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

Alter聊IT

公告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

文集

科技(502)

统计

今日访问:5192

总访问量:9068072

华为:每个企业都能“一触即达”数智世界

2023年11月14日

评论数(0)

在大模型浪潮的影响下,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探讨数智化转型的课题,一些隐藏在水面下的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

一方面,数智化转型的呼声很高,但很多企业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怎么通过数智化的能力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落地过程中还会遇到成本太高、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商等一连串不得不踩坑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面向大中小微企业发布了新的形象口号——“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为此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看到一个按键,点击一下,就能帮你从物理世界走向数字世界、走向智能世界,即“选择华为,让您的企业轻松数智化”。

这也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面对复杂的数智化转型挑战,华为为何能够把整个流程变得这么“简单”?

01 “一触”的前提:“伙伴+华为”体系

不管是数字化还是智能化,一个无法规避的痛点在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数智化的路径和方法有千万条,不乏有企业花费了上千万去摸索,结果却难言差强人意。

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先驱,华为深谙其中的症结所在。相应的动作可以追溯到5月初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上,明确提出共建“伙伴+华为”开放合作体系,携手伙伴深耕NA、商业和分销三类市场。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在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中频频提及“伙伴+华为”体系,让外界进一步认识了伙伴们扮演的角色。

第一重角色是联接数智世界的“网”。

截止到目前,“伙伴+华为”体系已经有35000多家伙伴,提供咨询、方案打造、运营运维等数智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尤其是在2023年,商业市场的伙伴数量增长了37%,分销市场的精英体系增长了300%,专业化认证伙伴数量增长10%,自上而下地覆盖了国内的地市区县乡镇。

除了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伙伴的质量也在同步提升。以分销市场为例,华为在伙伴的选择上进一步下沉到了做安装、调测、交付的工程商,以深入最后一百米“贴地飞行”的方式,将市场扩展到了小微企业、社区和普通用户。今年,分销精英实现300%增长,而且还将持续高速增长。

第二重角色是方案的个性化适配。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数智化的需求纷繁复杂,数智化的场景不计其数,怎么才能为不同客户提供场景化、定制化的方案,一直是行业上下游想要寻求的答案。下沉到乡镇市场的伙伴体系,无疑是上述问题的最优解:不单单是建立了触达客户的网,哪怕是最末端的小微企业的需求,也能够个性化适配。

而为了提升伙伴的服务能力,华为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比如面向工程商举办的一系列研讨会,帮助他们实实在在了解每款产品的性能,每个产品和产品组合对于客户的价值;再比如线上的坤灵APP,客户可以在坤灵APP上快速找到受过华为的技术培训的工程商,给出专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都是一场系统性的变革,盲目试错绝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华为积极推动构建“伙伴+华为”体系的初衷也就不难理解,通过一家家伙伴和客户建立近距离的联接,围绕客户快速响应、优质、快捷、业务定制等多样化需求,提供一站式、一致性、高品质的服务。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数智化转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冒险,而是“就在身边”、“可以触摸”的创新力量。

02 “即达”的底气:构筑智能化底座

“伙伴+华为”体系打通了客户触达数智世界的路径,可数智化转型的过程能否像电商购物那样简单呢?只需要点击想要的商品,不需要理解背后的技术原理,甚至不需要有太多时间成本去熟悉。

吴辉表示,数智世界必须有一个复杂的软硬件平台做底座,这个底座就是来自于计算和联接的两大产品和技术的能力。它实际上是一个平台,上面长出的是一个个应用。

也就是说,华为使能千行百业数智化的底气在于智能化底座,并基于底座打造一个个有脑、有手、有眼的智能体。

可以佐证的是,为了构筑坚实的智能底座,技术自主创新始终是华为最鲜明的标签。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华为的研发总投入达到9773亿元,2022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615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为1149.91亿元。近万亿的研发投入,为华为带来了超过12万件有效专利,以及在“根”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在算力方面,基于鲲鹏、昇腾等打造了中国的算力底座;在存力方面,通过华为存储自研的存储操作系统、创新架构、算法等,带来全球领先的数据基础设施;在运力方面,基于华为数通技术创新,为更多企业带来了品智联接和数智世界新标配……不过,只有底座还远远不够,想要数智化能力“一触即达”,还需要深入场景的方案和适销易用的产品。

