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8日
评论数(7)在开业现场看到,原来计划进驻的英资百货玛莎已与太古汇分手,接替者变成香港的IT ,截至开业当天整个购物中心的开业比重约占两成左右。虽然,广州太古汇号称最高端的购物中心,但现场观察与香港太古城、又一城,甚至是深圳的万象城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据了解,作为广州迄今为止最高端的购物中心,太古汇从2001年立项至今筹备了10年,开发周期之长堪称国内典范,当然,也由此可判断太古汇的意图打造“国内精品”的决心表露无遗,换成国内其它商业地产发展商如些漫长的开发周期是无法承受与想象的。当然,太古汇在近年来其开业日期也一再反复,当初从广州亚运前计划开业,后又推迟到今年5月,显示其对国际一线品牌的招商过程并不顺利!按理说如此漫长的筹备周期,应该是一个准备充分比较完美的“作品”才对,但开业当天,它的首次炫彩亮相,作为咱们商业地产人士,包括消费者们还是让人多少感觉有点失望的。。。
品牌档次两极分化
作为最早的顶尖购物中心的投资者,太古地产位于香港的四大购物中心,长期以来一直是广东乃至国内众多商家学习与朝拜的圣地!据悉,广州太古汇沿袭了其物业设计与交通规划零接驳的优势,商场地下二层都与地铁三号线石牌站连通。然而,与香港太古的品牌定位不同,广州太古汇目前引进的品牌却呈两极化的趋势。
太古汇整个商场共分四层,有181个品牌,已经全部租满,在现场看到,LV、PRADA、Chanel、Tiffany等国际一线品牌主要集中在地上一二层,其中1800平方米的LV旗舰店采用二层复式结构,形象气势豪华。然而,与一、二层的国际大牌相比,太古汇地下两层的定位却急速下滑,包括优衣库、IT .、播、欧时力、G 2000、顺电等占比重较大的中等偏下品牌与地上形成天壤之别。
而据笔者对广州购物中心业界的了解,“广州的消费结构呈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太古汇的品牌选择了两头,而放弃了中间最大部分的中端市场,从而造成其地上店铺与地下店铺的客流很难实现共享,其周边又有3-4个大众购物中心,无疑导致该项目竞争压力加大。这样的定位,的确感觉很奇怪,而且与业内大家之前的预期有一定的落差。
牵手三家大牌失败
其实,作为国内购物中心的开发商与运营商都清楚一点的是,给奢侈品企业补贴装修费几乎成了业内的行规甚至成了“法规”了,也有内部消息称太古汇最终没能引进G ucci是因为其不愿补贴高额的装修费用,这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太古汇清楚高端品牌进驻的代价太高,装修费用惊人,并且是按营业额计算租金和管理费,且它们也不可能将商场全部填满。由于内地与香港的市场与战略地位不同,太古汇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广州实现本土化,向现实低头,这是太古汇也要考虑的前期生存和利益平衡的问题。据了解太古汇负一层的月租金已经超过1000元/平方米!远远超过一般购物中心水平,在前期培育阶段,笔者研判如此高额租金价格,实际上将会与地面引进如LV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高额的补贴拉平,这是太古汇的算盘或者换言之是“以下养上”的战略考量吧。
于2011/07/07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