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

Alter聊IT

公告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

文集

科技(502)

统计

今日访问:1650

总访问量:9071374

回望2019:江城芜湖的“科技智变”

2019年12月31日

评论数(0)

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德勤在《超级智能城市2.0》报告中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全球已经有1000多座城市投身于智慧城市,其中分布在中国的智慧城市占比高达48%,业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火热的国家。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2019年不知道有多少场和“智慧城市”相关的会议,乃至于不少县级城市都开始探讨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可城市的智慧化升级到底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转变?大多数人习惯于把目光瞄向北上广深的等超一线城市打造的样板,然后找到一些普罗大众无法感同身受的答案。

或许还有另一个参考对象,比如将目光聚焦于芜湖这样的三线城市。

从古时候的江东名邑、吴楚名区,到今天的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华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芜湖的城市进化轨迹可以说是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写照。同时这又是一座非省会、非沿海的普通三线城市,远比那些一二线的网红之城、科技之都更能触摸到中国城市化变迁的脉搏。

时值2019年的岁末,又到了一年的盘点时刻。这里不妨回顾下过去一年中和芜湖民众息息相关的十大科技事件,透过点点滴滴的生活连接,还原智慧城市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互联网 ”让政务“活”起来 。

2018年底的时候,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就已经达到82726项,某企业服务人员直言“每月交通费从600元降到了30元。”2019年芜湖政务的互联网化力度只增不减,哪怕是买房过户这样以往要跑好几个部门的麻烦事,也开始进行线上办理申请,芜湖某新建小区首批交付的500多位业主中,有300多户通过线上办理了不动产证。

2、芜湖交警用“黑科技”为高考护航。

2019年的高考季,芜湖交警干了件很“黑科技”的事情,一架架无人机出现在考场周边,一旦发现路段拥堵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指挥中心并调配警力前去疏导。事实上,无人机巡查只是芜湖交警的黑科技之一,还有智慧高速管控和视频预警平台、重点道路交叉口精准“智”理平台、交通事故智慧管理平台等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早已是芜湖交警进行交通管理的一部分。

3、“芜湖制造”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2019年6月下旬,“一件小事”刷屏了无数芜湖人的朋友圈,彼时正在举办的第五十三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MPP多用途飞机、CU42无人机等产品首次亮相。特别是CU42长航时无人机,填补了国内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的空白,可用于侦查毒反恐、边境巡逻、活动检测、救援抢险等警用任务。

4、旷视城市级AI超算中心芜湖投用。

2019年7月18日,旷视在芜湖投资建设的AI超算中心正式投用,包括CPU+GPU的超算中心机房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度学习平台。其中超算中心机房还配备了高速计算集群与大规模存储集群,可以轻松胜任规模庞大的计算工作,支持芜湖全市非结构化数据的解析与处理。同时旷视芜湖AI超算中心还搭载了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整合城市级数据计算处理能力与智能云边端的全栈协同能力,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全场景需求。

如果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比作智能城市的“手脚”,AI超算中心为芜湖装上了城市级的“中心大脑”。

5、芜湖市妇联发起的互联网众筹。

2019年8月底,芜湖市妇联通过互联网众筹公益平台发动了“芜湖贫困妇儿一元捐”全民参与公益项目,为困难家庭及妇女儿童提供助学、助困、助推发展等公益支持。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累计有22071人参与到“芜湖贫困妇儿一元捐”中,筹款金额超过26万元。互联网已然成了连接爱心的纽带。

6、芜湖成为全国第一批5G商用城市。

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先后在11月份将芜湖列入全国第一批5G商用城市。当一批批5G基站开通运营,不仅普通民众可以体验到5G带来的高网速,芜湖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将受益匪浅。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芜湖的一张名片,而5G的大宽带、低时延、海量连接、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性能,无疑将为芜湖的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的加速插上新的翅膀。

7、芜湖教育信息化2.0系统正式落地。

作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城市,芜湖市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设备配备覆盖率均达到100%。在今年10月份,芜湖市又与讯飞幻境携手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一块正常书写的黑板,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变身“智慧黑板”,连接海量教育素材和多种教学场景,并且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全程录播。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起跑线上,芜湖已抢先起跑。

8、智能垃圾回收箱走进芜湖。

根据《安徽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底前各设区的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中芜湖已经制定完成《芜湖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不少小区悄然出现了兑换型智能垃圾回收箱,居民只需要手机扫码就能打开回收箱,根据回收的品类和重量结算积分,居民也可以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9、来自芜湖的“三只松鼠”成功IPO。

