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夫

员工管理,你会做吗?

2013年09月14日

评论数(0)

员工管理,你会做吗? 

在帮助众多企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我发现,影响销量的因素里面,90%的企业都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员工!

员工的不作为,直接影响了企业销量、影响了内部团结、影响了客户服务、影响了营销落地,所以,绝对不能放任这样的因素不管,每一个营销总监、企业主们,都必须特别重视起来!

    “唉,这些员工不知道怎么管?”

    “现在的90后都不知道怎么想的?”

    “我们的员工每天都不干事,就知道玩手机!”

    “员工总是为工作找借口,不去主动找方法!”

    “我让员工做点事情,总是推脱,还说下班了明天再说!”

    “销售部太沉闷了,严重影响到销量!” 

 以上,我听过太多这样的抱怨了!

鲶鱼效应
    这里,我就向你分享我个人的企业管理经验。

人都是需要引导的,企业主不能仅仅只是以满足员工需求为管理理念,而是应该以“掌控”的管理理念去管理员工。
    因为人都是需要引导的,员工的坏,也只是被引导改变后的坏,当你用好去引导之后,他就会变成好!
    管理者,要做一个聪明人,不能幻想着“只要自己以心换心就一定能够管理好他们”这样的想法!而是要“利益”与“情感”双管齐下!这里“利益”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指简单的金钱权利,还包括其他,如“威胁”——简单的种利得利是效果很小的!
    在帮助企业策划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管理,我经常会使用到这样的一个策略——“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的由来
    沙丁鱼是鲱鱼家族中的一种,生活在南北半球温度在6~20℃范围内的海洋中。沙丁鱼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是欧美人最喜欢食用的一种鱼类。
    很早以前,北欧的挪威人就有从深海捕捞沙丁鱼的传统。那时候海洋里的沙丁鱼很多,而出海捕捞的渔船并不多,所以渔民们不用担心沙丁鱼的数量。他们只担心沙丁鱼能否活着抵达港口,因为人们都喜欢食用活泼新鲜的鱼类,如果能让沙丁鱼活着到港,售价就会比死鱼翻上好几倍。
    沙丁鱼性喜密集群栖,而且有不爱动的惰性。当他们被捕捞上船之后,常常因为挨得太紧而窒息死亡。由于渔船每次出海的时间都比较长,少则两三天,多则六七天。所以等到归来时,大多数沙丁鱼早已死了。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但都失败了。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有一条渔船总能带回来比别人多得多的活鱼上岸,由于活鱼比死鱼贵出好几倍,这条渔船自然大赚其钱。人们纷纷猜测:原因何在?这条渔船的内部有什么秘密吗?可是对这个问题,渔船的船长却一直三缄其口,人们也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这位船长死去之后,人们才终于发现了他成功的秘密。他们打开渔船上的鱼槽,发现与其他渔船上鱼槽不同的是,里面多了几条大鲶鱼。原来,鲶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会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习惯群栖的沙丁鱼受到这个“异类”的冲击,自然也会变得紧张起来,四处游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捕捞上来的沙丁鱼的成活率。
    后来,人们就从这个故事里总结出了一条规律,这就是“鲶鱼效应”: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往往能激活内部的活力。

鲶鱼效应生活版
    常用来比喻一些安于现状的人,说他们不去取上进,说生活中应该要有用于激励的“鲶鱼”。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相关物流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

对“鲶鱼效应”的使用:
1、  威胁
    通过引入具有相同职位的人才,或赋予其他员工相应权利及责任,以此对现有的员工产生职位受威胁的心理,使其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做事。
2、  氛围同化
    企业非常需要去引入具有“极高工作热情”的人才,通过这样的人才,使冷清的企业出现热闹、欢快、积累、光明的氛围,而其他员工将会在不知不觉间就被同化!

    当我们有目的性的去使用“鲶鱼效应”后,不断引导,就会让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主动积极,你的企业将被带入到一个顶峰!

本田汽车的员工管理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总裁本田宗一郎就曾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公司里东游西荡、人浮于事的员工太多,严重拖企业的后腿。可是全把他们开除也不妥当,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会蒙受损失。这让他大伤脑筋。他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就给他讲了沙丁鱼的故事。
    本田听完了宫泽的故事,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宫泽最后补充说:“其实人也一样。一个企业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外有压力,内有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有活力。”本田深表赞同,他决定去找一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的员工队伍,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发挥出“鲶鱼效应”。
    说到做到,本田马上着手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他首先从销售部入手,因为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本田先生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
    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本田先生对武太郎上任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而且销售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带动了其他部门经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本田深为自己有效地利用了“鲶鱼效应”而得意。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的、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感觉,业绩蒸蒸日上。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利用鲶鱼效应进行管理,一般都会采用本田公司的做法:不断引进人才,营造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竞争环境,使组织保持恒久的活力,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人才效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张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