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2日
评论数(0)上周美股中概股市场,百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截止周五收盘,百度(Nasdaq:BIDU)股价大涨14.06%,报339.91美元,创历史新高。
短短三个月,百度市值从三四百亿飙升至到一千多亿美金,用一夜成名概之也不为过。可哪有一夜成名?你是那一夜关注到的,没关注到的是背后多少个日夜的长期主义。
分析公司股票,最根源的判断逻辑是公司基本面。百度近几个月蓬勃的爆发力,离不开背后的的基本面:核心业务稳中有升,新业务价值被重估,逐步长成了百度的第二生命曲线。
截止美东时间2月19日,百度市值达1159.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投行富瑞(Jefferies)和瑞穗(Mizuho)的分析师均上调了百度目标价,认为百度股价还有25%的上涨空间,摩根大通方面上调百度目标价格至380美元。
一方面是股价与市值齐飞,另一方面,最能真实反映一家企业动态发展质量的,就是它的财报。
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在利润方面,Non-GAAP下百度去年实现净利润2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经EBITDA调整后,净利润达到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49.3%
在资本市场,百度的特点一直都是下限很高,上限也同样很高。搜索业务是百度的价值下限,AI相关业务则是百度的价值上限。
百度的价值下限高,是因为搜索+信息流的核心业务一直都是百度营收的压舱石。核心广告业务一直以来都是百度稳固的现金牛业务。
百度的价值上限,则取决于非广告业务的潜力究竟能有多大。
根据上周百度发布的2020Q4财报,百度非广告业务同比增速达52%,业务营收规模也已达到42亿元人民币。AI云业务规模的增长,也使得摩根大通将百度云的估值从90亿美元大幅升至250亿美元。
摩根大通对于百度智能云业务的估值,其实释放出一个信号,对于像百度这样长期专注前沿技术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跨周期性。这种跨周期性,也符合盖特纳咨询公司曾经提出的成熟度曲线。
盖特纳曲线把技术发展分成五个时期。分别为萌芽期、炒作期、破裂期和成熟期。
萌芽期,行业从无到有。没有人关注,只有少数投资人跟进,一旦成功第一批投资人便能获得上千倍、上万倍的回报。
炒作期,资本市场过热,投资行为大多缺乏理性,资本热情跨越颠狂点之后便迅速冷却跌至谷底。比如,早在2019年,AI创投已经不再是资本的宠儿。
2020年前三季度,AI产业投融资数额为577亿,AI投资热情出现明显缩水,原因在于AI领域的环境变了,行业缺的不再是技术,而是承载技术的场景,很多AI创投企业最终没能跨越技术发展的周期。
当时的AI创投更像是处于一个“中场休息阶段”,无需较量自然也不需要太多资本进入来强行加戏,去做些逆流而行的事。行业需要的其实是持续不断的投入,以及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从而度过破裂期,逐渐进入复苏期和成熟期。
百度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十年间对AI技术持之以恒的投入,才使得的百度具有了跨越周期性的能力。
其实,做投资也同样如此,把握科技股的投资的核心就是把握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路径。才能够在资本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中,寻找到价值投资的跨周期性。
硬技术往往是最能体现跨周期性的,因为长期投入持续研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优势,更是商业上的壁垒。比如,在AI领域的坚持,最终让百度与谷歌、微软、亚马逊并肩,成为全球公认的四大AI巨头之一。
2014年,纳德拉走马上任微软CEO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云计算业务提升至战略最优先级,这也为后来微软市值反超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一打下基础。这其实就能体现出通过技术不断研发投入,实现硬技术本身的跨周期性。
从百度AI技术的落地上来看,这种硬技术上投入仍然在持续。
在Q4业绩电话会上,百度CEO李彦宏提到,公司与吉利合资的整车制造项目进展非常好,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智能电动车产品。
与吉利深度合作进军整车制造,意味着百度一方面可以把Apollo自动驾驶技术深入应用至产业端,开辟汽车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打造一个样板,未来也可能把自动驾驶能力对外做输出,以促进智能汽车领域在产业端发展。
左图:特斯拉股价右图:蔚来股价
在造车领域,去年一年中特斯拉市值增加超过5000亿美元,蔚来市值也大幅上涨。随着小米等企业的进入,赛道热度也将持续升温,对于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独特技术优势的百度来说,其中的价值也可能会进一步反映在市值上。
小度AI方面,根据Canalys统计的数据,在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音箱的销售中,小度音箱的销量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位列全球第三。这意味在AI语音交互领域百度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数量的用户群,随着时间推移和用户习惯的形成,其中商业化图景也会进一步显现。
除此之外,百度大脑AI+云计算的云智一体,也将成为未来AI智能行业发展的新基础设施。
一方面,以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百度昆仑芯片以及全栈式AI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底层的算法算力支撑;另一方面,以百度智能云作为能力平台,以先进的AI-Native能力架构,通过云智一体的方式,连接起端到端的应用,更加高效的支撑智能化在各个行业的场景化落地。
