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02日
评论数(0)出品/港湾商业观察
撰文/廖紫雯
近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集团或绿茶)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为花旗、招银国际。绿茶集团国内运营主体为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曾于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2024年6月先后四次递表,期间两次通过港交所聆讯。
迟迟未能上市的绿茶到底卡在哪?外界不得而知。
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绿茶集团在各主要地区的人均消费均出现下滑,跌至“5”开头,而翻台率也出现下滑态势。尽管在2023年的市占率仅为0.7%,绿茶集团计划于2024年至2027年分别开设120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以加速扩张。
人均消费、翻台率双双下滑
业绩层面,2021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内),绿茶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22.93亿、23.75亿、35.89亿和29.20亿,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4亿、0.17亿、2.96亿和2.85亿。
2024年前三季度,绿茶集团在华东、广东省、华北、其他地区实现营收分别为9.51亿、5.87亿、4.86亿、8.84亿,其中,华东地区、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5.4%、24.9%,广东省、华北地区收入同比下滑7.3%、12.6%。
各地区人均消费而言,上述地区2024年前三季度人均消费均出现一定下滑。详细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华东、广东省、华北、其他地区人均消费分别为63.3元、62.5元、62.2元、60.8元。
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各大地区人均消费纷纷跌至“5”开头,此时,华东、广东省、华北、其他地区人均消费分别为59.1元、55.5元、58.6元、57.1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整体人均消费分别为60.5元、62.9元、61.8元、57.7元,前三季度创下最低水平。
华东、广东省、华北、其他地区翻台率同比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态势。其中,广东省翻台率下滑幅度最大,由2023年前三季度的3.51次/日跌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01次/日,2021年,公司于广东省翻台率达3.62次/日。
翻台率整体而言,报告期各期,绿茶集团实现翻台率分别为3.23次/日、2.81次/日、3.30次/日、3.05次/日。
绿茶集团表示,于2023年,公司餐厅并无因COVID-19疫情而暂停营业,且客流量有所回升。因此,于2023年,公司的翻台率恢复至3.30次,与COVID-19疫情前2019年的3.34次的翻台率的水平相近。
同时,绿茶集团于招股书中指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与2023年同期相比,公司的餐厅表现整体有所倒退,主要由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行业整体亦呈现相同趋势。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这些关键指标的下滑可能会对公司的可持续运营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变的背景下,这些指标的下降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绿茶集团未来发展的信心。然而,绿茶集团在2023年的净利润大幅增长至2.96亿,显示出一定的盈利能力,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的担忧。
早在2014年,公司创始人王勤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绿茶和其他餐厅不同之处在于翻台率很重要,只有满客之后翻台才能赚钱。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4次应该是大众餐饮的一道门槛,如果达不到,那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市占率0.7%,门店扩张计划激进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2023年公司占据0.7%的市场份额。此外,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休闲中式餐厅的人均消费介于50元至100元。
柏文喜指出,绿茶集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品牌影响力、创新的菜品以及快速扩张的门店网络。相较于小菜园的快速上市,绿茶集团自2021年至今多次递表仍未果,可能与其财务状况、市场环境、以及监管机构的要求有关。绿茶集团在2022年的净利润大幅下降,可能影响了其上市进程。
2008年,公司在杭州西子湖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报告期各期末,绿茶集团餐厅数目分别为236家、276家、360家、461家,其中各期新开业餐厅数目分别为59家、47家、89家、29家。
公司计划于2024年、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开设120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
