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

Alter聊IT

公告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

文集

科技(502)

统计

今日访问:5830

总访问量:9068826

家装数字化的旧命题,每平每屋的新答案

2022年01月05日

评论数(0)

回顾2021年的产业话题,数字化可以说是最高频的词汇。

当疫情的影响持续了两年时间,许多人对数字化的认知有了本质上的改变:不单单是“降本增效”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选择。

小到一家创业公司,大到一个城市区域,再到宏观政策的基调,无不在思考数字化转型的课题。正是在数字化的滚滚浪潮中,传统和新兴市场的边界逐渐模糊,数字化技术融入进千行百业,不断制造着新的增长机遇。

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进程中,打通了新的商业触点和路径,也遇到了一些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比如产业链条冗杂的家装行业。

01 家装转型的旧命题

曾经有人调侃道:家装家居,是离互联网最远的行业。

这样的观点似乎有些武断。早在2014年前后,互联网家装就被抬上了风口,在资本和互联网巨头的追捧下,短时间里诞生了多家独角兽企业,即便后来的增长轨迹远不如预期,对家装行业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观研天下的数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103.7亿元,到了2020年的时候,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200亿元,不到五年的时间就翻了一番,互联网家装的整体渗透率也达到了19.2%;易观千帆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20年1月到2021年8月的时间段内,中国互联网家装的活跃用户有着62.5%的增长。

互联网家装平台只是家装和互联网连接的一个侧面,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代表的传统家装势力也开启了转型之路。

作为国内家居零售卖场一哥的红星美凯龙,进行了一场“减脂增肌”的数字化转型,核心的思路就是主动触网,加大线下商场的数字化改造。结果也相当可观,2021年前三季度,红星美凯龙的商场出租率和营收水平,都超过了2019年同期;2021年“双11”期间,红星美凯龙全国数字化卖场成交额达到172.5亿元。

只是和其他行业做个横向对比的话,看似不经意的调侃恰恰道出了家装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软肋:距离互联网家装的浪潮已经过去七年时间,互联网的渗透率仍然不足20%,市场结构并未被颠覆;红星美凯龙的数字化转型,也只是其中的少数派,绝大多数的线下家居卖场还在坚持传统的获客逻辑。

可以找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装家居行业最大的特征就是碎片化,哪怕是红星美凯龙这样的头部,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十分有限,市场的碎片化分布加上极低的行业门槛,注定了数字化的渗透需要很长时间;同时家装家居的产业链长、环节不透明、服务非标准,人为制造了太多转型壁垒。

可换个方向思考的话,家装行业的转型困局,某种程度上也是数字化改造的源动力,一旦找到了正确的路线,将是不可小觑的市场蓝海。

为了啃下家装数字化这块硬骨头,一波玩家被迫撤退的同时,也有另一波企业却选择扎根其中,试图通过新技术、新理念、新体验改变行业的既定现状。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旗下的每平每屋,针对家装行业转型的旧命题,提出了全链路数字化的新答案,想要将高度分散的家居家装市场化零为整。

02 把服务放在中心位

每个行业都有千千结,但用户需求是不变的导向。

正如许多人所诟病的,家装行业的购买频率低、服务周期长、中间环节多、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端和供应端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要么沟通效率极低,要么客户需求相应太慢,最终制约了行业的想象空间。

和大多数家装企业单点突围的数字化转型不同,每平每屋的切入口是对家装行业资源整合方式、工作惯性、运营思路的系统性改造,将产业链中的各个角色串联起来,并形成了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个是全链路数字化平台。传统的家装业态过于碎片化,也是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直接诱因,想要改变行业的底层生态,必须要打通行业间的断点,然后才有可能引入加速行业升级的源头活水。

于是每平每屋扮演起了“枢纽”的角色,先是用技术解决单个环节的数字化瓶颈,比如通过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帮助线下商场进行改造,利用3D、AI等技术提升设计师的生产效率,借助数字化平台填补生产和履约的空白……当商品、体验、门店、供应链、履约等各个环节都被数字化改造,一些潜在的痛点也就迎刃而解。

另一个是云管家的服务模式。每平每屋通过“云管家“为用户提供7x12小时的深度陪伴服务,让前期的户型诊断、方案设计,中期的施工追踪、节点验收,以及后期的客户回访、客诉处理,都在透明、合理、专业的体系下操作。

