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8日
评论数(0)第一条,面子大于真理。面子是:我已经这样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这个方向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弯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爱面子的老板说:就这么去,谁不执行谁下课,再不行干掉,玩也要玩到底。
第二条,知人而不自知。看人头头是道,看己昏头昏脑。从来没有看清自己在行业中领先的关键因素,一段成功史,满脑糊涂账。也因此,从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创新,如何固守。
第三条,习惯性信用缺失。说话不算数、合同不算数、承诺不算数,靠口头信用,最后无一兑现,这几乎是中国商人部落最常见的景观。对内,规则计划变幻无穷,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让手下无所适从;对外,合同承诺一张废纸,视情况涂抹、打折甚至撕毁,合作者有去无回。
第四条,不能容忍部下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疑心重。为了保持心理上的优越感和便于管理,喜欢招聘和使用不如自己的人。这类企业往往缺乏活力,在竞争中越来越难以胜出。
第五条,生活习惯不健康。总是第二天开始锻炼,总是在旅游的时候喊累,总是一应酬就喝,一喝酒就醉,事业充满激情,身体充满疲惫……
第六条,自我膨胀。这类商人的逻辑是:财富比别人多,所以才能就比别人强,见识就比别人广,基因就比别人好……以此逻辑推演,一个人的自信心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爆棚,一个人的命运也常在同一时间转轨。
第七条,不学无术。老板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情况,事情一多,就不愿意学习了。很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看电视,不上网,更不愿意专门花时间参加培训。在他们看来,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只是装点门面的过场罢了。由于长期沉溺于小圈子,信息封闭,知识结构老化,最终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被主流遗忘。
企业发展大忌
第一条,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中国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第二条,迷信“空降兵”。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正确的做法应该:不可不用“空降兵”,不可乱用“空降兵”,不可全用“空降兵”。这方面中国企业的教训已经太多,可永远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做错:放弃身边的人才用不好,迷信远方的大师。
第三条,企业支柱亲信化。一个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国式组织。起源于农民打江山的传统,泛滥于信任危机加重的当代商业社会,是中国以情感为纽带的企业走向规范治理的主要瓶颈。
第四条,过度追求系统平衡。企业总是由各个系统各个部门组成,它们彼此之间需要有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老板过分看重平衡,在奖惩政策、人员提升、部门权限、业绩考核等方面一味强调“一碗水端平”,最后优者不奖、错者不罚,所有部门都吃大锅饭,企业所要的平衡反而荡然无存。
第五条,阶级斗争企业化。企业内部可以搞平衡,但不可以搞斗争。历史告诉我们,“挑起群众斗群众”最后所失去的,是企业的效率和凝聚力。
投资大忌
第一条,投资冒险主义。拿自己“吃稀饭”的钱去搞投资,或者借来甚至骗来别人“吃稀饭”的钱去搞投资,所谓成败荣辱在此一举,身家性命系于一线,战战兢兢,急功近利,举止失措,焉能不败?
第二条,投资经验主义。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资源、另一个市场、另一个行业,面对另一群员工或消费者,以当年的感觉投资、布局、生产、销售。指挥还是昨天的指挥,音乐还是相同的音乐,可这一次为何起舞者寥寥数人?
第三条,投资极端主义。三月前兴奋地投下钱来,六个月后沮丧地要抽身离去,前脚踩油门,后脚踩刹车,企业振荡,落英缤纷……投资者的常见毛病,主要原因是对产业投资纵深化及企业竞争复杂化的估计不足。
第四条,擦边球情结。总是在法律允许和禁止的边缘徘徊,总是希望利用政策的漏洞渔利。这些历史上打惯了擦边球的人,在不用擦边更有胜算的新规则里,反而显得茫然失措,举手投足连连丢分。
第五条,强于战术弱于战略。这群商人的才华,几乎都表现在挽救一个错误的战略计划上了。
第六条,强于战略弱于战术。通俗地说,是想象力很够,行动力不够。当然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一个伟大的构想总是因为执行不到位而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