正如不少人所熟知的“军团模式”,通过行业军团,华为在NA市场联合行业伙伴在城市、金融、交通、制造等20多个行业打造了200多个智能化解决方案,将华为的数智化能力和伙伴的行业经验融合,打造了一个个智能化标杆,譬如智慧城市、智能矿山、智慧医疗、智慧养殖、智慧医疗等等。

而在需求错综复杂的商业市场和分销市场,华为给出的回答是适销易用的产品。比如在商业市场,华为提出做“您身边的数字化伙伴”,打造了80+个竞争力新品和69个创新解决方案;在分销市场,华为基于“6易”打造了380款华为坤灵产品,即使是家庭工厂、家庭小作坊乃至幼儿园,都可以找到简单适用的方案和产品。

由此便不难理解“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的内核,“伙伴+华为”是一个角色互补、能力强大、覆盖广泛的体系,华为擅长的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伙伴们离客户更近且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只要找到身边的伙伴,就能够找到华为,就可以用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解决千人千面的数智化需求。

03 “简单”的魔力:标杆可一键复制

吴辉还谈到,“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带给客户。”最能够验证这一点的,无疑是那些数智化标杆能否广泛复制,毕竟数智化探索不是一次次重复地从0到1。

直接的例子就是智慧园区,一个大多数企业都会遇到的场景,也是近些年被讨论被多的话题之一。

华为自己的园区是最早的“试验田”,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ICT技术,摸索出了涵盖便捷通行、视频巡逻、资产管理、能效管理、高效办公等在内的园区智慧化解决方案,让行政人员的组织效率提升了30%,园区的综合能耗下降了15%,设施故障的平均修复时间减少了25%。

在以往的认知中,因为每个园区的情况不同,华为园区的智慧化很难直接复制,需要长时间的踩坑和投入,不断满足自身的定制化需求。但在诺亚财富的办公园区里,智慧化演进有了新范式。

利用华为新一代超融合一体机,诺亚财富打造了集中存放、集中管理、集中调度、集中应用的数据资源池;引入“Wi-Fi 6”全无线办公网,构建了一张稳定、可靠、安全、高速、可灵活部署的智慧园区网络;然后在智能化的土壤上长出了安防、通行、会议、办公、环境、运营、资产管理等智能化应用。

原先的人员进出需要各种登记,现在可以现场预约生成访客码,扫码即可通过闸机;曾经烟囱林立的工单业务被整合,实现了巡检巡查、智能上报、工单生成的闭环链路……而且从传统园区到智慧园区的蜕变,只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上海体育场里。

建于1992年的上海体育场,依托华为智慧场馆解决方案,运用5G、高品质万兆园区网络、人工智能、园区数字平台等技术,携手伙伴构建了智慧观赛、综合安防、场馆运营和智慧服务等业务应用,不仅完成了场馆的可视化的运营管理,在iMaster NCE-Campus智能运维平台的使能下,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经常出现的网络堵塞现象正式成为历史。30多岁的上海体育场,走在了智慧化的最前沿。

个中原因并不难理解。

“伙伴+华为”体系通过产品与产品的组合,将原本复杂的解决方案简单化,让“智慧化的标杆和转型经验”能够以产品的形式被“一键”复制,最终帮助大大小小的企业少走弯路,以相对简单、轻松的方式迈入数智时代。

04 写在最后

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中写道:人类的终极未来,是与人工智能共生演化。

对泰格马克的观点稍作延伸的话,任何企业想要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下来,必须要学会用新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是很多行业头部企业探索数智化转型的底层逻辑,也是中小企业必须拥抱数智化的内在原因。

相对乐观的是,“伙伴+华为”正在用成熟的技术、产品、方案,贴心的团队服务,及丰富的转型经验等,让数智化转型变得简单,让每家企业都能“一触即达”智能世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Alter聊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