这样的服务模式并不缺少其内在逻辑:一方面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年轻人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过去跑建材市场、经销商来回比价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年轻用户的需求需要被一站式解决;另一方面是家装行业的特殊属性,动辄几个月的施工周期、千万级的SKU、繁杂的沟通协作,改变行业现状的前提是优化消费者的体验,将消费者端的流程简化到一定程度,让家装回归服务属性。

做一个总结的话:每平每屋想要实现的是家居家装服务从“散装”到“整装”、由点到面的深度转变。在前端打造适合年轻用户的消费习惯,通过在装修行业从业多年的云管家,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同时在后端疏通家装服务的全链路,消费者的每一项需求都可以数字化呈现,打破传统业态的僵局。

由于入驻每平每屋的设计师、家装公司、货品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家装已经不再是产品交付,而是服务交付,设计、选品、生产和施工都从不透明、非标准的流程,演变为效率和质量驱动的服务。这种上游需求激活下游市场的转变,可以说是家装行业数字化渡过深水区的良方。

03 连接成一个同心圆

每平每屋的一小步,可能是家装行业的一大步。

除了云管家对消费者体验的优化,全链路数字化的深远影响在于产业生态。打个比方,每平每屋以消费者为中心画出了一个同心圆,导购、设计师、家居商城、装修公司、家居品牌乃至家居工厂,都是圆上的一环。

原本这些环节是互相独立的,折射到市场上就服务的严重割裂,数字化转型长期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倘若不同环节的数据被打通、服务被流转、流程被链接,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已经在进行中。

比如作为消费者连接触点的云管家,在旧有的产业链条中,他们扮演的角色通常会比较单一,可能是商场里的导购,可能是装修公司的经纪人,也可能是处理投诉的客服,但在每平每屋的“同心圆”中,云管家的角色多元且零活。

不只是方案审核、施工监督、工程验收等基础性的工作,云管家也承载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撬开了新零售和新制造的机会。一个直接的例子,用户想要定制某个样式的家具,在现有的思维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消费者和工厂间的链路是封闭的,但在每平每屋的全链路数字化,赋予了云管家将需求传导给设计师和工厂的能力,让需求、设计和生产可以无缝衔接。

再比如家装企业的数字化运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家装企业的数字化主要集中在营销层面,再进一步的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被迫止于纸面上。毕竟一家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无法逾越整个行业高度离散的现实。

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缺少精准的数字信息和数据指引,出现了获客成本高、设计生产不对称、交易链路繁杂等等问题。何况家装行业并非是快消品,任何环节出了问题不在第一时间解决,都会让全盘服务大打折扣。

可当设计师、导购、油漆工人、车间主任等流程的人效都被数字化的时候,对家装企业来说已经是另一幅景象: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获客,可以准确知道每一个订单的利润率,可以制定科学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同时也可以根据大数据不断调整产品和业务结构,数字化运营已经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不应忽略的还有用户习惯的培养。早在2020年的双11期间,每平每屋就联合天猫打造了100层的3D虚拟家装城,用户可以在里面参观家装企业的虚拟展厅,将自己心水的商品加入到购物车,最终吸引了6000多万人“云逛街”。家装不再是一个商场接一个商场去选货比价,而是沉浸式、场景化的愉悦体验。

由此不难揣测每平每屋的解题思路:通过设计到选品再到施工履约的全产业超强链接,在消费者、设计师、品牌商、装修公司之间建立起数字化的桥梁,让消费者在手机上就能完成设计、装修、安装的完整服务链条,让家装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数字化的运营体系,继而倒逼家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04 写在最后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意味着家装上下游的所有玩家都要转变思维,找寻可持续增长的新出路。

正如每平每屋家居平台业务和产品负责人凯图的观点:“进行数字化升级已经是行业内的共识,建立一套从线上到线下的顺畅通路,实现从零售到制造的一体化贯通,这是最难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每平每屋想要做一个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信息化、协同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运营方法,让家装家居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加入到数字化的转型浪潮中。”

可以预见的是,家居家装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加速阶段,距离指数级的增长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消费链路、产业链路和服务流程正在被每平每屋代表的赋能者重构,行业正在迎来新的窗口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Alter聊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