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评论数(0)
作者 | 龙老师
出品 | 子弹财经
当前,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思维发生了重大转变,既需要响应瞬息万变的业务变化,又不能失去业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企业业务变化的节奏、业务不确定的程度,以及实施差异化策略所需要的特定能力,对IT架构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金蝶从ERP向EBC的转变已经是必然。但这种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间实现的,它植根于金蝶20多年来对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努力,以及对更新、更远大的目标的向往。
伴随着全球疫情的第二次爆发,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承压日显其重。
而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实现了经济V字型复苏的国家,其表现在全球则尤为突出。在分析经济这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时,我们要观察的不仅仅是有效的疫情全域阻断和合适的政策安排这样宏观层面的问题,也要关注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
如果要给出一个趋势性的判断,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健康度正在不断提升,而这个健康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GDP的数字化程度。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
(图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或许可以这样看待问题——数字化经济的核心积极意义,恰在于促进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流动,而这种流动越快、越积极,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也就越高,整个经济的健康度也就越高。
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恰恰不应该仅仅是那些“天生互联网原住民”的新经济企业,而是传统经济中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内,慢慢被数字化经济改变的深层次现象。
比如,一块豆腐,它既是中国最常见的豆制品,也是发明自西汉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杭州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国大型豆制品生产企业,从1994年开始叫卖豆腐到2018年,祖名已成为营收突破10亿的现代化企业。
传统食品这个行业,最大的考验往往不是“味道”,而是食品安全问题和综合效率问题。
行业公认,食品行业的数据碎片化、成熟度低、分享性差,难以对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对积淀的大量数据无法有效利用;供应链速度慢,运营效率低,生产和消费终端难以打通;库存分布不合理,造成大量浪费。
以前,因为高度易损,豆腐是一个辐射范围很小的商品。但现在,祖名豆制品的产品,生产完毕就立刻进入了冷库“保鲜”起来,等待运输司机拿着出货单把他们送进有冷气的货车里,而在司机送货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看到汽车的运输轨迹以及车厢内的温度,豆制品会以出厂时的状态到达每一个消费者的手中。
商户们的进货焦虑也在减轻——还就在3年前,大部分经销者每天到订货的时候就会异常焦虑,他们采用电话的方式订货,高峰期有时要打两个小时才能接通,更不要提听错了、记错了的事情时常发生。
而现在,商户通过金蝶云之家手机端实现了自助下单,每天的订货过程犹如网购一般轻松便捷,熟练的操作者不到1分钟就可以搞定这个过程。而由于订货环节优化了时间,让厂商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弹性的供应链调整。
“现在社会不是靠勤劳致富,是靠动脑子致富,信息化比现场管理勤劳的人更重要,”祖名的创始人蔡祖明这么说:“自2017年使用金蝶云系统,祖名先后投入了1000万元,由于金蝶云提供的产销协同导致生鲜产品零库存以及生产现场的出品率的提高,基本上一年半祖名就已经收回了投资,而且是立即见效——次年的上半年,祖名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了10%,净利润增长了220%。我们成为了G20杭州峰会独家豆制品食材专供企业,同时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
幸福西饼,2008年创立于深圳,是深圳人多年认可的西点之一。然而,很少人知道,幸福西饼已发展成为一家由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零售烘焙品牌,渐成行业驱动者。
和很多企业一样,在过去,幸福西饼的各配送站生产主管,是凭经验向中央工厂申请原材料,原材料备货周期为T+1或者T+2天。通常,为了满足客户订单会多备货,这往往导致配送站材料积压过期报废,蛋糕成本超过标准成本。