柏文喜指出,这一扩张计划相对激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扩张速度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首先,新开餐厅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包括租赁、装修、人员培训等,这可能会对绿茶集团的现金流造成压力;其次,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如何保持服务质量、食品卫生安全以及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对绿茶集团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三,在休闲中式餐饮市场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过快的扩张可能会导致市场饱和,影响单店的盈利能力;其四,随着新品牌的不断涌现和现有品牌的扩张,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绿茶集团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绿茶集团的扩张计划虽然显示出公司的雄心壮志,但也需要谨慎评估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有116家餐厅已开始营业,并已就余下四家将于2024年开业的餐厅签订租赁协议,而所有四家餐厅已开始装修;公司已在香港开设两家新餐厅,且公司计划于2025年至2027年期间在海外总共开设约28家新餐厅。
绿茶集团指出,公司日后可能会继续选择性地在海外的大城市开设新餐厅。此类进一步扩张可能会对公司的管理团队及经营、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产生庞大需求。公司的扩张计划亦对公司维持一贯的食品及服务品质、及坚持公司的企业文化提出较高的要求,以确保公司的品牌不会因公司食品或服务品质的任何下降(无论是实际或预期)而遭受损失。
流动负债净额高企,IPO前大额分红
本次绿茶集团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展公司的餐厅网络;设立公司的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或会使该公司面临若干流动资金风险,并可使公司无法灵活经营以及对公司扩充业务的能力造成影响。
报告期各期,公司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1.17亿、8830万、3.01亿、6450万。
绿茶集团表示,流动负债净额或会使公司面临若干流动资金风险,并可使公司无法灵活经营以及对公司扩充业务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的未来流动资金及支付到期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将主要取决于公司维持充裕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及足够外部融资的能力,而后者将受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当前经济状况、该公司的财务、业务及公司无法控制的多项其他因素影响。
同时,绿茶集团指出,倘公司并无充足营运资金应付未来财务需要,公司可能需要寻求外部资金。倘公司未能及时或按可接受的条款取得额外的外部借款,或甚至无法取得额外的外部借款,公司亦可能会被迫放弃发展及扩充计划,而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023年5月,绿茶集团曾向公司当时的股东,即Time Sonic(由创始人夫妇控制)、Partners Gourmet及股权激励平台Longjing Memory Limited派发股息3.5亿元。
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绿茶集团控股股东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其透过家族信托等方式合计持有约65.8%的股份;合众集团(PGHN.SWX)旗下基金Partners Gourmet,持有28.2%的股份;受限制股份单位代名人,持有6%的股份。
在此前《港湾商业观察》发布的《绿茶集团递表前巨额分红3.5亿:激进扩张或暗藏风险,食品安全屡屡出事》一文中,绿茶集团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公司自成立至今未进行过任何分红,外部股东Partners Group的战略投资也已七年。疫情之后,公司的业绩、利润与现金流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此时向股东进行一定的红利分配,符合股东与公司长期的利益。此次分红之后,留存可分配金额还剩余近50%。
食品安全与“预制菜”事件,被证监会重点询问
作为餐饮公司,食品安全历来备受关注。截止2024年12月29日,绿茶餐饮于黑猫投诉平台共计拥有189条投诉量,其中已完成71条,消费者投诉内容涉及“服务态度不好、宣传与实际不符、吃出异物”等方面。
2021年12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第一分公司制售的绿茶葱香烤鸡,大肠埃希氏菌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023年11月,杭州上城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督抽检显示,绿茶杭州上城分公司的大青椒噻虫胺检测值高于标准值。
2024年3月,杭州绿茶餐厅因未在菜单中标注旗下“佛跳墙”为“预制菜”,同时未主动告知顾客,引发热议。最终绿茶餐厅表示已下架门店预制菜菜品。
今年7月24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4年7月12日—2024年7月18日)》(以下简称“公示”),要求绿茶餐厅说明是否存在食品安全违规被处罚情形及整改情况,同时要求其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
公示指出,绿茶餐厅应说明境内运营实体食品安全管理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是否存在食品安全违规被处罚情形及整改情况,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是否符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行使用明示等规定要求。
招股书披露,绿茶餐厅已计划自建预制菜供应链,预期该设施产生的约90%半加工食品将供应绿茶全国餐厅,余下10%将作为零售食品售卖给消费者。该供应链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施工,于2026年第二季度完工,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
公示还表示,绿茶餐厅应补充说明2017年5月发行人配发优先股定价不一致的原因;通过协议控制杭州绿茶、武汉江南绿茶、北京绿茶的原因、合理性及合规性,是否实质搭建了协议控制架构。实际控制人王勤松、路长梅所涉外汇管理违规事项的具体情况、处罚处理情况等,并说明是否会对本次发行上市造成实质性障碍;家族信托通过多层架构持有发行人股份的原因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