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8日
评论数(0)来源/老谭聊连锁
撰文/谭志旺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中国的折扣零售业态其实是蛮多样化的,可以按不同标准来划分出N多种形态,这个非常正常,因为中国的顾客群体大,面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的商品需求,可以孕育出多种折扣零售业态,每一个业态都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求。
如果你要想满足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需求,抱歉,线下业态做不到,那是电商平台该干的事儿,比如抖音、拼多多、京东、天猫淘宝之类的,线下只能做相对窄众和品类选择,电商才能干大而全。
前面提到折扣店有很多形态,按选址分,有在购物中心的有在社区街铺开店的;按面积大小也可以分很多种,100平以下的,100至200平之间的,200-500平之间的,还有四五百平以上的;按品类结构分,有专门卖食品饮料的,也有美妆护肤日化清洁食品饮料结合一起的,带生鲜和不带生鲜的,还有其他非食品品类的集合店;按定位人群分,有面对最广大群众的,有面对中产的,还有面对小富以上人群的。
为啥中国市场的业态这么复杂?原因也简单,中国市场太大了,每一个定位人群的市场都特别大,都可以支撑某一种专门业态来生存甚至繁荣。山姆就是富人的折扣店,服务的人群可能只有中国总体人口的2%不到,但是这个市场就足够大了;零食量贩店也是折扣店的一种形态,零食量贩与山姆就相隔甚远,面对的顾客群是最基层老百姓,月收入两三千进零食量贩店购物也毫无压力,舒坦得很。
我最近也逛了一些传统商业零售企业开的折扣店(包括零食量贩店),我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我在有的零食量贩店能看到,很低价的商品与比较贵的商品在一起,比如左边卖几块钱的零食、右边卖一百多块的德芙巧克力;我很惊讶的看到了满减活动,蛮多少多少钱再加几块钱可以搞什么活动;我看到了鲜食产品与标品在一起,等等,不一而足。
透过以上现象,我看的是传统商业经营思维在折扣店里呈现出来了,但是这些经营打法在传统商超卖场非常常见、也很正常,但是在折扣店里显得格格不入。
可能有很多事情,商家没有想明白,值得商榷。
比如,高单价商品摆在定位面向最基层消费者的店里,这种商品周转会如何,周转得快么,如果不是目标顾客的共性需求,放上去划算么?低毛利+高周转才是零食店的模型,如果一旦低周转,这事儿可能就成问题了。
比如满减活动,为啥要搞活动,我们看折扣店的本质是简单和效率,在定价方面遵循的是天天平价的理念,其实平时不搞促销活动,一旦搞促销活动,天天平价天天低价的印象就没有了,而且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是否有必要?
比如品类的搭配,如果把鲜食炒货与标品放一起,炒货产品的效期如何有效管理,门店少可能还好,如果店很多呢,如何确保门店炒货产品的保质期,如何管理门店不私采,如何管理公司自己的供应链,等等,门店的运营管理增加了很多的维度和复杂度。
很多人认为折扣店的就是把大品牌卖低价、又通过白牌赚高毛利,其实这是误解,要是这样子的话,传统零售做折扣店分分钟就赢了,但实际不是如此。那个只是价格策略,甚至都不是高明的价格策略,根本没有触及折扣零售的本质。
折扣零售的本质,效率是最核心,极高的效率使得折扣店相对传统商超零售建立巨大的竞争优势,便宜和性价比其实只是表象而已。但如何做到高效率,其实是把所有的经营环节简单化。
当你把选品的事情简单化,中间就没有猫腻了,既简单又有效率;当你把门店经营的事情简单化了,不要搞那么多花花肠子,我们要尊重顾客,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小动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天天平价,顾客会记住你相信你的。还有其他很多环节,都是如此,简单化,更高效,更有效率。
总结:折扣零售,便宜和性价比是表象,底层是简单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