然而,在信息化的助力下,幸福西饼以商业数据为基础、以智能算法为手段,打造了专属的“AI智能决策引擎”,也就是通过BOOST算法和内外部影响因素相结合,构建了“基础预测+规则”双模型,从而智能化的预测每个配送站的蛋糕销量以及物料的要货量,指导配送站每日要货。
另一方面,“通过前端的销售数据来匹配奶油、面粉等生产原料数据。信息实时传达到后台,把整个链条从生产端、供应链端到配送端直接到用户端,无缝衔接。”幸福西饼创始人袁火洪提到,通过系统的连接和打通,整个业务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都能够得到大大提升,实现周转率从20天缩减至10天以内。
“让传统的中小企业用上了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AI智能决策技术,这在以前是大企业、前沿企业的专利,而今‘落入民间’,实则反映的是数字化对传统产业链的流程再造,已经进入深层次渗透期。”一位长期研究产业的分析师如此评价道,“如果80%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中国的数字经济才算是走过试验期,进入为整个经济社会全面赋能的新阶段。”
从业务承载方式的角度来说,金蝶可能被认为将成为一家云计算公司,2018年的时候云收入占集团收入的30%,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占到了57.5%。
但云计算只是一种基础设施,用来承载和分发金蝶的业务能力,云计算并非金蝶的本质。
2020年的疫情造成另一个动态变量,就是新基建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人们开始审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宏观价值。
更重要的是,新基建还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三大方面”的提法,其中,关于“融合基础设施”的表述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这种新提法,更给长期以来深耕这一领域的金蝶等传统to B企业,指明了方向。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蝶不应该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基础建设的原生供应商,它们是云计算的用户,从本质来讲,金蝶更接近于“融合基础设施”的提供商。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传统的ERP系统也是一种典型的融合基础设施,在各种技术子系统如服务器、数据、网络和系统软件的支撑下,用于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从而加速信息要素在企业内部的流通速度。
然而,随着新基建的广泛开展,一个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之间打破数据孤岛的努力正在出现,而金蝶非常早就意识到这种变化的缘起和进展。
在六年前,金蝶迎来了自己的21岁生日,创始人徐少春化身为海盗船长,亲手砸掉客户的服务器,正式宣告成立“ERP云服务事业部”,这被认为是金蝶“去ERP”的开始,也是金蝶从构建内部系统,到搭建社会性系统的开始。
金蝶的创始人徐少春对自己的做法的解释是——“我觉得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好几种新的技术在这个时代、在当下一起迸发出来,这在信息产业的历史上是非常少有的。也恰好在这个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跟服务运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多种变化作用在一起,就意味着原来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这一套平台系统ERP已经过时了,需要新理念、新思想的引领。”
但是,拿什么来取代ERP呢?一个叫EBC的概念被提出,用来替代以前“ERP云服务事业部”的过渡性说法,统领下一个时代的金蝶战略。
徐少春则把它形容为“重型卡车”,他说:“搞消费互联网就是开小轿车,它跑得快但是它不厚重,想一想我们在做的,是德龙钢铁、海信和华为这样的一些大型、超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这需要很多厂商提供合作。所以,金蝶不只是一个桥梁,我们是一辆重卡车,帮助我们的客户在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对于EBC时代,徐少春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EBC致胜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危机,就没有超越,让我们颠覆ERP,引入EBC,怀抱必胜的信念,重构数字战斗力。”
首先,必须指出,EBC不是一个金蝶自造的概念。
相反,它是在2019年由知名第三方机构Gartner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作为EBC中国企业市场落地最佳实践企业之一的金蝶,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概念的价值,并认为这个概念将逐步成为企业数字化市场的共识。
为此,金蝶联合Gartner共同推出《EBC白皮书(2020)》,旨在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方向和新路径。
那么,究竟何为EBC呢?
