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树中的Blog

于树中

公告

于树中,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61

总访问量:2944851

我们工作中的短板(下篇)

2013年08月20日

评论数(0)

   《我们工作中的短板》上篇从经营的角度指出我们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会员的营销管理、实体门店的网络运营以及商品文化等四个方面存在着差距,今天推出下篇,将重点说说我们工作中的短板——企业文化。

  这些年来,我们企业一直提倡“像部队、像学校、像家庭”般的企业文化,并提出一切以业绩为导向,强调激励和以人为本。虽然企业一直在灌输和传导,但是从未加以变革和创新。这就像把人长期处在同一环境里,慢慢的懈怠和无所适从,最终导致缺乏朝气和激情。企业经营环境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因此,企业文化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变革,而不是一层不变的。

  灯光时间长了就会暗淡色衰。人何尝不是一样,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不断地注入新的活性因子。为此,我在这里强调,我们企业的文化需要变革创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塑造。

  第一、“共享文化” 。企业是一个共生共赢共享的大平台。对于员工而言,它是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需要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人生价值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并且要通过股权激励措施,让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壮大所带来的一切成果;对于供应商而言,同样是共生共赢,企业需要供应商的支持,供应商则需要企业这个平台实现其商品的销售,两者互帮互需;对于社会而言,企业一切的经济来源是缘于消费者的厚爱,缘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市场的容纳与接受。因此,企业只有关爱消费者,尊重消费者,回报社会,这样才能赢得的消费者和市场的支持。

  共享文化,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它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企业只有奉行共生共享共赢的价值观,才能不断地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个性文化”。苹果产品在中国体现的是极具个性的文化。在中国iPhone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更像是成功的标志。一些苹果的粉丝则称:“苹果在中国就像是花瓶,重点不在功能。许多成功人士将其视为彰显身份的工具。”

  过去一直以来美国都是苹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很难想象,如今中国市场可以取代美国。瑞士信贷银行预计到2015年,单单是中国就能为苹果带来300亿美元的收入。上海艾瑞咨询集团的分析师说:“中国的果粉对苹果有一种宗教式的热情。分析师很难理性分析苹果在中国的狂热现象。”

  作为我们便利店的个性文化则主要强调“便利、时尚和潮流”的文化气息。实质上它是充分体现品牌的内涵和吸引消费者魅力所在。就像“果粉”对苹果产生膜拜一样,我们的企业文化也要让年轻人津津乐道,喜欢不已。这一方面台湾的7-11也给我们很好的诠释。台湾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在他所著的书中提到,要给一位在美国读书的好朋友家的孩子带礼物,问带什么?小孩说能不能把7-11带过来。因为台湾的7-11跟美国的很不一样,我要Keep update(掌握最新流行趋势)。对年轻人而言,没有去7-11,就有被市场淘汰和落伍的感觉。

  因此,我们的企业文化要注重于提升品牌价值。如今的消费者对品牌的看待已经超越了其表面,更关注品牌的一切。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变得更加受制于对其钟情的品牌的信仰,消费者希望知道他们所购买的产品背后的公司,希望知道公司的想法和观点,而如果公司能够将其理念和宗旨进行宣传和传播,公司就会变得更强大。

  第三、“激情文化”。激情是超越和超常的情感,是高昂的精神状态。在现实里,我们要把激情打造成一种文化,一种尊重人性、激发人心、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团队力量的文化。

  对于我们企业,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是不断鞭策和激励人们向前奋进的动力。为此,我们要求每个员工都是发动机。要重点在加强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观和工作责任心上,让所有的员工把自身的工作使命当成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广大员工才会产生“把吃苦当作锻炼来看、把任务当作事业来干”的工作激情。

  企业需要超越物质利益至上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它不仅改善了企业内部氛围,也改善了企业外部形象,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于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