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零售

上佳

公告

一些杂谈,一些感悟,在自己的维度上竭尽所能!

统计

今日访问:23067

总访问量:21732997

初识平台-----《平台战略》第一章读后感

2014年09月22日

评论数(0)

  序:公司推荐了一本好书,要求写出读后感,兹分享有些啰嗦的读后,廖做记忆与分享,不枉思索一场。

 

       《平台战略》已在改变的世界说出了很多的场景,细想想,我们自己也浸在其中,当作者以生活话的叙事展开的时候,我们似乎猛然顿悟:身边的变化已经铺天盖地了,可有时我们的思想,还徜徉在过去的慵懒中,很多视而不见,更未能思考背后的逻辑。未来我相信,神奇不觉的变化会越来越多,对传统零售来说,除了硬装环境的变化,我们还能改变了多少呢?需要我们好好总结及规划了。

 

就平台本身来说,有下列认知或感悟:

 

一、传统商业应该本定义为场所点,而非平台

 

就平台战略而言,案例研究分析的基本是互联网企业,平台的核心是模式设计,是平台的“边”,模式设计的核心是价值组合。作者把原来的大市场和购物中心也理解为平台,但我个人认为,这应该体现为传统场地与现代平台的差异,我们的传统企业,更像一个场地(商业点),而不是一个平台。我个人认为,场地与平台有很大的差异:

 

1:场所与平台的区别

 

 

二、缺乏网络效应,是实体店平台化的天然障碍

 

商业点最大的特征在于局限性和接触性,缺少平台基础,所谓回归零售本质,改进顾客服务和商品效率,更多应属于商业网点自身的效率系统,与平台思维所追求的驱动机制有很大的差别。

 

2:场所与平台的区别

 

 

上述这些差别,是导致传统实体零售商,经常讲回归零售本质,而实际上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的原因。传统零售商的环节成本太多,太不可控,并且缺少泛边体系导入的可能性。《平台战略》中举例台湾书店的例子,也只是少数企业选择了突破,获得了自身的成长空间,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做不到的。

 

对传统百货来说,今天还在讨论体验元素的必要性,我们如果只是做好了购物全过程,会换来顾客的部分回头,但预计还是难以建立比较优势。更有些门店,因为在意坪效,卖场拥挤不堪,品牌挤着品牌,我们只能说,这是在走平台思维的逆反方向。实体的体验,一需要自身实体的现场细节化;二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延伸,嫁接体验元素,你买衣服,我给你提供专业的形象指导,从顾客的外形、肤色、气度等等给顾客不仅仅一套衣服,而是着装风格的打造,并且在后续,和顾客保持高度互动,这,会不会更好?当然,这甚至可以不用免费,在《体验经济学》一书中,作者认为有些环节不应该免费,收费的东西才更有价值。

 

三、要使场所具备平台效果,必须嫁接如现代技术

 

缺少技术设计,场所只能是场所。有了技术导入,平台才是真的平台,才有再生价值的可能性。

 

传统的市场、单体的店铺、规模较小的门店实体,许多正式因为嫁接了weB网页、微博、微信及APP等形式,才拓展了物理空间的局限性,通过社会化物流,具备了即使小,也可以算平台的商业模式。T恤设计从服装设计开始就锁定了设计师、消费者和厂家,变成了消费者主权服装销售,众筹模式从平台上锁定了投资人和创业者,拍拍贷、人人贷等整合了借款人和出资人……数不完的例子说明,现代技术无限扩大了平台整合的可能。

 

百货关注熟女经济,但美丽说、蘑菇街、乐峰网等多少电商锁定着熟女市场,最大的市场,往往也会有最多的竞争者,我们怎么办?一定要学会嫁接现代技术,嫁接现代核心需要理清楚营运业务逻辑。

 

我们无法想象顾客要找我们我们的总服务台要打114,想找厅房要转四五道弯,退货咨询要跑几个楼层,新品来了非要看看……技术手段可以快速解决这一切效率,如果有,我相信这比电商更有魔力。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很多决策,以后需要围绕消费者关注做技术设计,这必然会扩大泛边效益,如前例子,我可以将专业形象设计公司纳入我们的生态圈。

 

四、使用现代技术,更要有平台战略思维

 

但现代技术嫁接传统商业,看起来很美,难度极大,我到更倾向于传统零售业先立足于本地平台的打造(在后续的读后感提报中再做细述)。缺乏网络效应及平台思维,传统零售商的电商之路必然难以发展顺利。利用平台理论,我们可以解释飞牛网现在的困局:

 