EBC,即企业业务能力(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已从ERP(企业资源计划)时代进入EBC(企业业务能力)时代。ERP不再只侧重“资源”或“计划”,正在慢慢从“企业”转移焦点,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广泛的东西—EBC。
更简单的说,如果ERP系统是解决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的数字化,那EBC时代,服务的目的就演变成了全系统的数据驱动,目的是把过去的数据孤岛连成一片,变成一个数据海。
从产品与服务角度出发,所谓EBC时代,是智能化、服务化和消费化的时代。在商业模式方面,过去ERP倡导的是战略导向、IT控制,IT更多的是一种控制手段,保证战略、业务朝着计划的方向走。在EBC时代,则变成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业务驱动。
从结构与理念的角度出发,用最简约的话语概括就是——EBC是企业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全新数字化生态体系,它包括面向客户的体验平台、面向员工的信息系统平台、面向伙伴的生态平台、面向万物的物联网平台及数据与智能分析平台等五大平台,助力企业重构数字战斗力。
金蝶高级副总裁赵燕锡指出,从ERP向EBC进化,要关注四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是构建完整的业务能力,资源计划向业务能力转型,以运营能力工具+数据+运营形成了一个闭环。
第二,是从单一企业的经营管理往产业链的生态再扩张。
第三,是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转型。
第四,是在数据的获取方面,企业要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云原生架构转型,使得企业数字化能够更加快速的迭代。
但这一切并不容易,赵燕锡分析说:“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每家企业向EBC转型时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是顶层设计不足,对于变革的估计不足;第二是不知该如何抓住业务价值,如何实现业务创新,如何确定路线图;第三是不知要如何通过数字化的平台构建差异化的优势。”
然而,这一切的困难,并不能阻止企业加速拥抱EBC,这也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是新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新技术,支持EBC形成所需的多项颠覆性技术已达到顶峰,其中许多技术被视为解决所有传统ERP和组织弊病的灵丹妙药,EBC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另一方面,是EBC的效益极大。随着企业数字化平台加速向EBC进化,EBC拥有五大能力,分辨体现在链接客户、链接伙伴、链接员工、链接万物和数据驱动。
为什么企业需要从ERP进化到EBC,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中车株机所在的湖南株洲田心,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根据德国SCI数据显示,株洲电力机车产品已经占全球市场的20%,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株洲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和出口基地。这里容纳了30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行业年产值超千亿元,中车株机就是这里的“火车头”。
自1997年走出国门,中车株机在20多年的时间里大力拓展全球化业务,深度参与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竞争。
中车株机面向全球客户,其是典型的项目型管理模式,所有的生产活动都由项目所驱动。基于此,企业迫切需要增强产线柔性化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通过自主研发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正如中车株机运营与信息管理中心尹星亮所言:“(过去)中车株机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与集成等问题,导致各组织间和各业务领域间的协同十分困难。”
中车株机这样的企业,其实还有很多,它们非常愿意在信息化上花钱,但并不是总能得到满意的收益。尹星亮认为,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普遍缺乏一个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使得每一个信息化实施过程都是一个独立行为,过去企业信息化只关注业务部门需求,而企业的价值链是连续的,烟囱式的信息化架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以及业务的不断延伸已很难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中车株机选择与金蝶合作,利用金蝶替代上个世纪90年代末建立的系统,以打造集团统一平台,推动设计制造协同和供应链协同。目前,中车株机与金蝶整合PLM、ERP、MES及产线中控等业务系统,实现制造活动的纵向集成。同时,打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横向价值链,实现研发、计划、供应和生产的业务协同,让设计、工艺、产品与设备的数字化达成端到端的集成。
这其实就是一个企业从ERP时代向更广阔的EBC时代迈步的缩影。
EBC已经不是一个未来趋势,而是变成了真真实实的存在。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富有创新力的海底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端到端的水下通信系统交钥匙工程解决方案,已完成全球6万多公里新建海缆的建设与交付,项目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底,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和国际形势,保障业务连续性,华为海洋进行了全面的IT系统重构。在叠加疫情的背景下,金蝶需要在2020年2月29日前完成国产替代,需要在12周内与华为主系统实现切割,及顺利上线。
事实上,从2019年12月13日通知中标,到2月29日系统一期上线,金蝶共用9周,替换原来的184个系统,实现一体化管理。
这是一个世界级企业的项目,要求是建立一套航天品质+25年零缺陷的制造质量保证体系。为此,金蝶派出精兵强将,推出了PLM+ERP+MES一体化平台的方案,覆盖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生产执行、发料供应及质量品质全过程精细管控。
当然,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个是华为的要求高,另一个是华为对数字化系统也有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EBC的许多新特性此前还并不广为人知。
