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雪

西泠雪

公告

零售后生。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638

总访问量:3604653

京东进军外卖,为什么大厂们都盯上了这门生意?

02月12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西泠雪

外卖战场越来越热闹了,京东入局外卖行业成为新的搅局者。

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信息,并称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据悉,京东外卖是目前唯一官宣免佣金的外卖平台。

京东表示,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外卖”的追求,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京东外卖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获益,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01

京东外卖全年免佣金

去年5月,京东宣布即时零售业务全面升级,整合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品牌,推出京东秒送。随即在首页上线秒送专区,更便于消费者对京东即时零售服务的使用。

而目前,京东并未推出独立的外卖APP,京东外卖的入口即位于京东APP的“秒送”栏目下。

以北京地区为例,从使用上来看,消费者需要打开京东APP,进入“秒送”专区,点进外卖入口,寻找店家并进入店铺,再挑选产品,最后完成下单后等待配送。

相比而言,美团、饿了么均有独立的外卖APP,消费者打开APP即可直接寻找店家下单,更方便快捷。

在配送方面,京东外卖提供“商家自送”和“达达秒送”两种配送方式,配送价格区间在5元至15元不等,其中基础运费为5元,远距离配送加收一定的配送费用。

关于运费收取、商户佣金调整、平台审核等问题,有接近京东的人士表示,配送服务费由配送距离、订单价格、时段、天气等因素综合决定。

从佣金方面来看,京东外卖的佣金比例为5%,低于美团6%-8%的佣金比例。而宣布正式启动外卖服务的同时,京东承诺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京东外卖的商户资源相对较少,且全部为连锁商家,由于尚未启动大规模市场推广,京东外卖的消费者心智渗透率相对处于低位。

京东相关人士称,餐饮商家申请入驻时,需要提交营业执照、门店照片,经平台线上审核后,京东外卖业务的销售人员会通过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对餐饮商家进行甄别式审核,避免出现用网图造假、冒充堂食门店的“幽灵”外卖商家,进一步确保商家的品质。

02

布局外卖早有准备

2022年6月17日,时任京东零售CEO的辛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京东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就看我们的能力,什么时候可以组建人才队伍了。”

此外,京东很早就已开始试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整合达达也被看作是对外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2015年,京东推出“京东到家”,把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作为核心服务内容;2016年,达达与京东集团旗下O2O子公司京东到家合并;2019年12月,合并后的达达-京东到家正式更名为达达集团;2020年6月,达达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赴美上市“即时零售第一股”;2021年-2022年,京东集团通过认购增持达达集团股份,对其持股比例提升至52%,双方进一步深化全渠道合作。

2024年5月,达达集团宣布业务全面融入京东生态,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全面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最快可以实现9分钟送达。由此,双方生态系统进一步融合,京东秒送在京东用户中的渗透率持续环比提升。

在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看来,京东推出外卖业务有多重原因。从业务属性看,外卖是用户最高频下单的服务之一,在用户存量时代,获取新用户的难度较大,推出外卖这类高频服务有利于提高复购率,也有利于留住用户。

同时,他也指出,目前京东外卖还处于发展初期,在价格、整体运营上没有明显优势。从餐饮业态的属性看,餐饮上,配送集中度很高,因此对算法、技术、运力密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平台是不小的考验。目前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不多,京东明显在控制业务规模,进行用户体验的升级以及算法技术的迭代后再扩大规模。

从出发点看,京东推出餐饮外卖服务更多是为了带动即时零售和秒送频道的消费,目的是推动即时零售业务的增长。

03

巨头为何“鏖战”外卖?

如今,外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美团和饿了么,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战局。

事实上,外卖也是抖音近几年不断试水的业务。2022年,抖音联手饿了么在南京率先试水外卖;2023年初,抖音正式推出“团购配送”服务,依赖顺丰同城、闪送和达达等第三方配送平台提供履约服务。

去年10月,抖音生活服务发布公告,宣布将原有的团购配送业务全面升级为“随心团”业务。通过“随心团”,抖音外卖统一了到家和到店的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到店享用美食或在家享受配送服务。据了解,原来的团购配送业务已逐步向“随心团”业务迁移。

2024年6月,快手被曝入局外卖。从模式上来看,快手与抖音类似,没有孵化自己的配送团队,而是为商家提供外卖服务的平台支持,可以外送的服务,大多是以团购产品名称加说明的方式呈现,但配送服务需要由商家独立联系相关团队完成。

此外,微信也曾悄悄内测“外卖”服务。2023年2月,微信试水“门店快送”小程序,消费者通过微信“发现”页面的“小程序”进入“门店快送”,再跳转到商家小程序就可进行外卖点单。配送方式灵活,可由门店自主配送,也可由第三方平台提供。同年7月,微信的“门店快送”业务拓展至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12座城市,覆盖范围逐渐扩大。

微信方面称,“门店快送”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优质小程序,具体服务和配送履约均由商家小程序来承接完成,微信没有配送体系,这与拥有数百万骑手的美团外卖、饿了么有本质区别。

腾讯相关人士也表示,微信不是要下场做外卖,只是内测一种接口能力,让已经具备了外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接进来,并非自己做。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外卖行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潜力巨大,商业模式正在不断创新,并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不过,尽管外卖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企业间价格战激烈,利润空间有限。新的参与者进入外卖市场,让竞争进一步加剧,也给传统外卖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带来一些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外卖”是一个涉及速度、质量、成本、价格、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解决其面临的问题需要外卖平台、商家、骑手以及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创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西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