创办于2012年的“三只松鼠”从诞生开始就将互联网作为主战场,并最终在一个又一个被刷新的销量纪录中,成为互联网休闲零食第一股。让芜湖人深感骄傲的是,“三只松鼠”的老家不是北上广或杭州这样的电商之都,而是芜湖这样的“小地方”。从“傻子瓜子”到“三只松鼠”,坚果自此成了芜湖人津津乐道的“特产”。如果说“傻子瓜子”的崛起见证了芜湖改革开放的步伐,“三只松鼠”则是芜湖人拥抱互联网的写实。

10、“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落地芜湖。

2019年12月11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中国电信达成了一项有特殊意义的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在5G远程医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合作,标志性成果就是“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的落地。在5G、VR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可以远程指导3000多公里外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进一步打破了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

芜湖奇迹和中国经验

或许对于芜湖乃至国内很多城市的居民来说,上述提到的科技应用早已习以为常,可如果站在全球的视角来看,诸如芜湖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几乎是一种奇迹。

一方面,2013年评选出的全球7大智慧城市的名单中,还没有中国城市入选,但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是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常态;另一方面,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并没有陷入韩国松岛新城“重建设、轻运营”的错误,智慧城市的每一步都为居民带来了应有的便利和参与感。

如果要寻找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密码”,芜湖大概率会成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案例,至少从2019年的十大科技事件中,不难归纳出两条方法论:

第一,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

建筑学家梁思成有这样一个观点:“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或许是理解了梁思成观点中的要义,芜湖智慧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头脑和手脚协同发力。

旷视为芜湖建设的“城市大脑”分为三个部分,AI超算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应用中心和政务应用大数据支撑中心。

其中AI超算中心是芜湖人工智能统一算力平台,让刚性算力不再成为数据处理的掣肘;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应用中心打造了一个能够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中枢,巧妙串联了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数据;同时AI超算中心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感知网络,对城市内民生向、产业向、政府向等各类物联网设备进行智慧化赋能。

有了完善的智慧城市底层架构,芜湖为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拎包入住”的条件。比如打通了政府机关的“政府云”与市民使用的“生活云”,市民动动手就能完成社保缴费、水电气查询;交管部门将前端 IoT 物联设备与城市大脑的AI算法结合,前端设备抓取的画面可以自动感知事故,即时通知距离最近的交警;小区物业接入城市大脑后,可以人脸作为小区进出的通行证,抛弃传统的密码和刷卡……

简单来说,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诸如芜湖这样的三线城市并没有激进跟风,而是从基础智能到“城市大脑”平台的全生态链布局。

第二,智慧城市需要产业联动。

回到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大环境,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红利,也需要政策上的利好,而芜湖正是二者兼得的代表。技术上离不开旷视、科大讯飞等扎根芜湖的先进AI,政策上则与安徽借力科技的推动不无关系。

2018年至今,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皖企登云”行动计划(2018-2020)》等政策红利接踵而至,并形成了一条“芯、屏、器、合”的产业融合道路,“芯”为芯片产业、“屏”为平板显示产业、“器”为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合”代表着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

芜湖作为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的门户,一大批高新制造企业选择在芜湖落户,留给芜湖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加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毕竟智慧城市既包括城市治理的智能化,也包括产业的智能升级。

旷视的“聪明”之处也在于此,除了“城市大脑“在芜湖的落地,诸如供应链大脑、个人设备大脑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在芜湖落地。同时芜湖AI超算中心已经在“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方针下,结合城市中的安全、交通、城管和园区等场景需求,在芜湖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新零售以及高科技产业集聚方面发挥着积极效用,无形中补齐了芜湖产业联动所存在的短板。

截止到目前来看,旷视物流产业园已经在芜湖开工,将充分利用旷视的“AI+IoT”技术为物流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等环节赋能,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智慧物流全栈式解决方案以及一系列增值服务。

也就是说,智慧城市绝不是一种纯粹的政府行为,在顶层设计时需要适当的超前,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融入预留空间。

正如德勤在《超级智能城市2.0》中将政府意愿、技术基础、治理理念、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作为智能城市的评估标准,芜湖的智慧城市建设与之无不契合,特别是旷视、科大讯飞这样参与芜湖智慧城市的上下游企业,并没有将把智慧城市看作是纯粹的掘金机会,而是帮助城市的决策者进行顶层规划,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做一个总结的话,芜湖的智慧城市可能不是国内最佳的样本,却是值得其他城市高度借鉴的“芜湖经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Alter聊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