过程的繁杂不必去详叙,只能直接说结果——这个IT系统的建设,覆盖了客户母公司花了十多年逐步建立的一百八十几个信息系统,搭建了四大流程框架,具体建成的信息系统包括:研发管理、销售到收款、采购到付款、工程项目、售后服务和移动办公云之家等十二大系统。
参与项目的一位金蝶实施者这样总结道:“9周完成了一个世界级的项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基建都包含其中,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创新,每一个项目可能有创造历史的机会。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建设这个制造业新能力的洪流中来。”
华为海洋总裁毛生江对此的评价则是——“过去,因为商业模式及价格的原因,软件行业在中国很难发展起来。但是今天,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这次疫情后,给金蝶等国产软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必然。在华为海洋的新旧转换过程中,金蝶系统快速落地,为华为海洋的业务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结果超出我们的预期。这个项目,是金蝶与华海靠自己的专业和努力完成的,我们都应该有自豪感,也期待后续与金蝶继续合作。”
如果说完成华为海洋的项目是金蝶“爆发力”的体现,那金蝶和河钢自2007年至今一直延续的合作,就是金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用户共建护城河的典型案例。
河钢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在全球拥有12万的员工,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最具价值的钢铁材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也是连续超过12年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
河钢一贯重视数字化建设,其中,河钢数字是河钢集团控股的一级子公司,是河钢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承接单位,是河钢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也是常年和金蝶对接的“数字化接口”,这种合作在2007年就开始了。
而2018年初,数字化转型被河钢集团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信息化建设或者数字化转型被写进2018年工作报告当中,从那刻开始河钢的数字化转型正式拉开大幕。
和ERP时代的绝大多数企业一样,河钢早年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单点式的,在过去三十年间,各子公司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已经覆盖了全业务流程的所有项目。
听起来很好,但这也带来了三个问题:
(1)各个系统封闭式建设,不能互联互通,软硬件标准都不统一;
(2)数字孤岛效应,原来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是以各个子公司业务需求为驱动的,这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的结构、维度都不一致;
(3)瓶颈问题,原来的这些单体应用已经不能支撑集团型的大规模应用,河钢需要一个能够从集团层面统一的大架构,甚至是一种管理思想。
而对于金蝶来说,这固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帮助河钢翻越从ERP到EBC山岭的最佳时机。对于如此庞大的企业体系,其整体主动提出向上突破,打通全局,重建架构的机会,是极其难得的,必须抓住。
作为EBC思想的具体承载,集成了云原生和中台概念的金蝶苍穹,成为打开僵局的突破口。从2019年开始,金蝶与河钢数字共同打造河钢集团的整体信息化平台架构,这个总体平台化架构共有三层,最底下的是公共服务平台,是和金蝶云之家产品线合作实现的;最上面的数据服务平台,基于河钢数字自己的大数据产品;而中间最重要的业务中台,是苍穹跟河钢共同研发的。
这表现了金蝶产品架构高度的灵活性与和用户需求良好的适配性,也体现了金蝶能够承担500强体量企业总体EBC方向新架构的能力。
河钢数字总架构师黎荣华为此评价道:“通过一年多和金蝶、苍穹团队的合作,从最开始的方案、规划,到此后的落地、实施,到现在有了实际项目的上线,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两个团队的共同快速成长,未来我们可能有更远更长的合作路线要走,我相信这种努力,能够为河钢、金蝶共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龙头企业对于行业有不小的借鉴意义。首先,金蝶云·苍穹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提供了一套标准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包括数据、业务和平台架构,这就符合了当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所要求的“从公司层面建立一个大系统,确保今后的统一标准和互联互通”。
其次,苍穹是一个高性能的云原生架构,同时也是一个敏捷快速开发平台,某知名企业为此建立了百人规模的苍穹开发团队,通过快捷开发平台,实现了集团要求的“自主可控”。
最重要的是,苍穹共建生态体系的理念,和大型集团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业务、数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苍穹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图景,即可以实现平台级的共建、共享的生态体系,并且符合EBC的理念,这与企业的需求也高度吻合。
写到这里,「子弹财经」不由想起了EBC白皮书中的一段话——随着社会、经济及商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事件的发生与传播之间,时间差已接近于零,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频率互相催生与转化。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带来了极高的透明度,而这种透明又使企业得以迅速响应,或跨界、或逆袭、或深耕,各种各样的企业行为交织在一起,孕育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商业环境。
在「子弹财经」看来,EBC就是应对这种千变万化的商业环境的利器。本质上,它帮助企业对抗两个方面的压力:持续地响应业务变化的压力和控制变化带来的成本及风险的压力。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文中题图及未署名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