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外卖获AI科技进步奖,人工智能将成为外卖下半场关键变量?

承载载

公告

近期百度外卖智能物流调度系统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值得注意的是“吴文俊奖”在商业领域并不特别出名,但是在学术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所评选的单位都有着极为严苛的学术标准,由各顶级机构高校专家进行评审。

 

 

百度外卖获得该奖项,一方面说明了其技术能力已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合并之后,百度外卖也在以技术能力加速对于“百饿”联盟的赋能,在饿了么引入百度外卖的调度系统之后,其送餐准时率达到了99%以上。

 

因此,值得关注的是,当外卖行业进入增长放缓阶段后,技术的赋能是否是撬动下半场的关键变量?

 

技术融合效果显现:百度外卖获奖,饿了么准时率提升

 

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双方进行正式技术融合是在17年的11月23日,双方联合发布了“未来物流”战略,仅仅一个月时间,百度外卖技术范儿的智能物流调度系统便获得了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而饿了么的配送准时率提升到99%以上,可以说通过技术融合实现了双赢。

 

这背后主要有两大因素。

 

1)百度外卖物流系统背后,是百度技术的赋能,百度外卖在其创立之初,就是一个以技术驱动的平台,百度将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充分的运用在其上,因此百度外卖也是国内首家将深度学习能力进行运用打通的外卖平台。

 

其次,百度外卖的数据并不仅仅依托于用户下单,早在创立之初就获得了百度系全产品线的支持,包括百度地图、百度糯米、手机百度等等一系列产品数据的全方位支撑,继而其在一开始就能够拥有最强的数据规划能力,属于技术跨界融合典型。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百度外卖凭借技术能力,成功占领了重视配送准时率的白领市场,而当其将这些能力全面赋能饿了么之后,其物流系统自然也获得大幅提升。

 

2)饿了么数据的整合,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饿了么拥有海量的订餐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非常好的“喂养”百度外卖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017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百饿”联盟的市场份额为48.8%,超过美团外卖的43.1%。当百度外卖与饿了么的数据融合之后,其也可以推导出整个市场的用户消费行为变化,制定相关策略,这将对未来的战局走向有着更为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外卖的下半场为何是人工智能之战

 

百度外卖与饿了么的合并表面上仅仅只是市场份额的合并,但背后更深层次的是百度外卖技术赋能加速所带来的隐性资产,将会加速双方的扩张速度。

 

未来,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三家会继续并吞外卖市场,形成格局鼎力,但伴随消费升级,技术则有可能成为撬动其中变数的关键力量。

 

1)用户全品类消费的消费升级,DCCI的《中国网络外卖服务白领市场价值研究报告》显示,已经有接近90%的用户将外卖平台作为全品类消费平台,全品类消费在增长。

 

这也与外卖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有关,此前百度外卖的发展规划正是未来的同城配送,因此其在技术底层架构规划方面就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而赋能饿了么之后,双方则将共同打开这一更大的市场。

 

2)用户全城点餐的消费升级,百度外卖智能物流调度系统5.0的亮点便是支持全城配送,降低空驶率,这也是其物流技术优势的体现,而该功能也很好的与百度外卖的“吃全城”打通,用户看到中意的特色美食后可以立即进行全城点餐。

 

这一技术解决了诸多用户想要点餐,但是却由于餐厅太远而无法点的困境,而饿了么方面有着更大的用户规模,一旦获得这一全城配送的能力,其也将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3)用户智能选择的消费升级,对于用户来说,越来越多的餐厅已经对其造成了选择压力与困扰,因此如何为用户推荐出其感兴趣的餐厅,即满足其价格区间,又不超出其口味偏好,又要在熟悉中带有一些新意,同时在不同时间为用户推荐不同商品(下午茶、甜点、水果等),这非常考验数据挖掘的能力。

 

百度外卖依托于技术优势,可以对用户做到更为精准的千人千面画像,匹配出用户更为喜欢的潜在商品,当其数据与饿了么更深入的融合之后,对相关餐厅相关菜品进行数据整合,打通之后,饿了么也将获得更强的精准推荐能力。

 

4)用户交互入口变化的消费升级,在人工智能时代,万物联网,未来的用户并不一定会使用手机下单,而是很有可能通过其他硬件产品。

 

例如目前阿里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用户就可以对外卖进行点餐,而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的“未来物流”发布会上,其也发布了自身的音箱概念产品,可见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有着共同的技术追求。

 

外卖行业中百度外卖最具技术范儿,其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智能能力不在话下,而其也可以很好的为饿了么带去这一领域的技术赋能,助力饿了么布局到更多智能硬件产品中,实现用户的语音交互、图像交互式点餐,在未来打通更多的赛道。

 

结语:

 

百度外卖与饿了么的合并,表面上是市场份额的合并,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是百度技术能力与饿了么的深度融合,让饿了么已有的数据资源发挥出更大价值,同时以技术驱动的能力,双方也将在未来打开更大的市场规模,提前布局消费升级。

 

此次百度外卖智能物流调度系统获奖,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44

总访问量:115180

滴滴外卖无锡首日订单破33万,打车技术用于外卖,是高维打低维?

2018年04月10日

评论数(0)

滴滴外卖无锡首日订单破33万,打车技术用于外卖,是高维打低维?

