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1903
总访问量:8727238
2012年09月04日
评论数(1)尽管中报成绩显示同比增长约9.6%,净利同期减少约24.6%,差强人意的“期中考”并没有阻碍京客隆再次冲刺A股。
作为在港股上市的零售企业,区域零售龙头京客隆对于A股似乎有着别样的情感。2008年2月26日京客隆成功地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跳到了主板后,其回归A股的风声就不断传来。
2011年10月冲刺A股失败后,京客隆今年5月再次将回归A股提上了日程。7月13日到19日,在证监会公布的在审企业名单中,京客隆赫然在列。京客隆对于A股如此执着,背后到底是“缺血”还是品牌效益呢?
执着的A股计划
2010年京客隆首次递交了A股IPO申请,但是因为关联交易等原因于2011年10月被否。
据2011年底证监会发布的有关IPO被否的解释文件补充称:“京客隆方面在申报材料中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在现场聆讯中也未就上述事项做出合理解释,保荐机构未就上述事项按照有关要求予以核查,无法判断公司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情形及其对公司业务独立性的影响。”
不到一年,今年6月京客隆又一次提交了A股的申请。不同于上一次带着“首只回归A股的零售股”的高调,京客隆对于此次回归A股表现的异常低调。记者致电京客隆董事长卫停战,对方以开会为由并未接受采访,而其他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也一直未能打通。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京客隆如此执着地回归A股更多是出于融资的考虑,“在境外进行首次融资比较容易,因此物美、京客隆、国美等均选择H股上市,但再融资的难度较大。此外,如果京客隆成功在A股上市,将增加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形成A+H的双融资平台模式。”
资深证券分析师李飞(化名)告诉记者:“不管怎么样,能融到一笔钱对于面前负债率较高的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A股发行IPO相比在港股增发会获得更高的市盈率,从而融到更多的资金。”
但是同样盘踞北京地区多年的物美从入资新华百货之后一直未见回归的具体动作,而隶属百联集团的联华超市回归A股还未被提上日程。李飞表示在目前不景气的市场大背景下,A股普遍存在估值过低的现象,目前并不是入场的最好时机。
品牌效应的倒逼
在品牌效应倒逼下,再加上新开店的成本和培育期的亏损,许多零售企业缺钱,为此A股成为他们的选择。
盘踞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多年的京客隆的扩张脚步未停止。2012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京客隆也新开门店10家,其中直营店8家,便利店2家。
京客隆目前的扩张区域还是集中在北京河北地区。相关专业却表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零售市场已经近乎饱和。同时,从京客隆集团内部来看,相比它的朝批商贸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的盈利能力也不是占主导地位。
要想顺利上市,如何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可能是作为区域零售企业的京客隆必须回答证监会的问题。京客隆公告显示,本次拟募集资金8.96亿元,募投项目较之前已经有所增加,除了连锁超市发展项目和配送中心升级改造两个原有项目外,还增加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当然,A股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也不容忽视。洪涛也告诉记者:“A股相比H股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再加上目前在H股上市的零售企业还没有一家成功回归A股,京客隆一旦成功,品牌效应更为明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论是为了追求品牌效应还是解决资金短缺,面对居高不下的负债率,不断下降的利润率京客隆此次再次冲刺A股能否成功呢?
据京客隆2012年中报显示,截止至2012年6月30日,京客隆年资产负债率为68%,较去年同期的68.84%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同行业A股上市公司,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62%。
李飞告诉记者:“零售业本就是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但是零售业强大的现金流优势一定程度会弥补高负债率。因此作为北京区域型零售企业,京客隆的高负债率不会成为回归A股的阻碍,上市基本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洪涛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板块上市企业的数量是逐渐增加的,但从目前A股的企业分类来看,商业板块企业不到100家,所占比例还远远不够。
上次发行失败的原因关联交易或许这一次不再是阻碍。2011年11月,自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履职以来,随着新股发行新政的实施,证监会及发审委将不再对企业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可持续性盈利能力等问题做实质性判断,证监会将主要审核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部分。
此外,有了红旗连锁的探路,同样是区域零售企业京客隆的A股上市路也有了先例可循。8月27日,据红旗连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告》,红旗连锁本次IPO发行数量为5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发行价确定为18.76元/股,发行成功后,红旗连锁将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
同时鉴于上次回归A股失利的惨痛教训,京客隆更换了保荐机构,由原本的平安证券换成了瑞银证券。
然而,一系列的条件似乎都已符合,京客隆的回归A股到底能不能成功呢?恐怕还要等待证监会的答案。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见习记者 陈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