从技术演化的周期性上来看,如今的百度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阶段,AI领域从0到1很难,资源投入大,见效慢,但百度坚持了下来,接下来就是从1到N,不断在各个场景、行业深入落地,资本市场也会给予正向的价值反馈。
资本市场的价值判断是动态变化的,放到更宏观一点的角度来看,在以十年为维度的时间坐标上,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判断逻辑,正在从模式创新逐渐向技术创新转移。
这也是百度近日来股价持续上涨的深层次原因:资本市场看待价值标准的角度变了。
一方面遵循长期主义价值逻辑的投资者越来越越多,另一方面,互联网科技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很多投资人发现模式创新已经很难再出现颠覆性的企业了。
于是乎,具有广阔应用场景的技术,比如AI技术开始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如果回过头来看,不难发现,很多资本市场长青的公司很多都是以技术立足的,比如苹果、微软再比如英特尔、英伟达等。
在这个更宏观的维度上,百度对AI技术十年的坚持,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第三方机构看到,接下来百度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二级市场价值回馈期。
百度对于AI技术的坚持投入,用两组数据就能一览无余。
一组是核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达21.4%,几乎每个季度研发投入占比都不低于15%;另外一组是来自工信部都数据,在AI专利申请和授权上,以 9364 件专利申请和 2682 件专利授权处于第一位。
在AI技术上的坚持投入,让百度有了丰富的AI技术储备,构建起全栈AI能力,反映在商业化上,就是百度在AI 落地的过程中,行得更稳,走的更远。
拿云计算领域来说,百度智能云的云智一体就是百度AI技术能力场景化落地的代表,在全栈AI能力支撑下,百度智能云得以为金融、工业领域提供全栈的智慧解决方案。
多年的投入下,百度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AI技术发展、应用以及商业化生态,全栈式AI能力是技术基础,智能交通+Apollo以及小度AI是落地场景。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近三个月来百度股价以及市值的快速上涨,只不过是资本市场应有的价值反馈罢了,接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者认识到这一点,这样的价值反馈也会继续下去。
对于很多深入了解过百度的人来说,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触:支撑百度股价和市值持续增长的,其实是长期主义下坚守的技术信仰。
在纪录片《二十度》中,李彦宏笃定表示:“即使短期内见不到什么商业的回报,但如果你觉得它在更长的时期内能够会对这个社会对人们产生正向影响的话,我们还是能够做得起。”(想了解百度首支纪录片《二十度》更多信息,可点击链接查看: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2025632054183117659)
李彦宏的笃定,透露出的是一种百度对于技术的信仰,也是一种长期主义,而这一点,正是百度长期价值的基本面。
相比国内其他的互联网公司,百度的技术基因是深入骨髓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百度是做搜索起家的,更是对技术价值本身的一种坚守。
影片《二十度》中有一个细节,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都曾经有在百度任职的经历。这说明在行业发展中,一方面百度为行业输送了不少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技术对于百度来说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
百度对技术价值的坚守,与资本市场的长期主义价值投资的坚守是一致的。什么是价值投资的长期主义?长期主义本质上是去寻找把握变量中的定量,去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正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所说,人类历史被永久性的切割成了 “前新冠”(Before Corona, BC)时代和 “后新冠”(After Corona, AC)时代。对于“后新冠”(After Corona, AC)时代的人们来说,显然未来的确定性比什么都要珍贵和重要。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但人类文明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不变,当下推动这股潮流的动力是什么?是创新,是技术。
百度作为AI、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先行者,是推动人类社会跨入AI时代的重要力量,而坚守AI技术的长期价值,与百度“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使命也深度相关。
百度对AI技术价值的坚守,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AI技术未来对人们生活、生产成本变革可能起到的推动作用。而这一点或许也是资本市场持续认可百度的本因所在。
结语:
巴菲特说过,投资很简单,选择一条长雪道,最好雪还是湿的,这样雪球会越滚越大。
从美股市场环境上来看,纳斯达克指数从去年三月的最低点,用时不到一年就反弹到了新高,指数几乎上涨一倍。
纳斯达克指数做为全球科技公司的晴雨表,大幅反弹的原因除了美联储无限 QE 和股民的热情之外,还有就是以AI、无人驾驶,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
总体来说,纳斯达克指数的反弹也彰显出科技板块的韧性,未来,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落地,优质科技股的长期价值也会进一步显现。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