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心情

2007年04月14日

这几天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要独立做项目了,忧的是要独立做项目了[详细]
一、购物中心的特性由于购物中心本身是一个汇聚零售商及消费者的地方,其性质及所发挥的作用与其它物业类别有截然不同的特征:1、购物中心的租金收入与商户营业额息息相关购物中心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商户的租金,而商户能够付出多少租金,就取决于其营业额。商户生意好,自然能承担更高的租金,反之,商户生意不理想,便会希望透过减租、或迁往其它较低租金的铺位,以减低营运成本。对于一般以营业额来订定租金的购物中心来说,这..[详细]
最近一期《中外管理》登载作者为MichaelCollinsMarc·AndréKamelBrunoLannes文章,介绍社区商业如何从核心到邻近零售商如何扩张,全文如下:“邻近业务”真的离你的核心业务很近吗?你能从那些“邻近”的业务中获利吗?你能斗过那些“邻近”的巨头吗?如何明智地开拓新业务当零售业的公司们在搜寻那些取悦股东与公司利益相关人的增长战略时,许多公司都将赌注押在其核心业务之外的产品服务、市场或商业模式上。贝恩公司对1989-200..[详细]
曾几何时,Mall在中国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上探讨的事物,但最近两年来,这个事物被各地的地产商们以惊人的速度推到了普通大众的面前,但似乎大众对这种庞然大物拥有的仅仅是好奇,而没有留恋的情感,开业参观一次之后,就很少再现他们的身影了。难道Mall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吗,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已建和在建的Mall实在太多了,有玩概念的,有真枪实弹真干的,玩概念的暂且不去谈论,我们先看看真枪实弹的这些Mall..[详细]
商业地产,并非都要“只租不售”——再谈社区商业前些天,与一位做商铺销售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时谈起了他目前所操作的项目情况,他告诉我说现在不做商铺销售代理了,改招商代理了。我问,多大的商业面积?他说,不到八千平方米。那怎么卖半道又不卖了呢?老板想自己长期持有,自己招商经营了。那这个开发商一定是资金不紧张了?怎么不紧张呢!那还不赶紧销售商铺变现?唉!一是确实卖不动,二是因为现在都在说商业地产应该“只租不售..[详细]
我的“高龄”与商业地产的“年轻”连篇累牍地胡诌了些自己对商业地产的浅薄认识,借以向高人请教,与知音商榷,时有网友回贴探讨,令在下甚感欣慰。其中一个回贴尤其令我感慨。这个回贴这样写道:“看梁老的博文,如此‘高龄’,做一个项目还能有这般钻研精神,令晚辈佩服。此‘高龄’相对于行业队伍年轻而言。”读罢,顿生“廉颇老矣”的忧伤。忧伤过后仔细地想想,我似乎找到了中国商业地产的“病根儿”。中国的商业地产,岂止是..[详细]
为REITs再支招——组建商业地产托拉斯拙文《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给鼓捣REITs的“军阀”们支招》,将国内筹备REITs企业戏称为“军阀”似有不妥,当以“财阀”称之则更为贴切。所谓“军阀”,系《REITs,千万别迷了路》一文中把外资REITs喻为“列强”的对比。前文的“招术”是“结网”,今天谈谈“结网”之后干什么。所谓“结网”,即是商业地产产业链条上各种资源的“整合”。让资本说话,整合商业地产价值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详细]
2005`MAPIC国际商业地产年会部分参展作品这是我参加“2005`MAPIC国际商业地产展览会”时拍摄的部分参展作品,请大家欣赏!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详细]
我看中国商业地产的浮躁商业地产在中国也热闹几年了,但回首望去,成功的案例鲜见,可谓是满目疮痍。许多专家都在为其会诊,我认为“浮躁”是病源之一。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方方面面的参与者都存在“浮躁”现象。1.政府部门的浮躁:由于政府官员的“政绩”压力和好大喜功的特性,导致政府在制订城市规划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使“美丽的图画”尽快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又逼迫开发商强行上马,这是许多城市“半拉子”工程的原..[详细]
商业地产团购,福兮?祸兮?2007年01月10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一则报道《北京商业地产团购现象频现专家分析原因有四》,文中称“继2006年12月16日,由30人组成的晋商投资团团购了北京国美第一商街10000多平方米商铺之后,2007年1月6日,由30多名浙江商人组成的投资团也到现场考察选铺,意向签约购买了国美第一商街15000平方米商铺。”,并分析了商业地产项目被团购、整购现象的四点原因。其实,商业地产团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详细]

热门标签

推荐作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