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2日
评论数(0)“小人物”命运随房价起伏
房子改变人生
“房子改变人生”,这句话是一个在地产业内晃悠很久的地产观察员对记者所说的话,其神情犹如大师们说出“知识改变命运”时那么庄重。在现实意义上,房子远比知识更有“价值”。十年前,朋友聚会,聊得最多的是事业是理想,十年后,朋友聚会,聊得最多的是房产是投资。这些年,房地产飞速发展,它改变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很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小人物”的命运。
【事实案例1】
房子升值了 情感却在无情地贬值
被采访人:张立为 年龄:35岁 职业:房地产行政
“我曾经天真地认为,只要抓住机遇,胆大心细,趁年轻多拼搏,日后的生活就会很安逸。没想到,在拥有了财富之后,感情是会变的。”
张立为是焦作人,1996年在郑州读大学,读完大学就留在了郑州某房地产公司开始打工生涯。进房地产公司做事后,张立为跟着公司开发的楼盘走南闯北,投资过很多的房产,“干这一行好处多,前几年房地产没这么疯狂时,公司给我们内部人员8.8折,有时首付都不用付,给公司一点订金,银行贷款就下来了。再跟几个好朋友一起联合起来投资买房,钱比较好挣。”
“同学聚会,说的是房子;路遇熟人,说的是房子;就连老婆生孩子,疼得哇哇叫的时候,我还在和医生聊房子。那时的我整个价值体系都围绕着房子转。事实上,房子升值了,情感却在无情地贬值。”张立为回想起那段日子显得有点无奈。
张立为在刚刚进入房地产公司那一年认识的妻子,当时妻子为了他留在郑州,张立为为了“报答”妻子拼命工作,跟着朋友、项目全国各地跑,一有资金就投到房子里。“我总觉得只有拥有房子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一年365天,我在家最多两个月吧。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恋爱多年后为婚房而发愁,我就觉得感情在房子面前变成了笑话,事实上,我拥有的那么多房子在情感面前也成了笑话。”
离婚的事,张立为不愿多谈,他曾特意申请调换部门做回行政挽回这段婚姻,但日渐疏远的情感和价值观横在两人中间,再也回不去了,“净身出户,也是为了弥补这些年对妻子和女儿的亏欠吧。”
【案例解读】
像张立为这样的人在地产圈内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仰赖房子的升值来完成财富的积累,而不是通过知识或是能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是不少人感慨,房子是实现梦想的前提,房子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可是为了房子,丢掉了天伦之乐,值得吗?
【事实案例2】
还有比买房更好的投资吗
被采访人:李少强年龄:55岁职业:电器厂技术骨干
“我是第一批做股票的,也是第一批投资房子的,做这些都来钱,但一干实体就亏,亏了我一套房子啊。”上世纪80年代,老李退伍后留在郑州一家电器厂,分到了第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我刚开始买房子时,并没想过靠房子生财,我是想干实体,但后来发现买卖房子来钱又快又安全。”
2002年,在老李家属院附近拿地的地产商开始建房,老李坚持贷款购买了两套,以每月2000元一套的价格租了出去,这样不仅能负担月供还能有额外的租金收入。有了一部分资金积累,老李开始蠢蠢欲动,就和朋友去做矿石生意了,“我每天都在工地上,要负责安全生产,还要接业务,忙碌一年下来本都没回来,我想想不干了,靠租房子都比这赚钱。”
尝到甜头的老李开始意识到房产的增值性远大于做实体经济。从那以后,老李开始不断购置房产。生意赚来的钱,只要回笼到一定的资金,就拿去买房,有的是住宅,有的是商铺,能现房的尽量现房,这样可以马上出租见效益。虽然有钱,但是精明的生意人当然不肯全部付清房款,而是首付能少付尽量少付,再以租养房。
“我今年55岁,对这些年买房挣的钱已经很满足了。”老李每月拿着退休工资和房租,在家做做投资。现在再回想那段做实体投资的过去,已经感觉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了。
【案例解读】
老李这样的楼市受益者在如今很常见,从理论上说,尽管房地产市场属于通胀的受益板块,投资房地产可以起到抗通胀的目的。但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政策一轮紧似一轮,一波严似一波,投资者要面对限购令、首付提高、贷款优惠取消、税负成本增加等种种压力。且现在房地产投资也并不如前些年那样收益巨大,尤其是投资那些产品品质不怎么样,价格却虚高的楼盘。所以,即使在通胀的焦虑下,也切勿盲目通过房产投资的渠道打响财富保卫战。(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