻子又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原来略有盈余的幸福家庭开始举债度日,大儿子高中还未毕业,小儿子正上小学。由于发现时已是晚期,夫妻俩陆续去世,9岁的小儿子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大儿子南下打工,从此挑起生活的重担。

这样的案例让人心痛。究其本质,恐怕要归因于其家庭医疗类保险配置不全,未能提前建立起家庭资产的“防火墙”。

如何让更多中国家庭避免陷入类似的恶性循环?这是当下我国健康行业从业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居民“健康风险”需求升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数据显示,七十多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明显增加,尤其是2005年后,卫生总费用呈加速度增长趋势,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最近十年的增速更为明显。

《2010-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从约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7.23万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3.71%。虽然增速喜人,但其实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占总GDP的5-6%,远低于9.9%的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现实不禁让社会各界都陷入思考:原因何在?如何缓解?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对“健康风险”的管理一向是重治病轻预防。“小病不就医,最后生生拖成大病”“宁花5万、10万甚至100万去治疗重病,也不愿意花几千元配置商业健康保险”的现象极为普遍。

虽然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正在逐步提高报销范围,惠及更多人群,但还有一些大病必须涉及的药品和检查治疗费用尚未纳入医保范畴,且费用往往不低。这也意味着,假如居民被诊断出大病,家庭就必须要自己承担医保报销范畴之外的大笔开支。

微信图片_20220624195257.jpg

在此情境下,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性。不少家庭开始关注重疾健康险、百万医疗险等。不过这些商业健康保险在普及过程中的“卡点”格外明显,如人们对“保险”这件事的天然抵触心理;客观地讲,重疾险缴费时间长、总体费用高;商业类住院险费用高,且有限制条件。

以某保险公司为王女士一家配置的重疾险为例。王女士35周岁,先生38岁,孩子3岁,保额均设置为50万元,缴付年限为20年,对应的保费分别为11000元、12000元和8000元。这也意味着,王女士每年将为商业健康保险支付3万余元。

但王女士一家并非高资高收入家庭,面对这笔约占家庭年收入10%的开支,压力并不小。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其家庭开支还会继续攀升,压力值也会相应提升。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重疾险缴费期间,一旦断缴或退保,投保人将损失惨重。

由此来看,虽然重疾险被认为是家庭资产的一种“保全”方式,但其客观存在的局限性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这也进一步催生了普惠型重疾保险惠民保的出现与普及。

2、惠民保:保障升级、费用降级

惠民保每年仅需百元左右,便可享受百万医疗保障,香不香?在今天看来是“真香”,但惠民保产品从出现到火爆仍用了七年时间,而大范围的普及则是最近三年的事。

2015年惠民保在深圳落地,随后几年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30年底,全国将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此时,具有普惠性质的惠民保作为补充医疗的重要一环,由此得以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

微信图片_20220624195259.jpg

2021年6月,上海闵行的俞女士在小区电梯里看到“沪惠保”海报,抱着好奇扫描二维码,经过一番研究后,当天就给自己父母和公婆全部投保。

“我们一家四口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全部配置全了,但像老年人不能买重疾险,百万医疗限制又非常多,费用也不低。因为妈妈59周岁,2020年可以投百万医疗保险,一年的费用是1500元上下,其他三位老人年过60岁不能再购买了。”她介绍道:“但沪惠保一年保险就115元,而且不限年龄、不限病史,感觉是一款为老百姓姓设计的真正普惠型商业保险。”

今年6月以来,上海、天津、杭州等地陆续启动惠民保续保工作。这一次的销售情况可以用“火爆”一词来形容。

5月25日,2022版“沪惠保”发布,上线不到5小时,投保人数超100万人次。2021年数据显示,“沪惠保”参保人数超过739万,首年投保率达到38.49%,领先于其他省市。理赔方面,2021年7月到2022年4月期间,“沪惠保”赔付金额共计超6亿元,赔付人次约10万;其中,单案件赔付最高金额58.7万元;个人累积赔付最高金额69.68万元。

在投保金额上,2022版“沪惠保”保费为129元/年,相较2021年的115元/年略有上浮。即使如此,这一保费水平也仅为同类商业保险的十分之一。

除“沪惠保”外,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额的惠民保产品在全国迅速铺开。并且随着其数据与经验的积累,惠民保系列产品陆续开启了新的迭代,开始向着更理性、更精准、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近日,中再寿险和镁信健康发布的《中国惠民保业务发展与展望系列研究报告——2022年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中提出,在保障内容方面,惠民保逐步走出了医保目录框架,开拓了医保之外的保障,从“医保内医疗责任+特药责任”到“医保外医疗责任+特药责任”或者“医保内医疗责任+医保外医疗责任+特药责任”。

3、大健康行业的样板效应

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是惠民保产品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在此过程中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加入。镁信健康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镁信健康作为一家普惠型商业保险综合服务商,一直积极参与推动惠民保项目。2020年,“苏惠保”开启了镁信健康的惠民保之路。此后,镁信健康相继参与了全国多地的惠民保项目,如“西湖益联保”“上海沪惠保”“春城吉祥保”等近80款产品。截至目前,镁信健康参与的惠民保项目已横跨全国十余个省份80余座城市,服务超7700万人。

镁信健康为何在惠民保产品上投入如此大的力度?在镁信健康看来,与传统商业健康保险相比,惠民保具有不限年龄、职业,降低了病史限制的特点,同时价格亲民,能最大程度地普惠百姓。

微信图片_20220624195302.jpg

纵观当前惠民保产品服务商的情况,镁信健康的做法同样极具样板效应及先天优势。

首先,镁信健康是上海医药投资企业,依托后者在医药领域的优质资源,助力镁信健康加速医疗健康与保险服务扩展。

镁信健康在商保目录定制中积极参与持续探索,促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资源和保险产品的深度融合,将医、药、险优势资源互补,为用户及家人提供更加全面、经济、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助力国家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此外,为助力惠民保产品升级,镁信健康联合保险公司,聚焦肺癌、白血病、乳腺癌等高发癌种,兼顾罕见病用药难题。

以“西湖益联保”为例,镁信健康将CAR-T(细胞治疗产品)疗法纳入“西湖益联保”的责任三理赔目录中。要知道,跟常规药品不同,CAR-T药品是一个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每个患者都是单独的生产批次,同时末线病人可能只有一次制备和治疗机会。因此,此举不仅提升了参保人的用药可及性,更让这一先进医疗惠及更多患者。

更重要的是,镁信健康在创新模式上一直走在行业前端。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镁信健康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的创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已构建起涵盖患者服务、商保服务及药企服务的多元化业务体系。

作为创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镁信健康始终扮演着链接各方的重要角色,切实整合医药、保险行业与互联网科技资源,以期达到缓解患者支付压力,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家庭的目标。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镁信健康旗下康付健康、康付智药、康付智保三大板块高度协同,借力数字化医疗科技创新连接医疗医药和保险行业,通过赋能B端药企和保险公司,为C端用户及其家庭提供优质的、可负担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4、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保障人民健康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健康2030”的整体目标之下,健康保险成为其中重要一环。

不同家庭对于保险的需求不同:高资高收入家庭将保险作为家庭资产的“防火墙”,而低资低收入家庭则将保险作为“生命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侧重于后者的普惠型健康保险任重道远,且意义重大。

以镁信健康为代表的企业,秉持“人人有保障,全家享健康”的发展愿景,正立足于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围绕惠民保筹资、支付和服务三端持续发力、持续创新,为惠民保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并且,其还积极协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健康生态圈,助力国家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从这个角度看,镁信健康已成为行业里率先担负起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先行者与引领者。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子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