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一、办公用品企业将从事什么样的业务?为直接使用客户提供办公用品及相关连产品(房屋、鲜花、办公饮料、杂志)的服务,文具公司的网络是由不断发展的加盟连锁店和特许经营店,以及直销业务组成的,公司的生存得益于我们的服务观念,在专有服务、专业技术、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公司各个层次上不断的创新精神。文具公司的业务层次有以下三个:一层:拓展,守卫当前的核心业务,包括直销、直营店;二层:同时建立中期经济..[详细]
细节A[目的]长期、稳定地和客户合作,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加快资金运转建设。[形式]1、个人会员卡(学生为主,一张卡)2、单位分员卡(一张主卡,两张副卡)3、个体户会员卡(一张卡)[主要目标群]1、月采购量1000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2、个体文具店[收费标准]1、个人会员卡10元/年2、单位会员卡主卡150元/年副卡50元/年3、个体户会员卡150元/年[推广方式]一、办手续资料1、个人卡只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彩色1寸照片3张即可,在办理..[详细]
一、广东通用耗材状况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广东文具消费额从前二年平均不少于两位数(约15%)的百分比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底广东文具总消费额大约为217.5亿人民币/年,我们作个保守估计,以增长幅度10%计算,那麽2004年广东文具的销售额则大约为239.25亿;而耗材占了文具总量大约5.5%,既大约13.16亿元,而通用耗材占耗材总量则已经由2003年的12%升至15%了,则通用耗材在广东省的总消费量大约是1.974亿(其中XX、格力、..[详细]
自从去年写了一篇关于“办公文具行业如何进行"大客户管理"”后,发觉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很多培训公司也在加强这方面的业务,所以同行便要求笔者把实际的案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就拿一个“通用耗材”项目来看大客户开发的应用,希望这些案例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文化用品行业曾被称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中国文化用品行业(包括办公用品和学生用品)以200亿美圆的保有量高居全球前几位,而且每年..[详细]
随着商业地产开发受到了开发商的一致追捧,而发展商关心最多的是销售、招商、经营方面的内容,在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商业项目成功前提市场调查的重要性;有些开发商意识到商业项目市场调查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实施,往往套用住宅项目的调查方法,陷入调查的误区。1、简单地把区域消费者消费行为调查作为业态定位依据很多商业项目在进行市场调查时简单通过对区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调查来确定项目业态或者解决项目的定位..[详细]
诊断商业地产

2004年12月15日

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EECRE)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6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后评价起始于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合作,起步比较晚,随着对后评价重要贡献的深入认识,项目后评价在国内迅速运用到各行各业。尽管如此,后评价在商业房地产项目中的运用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如在招商过程中,业态的变更,迫使设计、施工、经营管理的变更,直接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长等等。因此,对于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有..[详细]
一、三种基础经营模式(一)销售商业地产发展商通过销售直接出让产权,快速回收资金,实现经营目标。(二)只租不售商业地产发展商保留产权,通过出租物业,收取租金,获得长期经济收益。(三)不租不售,经营物业商业地产发展商物业既不出售,也不出租,自己做经营,赚取经营利润。二、市场操作模式介绍与分析(一)销售——零售零租分零租赁经营、零售产权一般将物业分割成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的小型独立商铺,产权和经营权直接..[详细]
明州广场又名曼哈顿广场,地处于我国沿海城市——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广场由A、B、C、D四个功能区组成,总面积93000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60000平方米、网球俱乐部13000平方米、停车场20000平方米。其商业业态组合:核心主力店:天润发(大润发)大型超级市场次主力店:连锁家电超市、手机大卖场、家居灯饰总汇餐饮:大型海鲜酒楼、上岛咖啡、肯德基、大娘水饺专卖店:老凤祥珠宝、圣大保罗、茵宝、戴安芬、欧尼尔等各类专卖店开业..[详细]
金猴广场项目主力店招商推介一、项目名称山东省威海市金猴广场(暂用名)二、项目概况地段:威海市中心核心商业区规划用地面积:12993平方米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用地最高容积率:2.4最大建筑密度:40%最小绿地率:30%停车位:180个楼层:地面五层,地下二层(南立面)单层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地块形状:矩形状,东西宽66..[详细]
日期:2004.05.27“分割式商厦”被喊停后是租是买沪上零售商破解商业地产困局早报记者吴乐晋零售业和商业地产开始同室操戈说明了零售业和商业地产存在的利益不均衡状态。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介绍,由于融资渠道有限,开发商总是希望尽快收回投资,而品牌商往往租的多,买的少。郭戈平说,解决这种窘境的有效途径是要在零售企业与地产商之间建立“对接”,一方面商铺可以整块出租或卖给知名度高的品牌,对提升商铺和周边楼..[详细]

热门标签

推荐作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