1、平台的两边:飞牛网的两边仍是传统的供应商和消费者,与实体店没有差别;

 

2、消费者单边:对顾客来说,大润发就在家门口,犯不着为几十块钱等,并且飞牛网的商品,不如淘宝丰富、不如京东快捷、不如一号店低价,重要的是不要让顾客发现线上线下不同价。飞牛网为了推广,进行了很大力度的促销,但是仅有的天天低价单品,似乎还是无法换来消费者的留住,随机在网上抽了一个单品52度洋河海之蓝 480ml/瓶,各网站价格对比,飞牛网并不便宜,具体如下:

 

 

因此,对消费者来说,飞牛网没有比较价值,如果我们把苏宁线上线下同价视为对顾客补贴的一种(毕竟线下贵),飞牛网则是没有免费及补贴政策。

 

3、供应商一边:合作方式与实体店是一样的,收费合进传统平台总业绩规模,可能通道费用更高。这种方式运作下的商品,价格一定不会最低,至少从网站商品来看,对供应商是没有价值的。

 

4、泛边效益:我们打开京东、壹号店及飞牛网的功能条,可以比对三家网站的泛边效益:

  

可以明显的看到,壹号店、京东都已经开始泛边效应,从而给顾客更多的价值,飞牛网仍是传统的经营的思维,即使商品类别分类的再好,对顾客来说还是缺乏价值。我们不排除飞牛网的进步,开始烧钱做促销,但至少目前,飞牛网缺乏平台思维:

 

1、消费者需要有别于一号店、京东、淘宝的价值,对于飞牛网来说:

a)  低价是必须的,而且长时间低价;

b)  大力打造品质商品区,进口台湾、美国或日本的商品,形成差异化利益;

 

2、供应商需要重新整合:

a)  调整供应商战略,像个电商一样构建自己的渠道体系;

b)  开发平台接口,加大网站招商力度,不应仅仅在网站留一张供应商联系表

c)  制定与实体店渠道整合、分割及核算新战略,寻找厂家,一桶到底更合适;

 

3、积分、话费、赠券、实体店优惠、购物故事等等,向淘宝、京东学习吧,这是留住消费者单边的实用招数,换个名而已。

 

4、其他….

 

我们的很多传统零售商,却正在用这样的思维,尝试自己的改变,说白了,是未能明白自己的商业逻辑。

 

平台战略的运用,要在赢家通吃的年代,事实上需要传统企业回答自身的三个问题:

 

1、怎样吸引、锁定并扩大消费者这一边的留驻?---免费、补贴政策的使用

 

2、怎样吸引供应商的进入?---收费策略及平台竞争策略

 

3、如何扩大平台的泛边效应?----哪些相关群体可以进入平台生态圈。

 

四、我们的平台思考

 

对我们来说我们更像是很多的网点,是一个实体系统。我们面临的是传统行业一样的环境和危机。操作的也是相同的事情,面临同样的迷茫和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务实的以线下实体本地化服务、商品及体验打造,着力改变组织体系和考核体系,这会有迭代,但面临全渠道大势,难阻颓势。

 

就打造平台这件事本身,我认为需要单独的组织和设计,需要脱离现有系统之外,重新创业,再进行嫁接,我们需要追求相对完美的逻辑方向,而并不追求走出完美的迭代之路。为此,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战略方向,我主张定性于本地化实体体验平台。

 

(1)真正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和设计未来OTO战略;

(2)围绕实体优势,丰富线下体验内容和质量,这是基础;

(3)围绕顾客变化及现代社会技术运用,务实的设计生态链的技术运用体系;

(4)改变供应商端的激励政策,鼓励供应商与我公司平台进行衔接;如供应商官网链接等;

(5)拓展本地化门店快递业务;

(6)梳理与顾客互动的渠道,通过现代技术进行连接,让设计顾客参与相关机制;

(7)实体门店必要体验业态的快速导入;

(8)同城多店战略大力实施,超市密集布点战略推动

 

初识平台,我认为平台价值是多边整合,而实体店的价值在于网点运营,未来的趋势会不断走向融合。我们要想在实体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平台价值,还需要更加卓越的思考,拥抱这个时代,实现变革,是最重要的。未来,我们很可能就要在实体商业还没做好的情况下,走向OTO之路,回归零售本质,以往做不到的,以后也很难做到,唯有在不完美的情况下不断进步。如果陈威如教授所言“只有平台型企业和专业性企业能够存活”是真,我们的实情,更像一个需要往平台方向打造的企业,平台化是我们不得不走的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规划。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上佳。

上一篇:氛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