最新消息,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当天,获得了33万的订单量,也让其在当天成为无锡订单第一的外卖平台。

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金融时报》透露Uber旗下的外卖平台UberEats,收入已经占据了Uber全年收入的1/10,预估2017年已经达到30亿美金左右,而这一数字也已经接近美国在线外卖鼻祖GrubHub的年收入,让其压力不小。

UberEats再加上滴滴外卖的此番成绩,也证明了打车平台技术向外卖场景切入有着具体的可行性。

滴滴外卖无锡首日订单破33万,打车技术用于外卖,是高维打低维?

当前国内,美团与滴滴正在掀起的新战火,美团开始进军打车领域,滴滴开始进军外卖,从技术角度来看,滴滴是在从用车调度技术,向物流调度技术迁移,而美团反之。

滴滴创始人程维提到,交通到物流,运人到运物,滴滴希望打造A点到B点极致效率的运输网络。

虽然战局尚处初期,不过技术的竞争却是关键,这里进行一些对比。

1)平台规模决定了系统复杂性

在打车系统中,一辆车的调度范围是全城,但是对于外卖系统而言,对一个单一外卖员的调度则是局限在大约3KM到5KM的半径范围内。

也就是说外卖的调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个分割的小系统构成,受制于外卖行业人员只需要在固定餐厅以及固定楼宇间活动,因此这些小系统彼此之间属于割裂的状态。

因此即使外卖的规模再大,但是其技术发展能力始终受限于固定的5KM半径范围内,始终是在5KM半径的复杂性中进行技术迭代,这也意味着数据有限,技术的提升有限。

再来说打车,其所面对的是全城规模的连接,并不是说长程技术一定优于短程,而是说其所需要面对的复杂性程度,远远高于5KM半径范围,因为其有着远多于5KM半径范围的两端调度需求,路况预测,等等一系列数据的综合考虑。

外卖切入打车,意味着其需要从5KM的复杂性考虑拓展到全城,将供需两端的数量成规模扩大,这是一个彻底的全新挑战。

相反打车切入外卖,则意味着将已经训练成熟的复杂性技术,应用到一个更为简单的5KM范围环境中,并且还大幅减少了供需两端的数量。

从复杂性角度来说,打车的技术做外卖,可以顺势而为,但外卖则需要建立更大的技术能力。

2)全量数据优于片段数据积累

要想让线路调度算法最优化,供需匹配效率最高,就必须收集到足够的交通出行数据,来对未来进行预测。

外卖行业天然受制于高低峰的限制,从时间上来说,其主要集中于周内时间的中午以及下午,而其余大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其所能够收集到的精准数据在于送餐时间阶段。

而打车则很明显,无论高峰、低峰的数据其都能够有效收集,此外,外卖人员也没有上下班机制,其能够在非工作时间的夜晚持续收集数据,其实在24小时收集数据,并且不断喂给机器训练。

因此从时间上来分析,打车平台的24小时收集数据不断训练,让其技术可以应对高低峰两块时间,而外卖平台的技术主要集中于上班时间,以及高峰阶段。

因此很明显,外卖技术要想应用于打车,还需要补上大量空白时间的数据,而打车技术反过来切入外卖,则有着更多的数据支撑。

3)打车需要更强的调度能力

从调度角度来看,打车平台的调度技术,与外卖平台的调度技术,有着极大的区别。

对于外卖平台来说,其整个调度系统围绕的都是固定地点进行调度,都是在餐厅、超市到对应的写字楼、居民楼之间的调度分配,此外高峰期间各餐厅的用餐情况也相对固定,因此其有着一定的确定性,调度系统的复杂性较低。

而打车平台,其并没有任何固定地点,在城市中任何一座写字楼,居民楼以及街道各种位置都是其潜在调度地点,此外抵达地点也充满不确定性,也同样可能是写字楼、居民楼、街道等各处,此外其还需要预测交通高低峰段的潜在可能性,技术复杂程度更高。

很明显,打车平台所积累的调度技术,可以非常容易的迁移到调度需求更为固定的外卖场景中,而相反,相对固定的外卖调度技术,要想迁移到打车调度中,则更为困难,必然需要对算法进行极大的调整与更改。

因此从调度技术考虑,打车平台的技术更容易覆盖外卖场景,但反过来却很困难。

4)出行技术衔接整合覆盖外卖

任何系统都不是独立,需要整合以及融合,以滴滴平台为例,其不仅整合了专车、快车等车型的调度,其还为用户提供公交车、共享单车的全面接驳调度方案。

也就是说,打车作为整个技术的顶层,其可以不断向技术难度更薄弱的下游进行覆盖,以及整合,而小巴、公交车、共享单车等等场景的调度复杂性,远远低于打车平台,因此滴滴的横向拓展也较为顺利,并且这些都是成功的整合经验。

整合外卖调度这样的场景,也自然在滴滴技术力能力范围之内。

而美团其掌握的只是外卖物流系统,其进军打车等于是在向更高难度的技术能力进行整合,因此需要开辟出全新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要想获得发展,又需要数据作为燃料,最后也不得不投入更为大的资金,来获取司机以及用户。

结语:

通过对比发现,打车平台运人的复杂性更高,“人”的位置相对动态以及不确定,复杂性更高,因此也倒逼其发展出了更为复杂的技术,而外卖平台只是运物,“物”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复杂性更低。

打车平台的技术可以向外卖场景进行兼容,但外卖平平台的技术要想拓宽到打车场景,则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飞机制造商可以轻易造摩托车,但摩托车厂商可能终其一生也造不了飞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承载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