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6日
评论数(3)假设优衣库事件真的是优衣库策划的,那不得不说,真的是日本人在做商业方面的领先。是思维模式的领先。在我看来,中国的消费者记忆普遍只有7秒,简单直接粗暴的营销恰恰是最对胃口,最有用的。作为消费者要面对的营销事件太多了,转眼就会被其他事件吸引眼球。而你所不知道的是,中国消费者的包容程度之高超乎你所想象。或者说是底线之低。三里屯优衣库会因此门庭冷清,无人问津吗?会因此商品滞销,被迫关店吗?恰恰相反的是,今天有无数人在三里屯优衣库前合影留念。或许哪一天,三里屯优衣库发一个声明说试衣间已经经过了改善,欢迎大家前来检阅。我想,那又会是一次热点。
纵观今天中国的实体零售,大多知道需要变革,也有大多是知道要如何变革的。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去做第一个。为什么?因为代价太大。根本就不想去改变。为什么欧美可以自营,我们就不可以?不就是买手不专业吗?但是专业怎么来,是用钱买来的教训。谁会去买?万达不会,王府井不会,丹尼斯也不会。所以我们会说中国商业之差。温水煮青蛙,大家都得过且过。
优衣库至少站出来了,尝试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将已经逐步走向电商的消费者又拉了回来,重新走进实体店体验。但是其他的,像美邦、森马在干吗?在等死!最后只会沦为电商品牌。可能大家会说,用此类事件炒作会影响到优衣库的品牌形象,总有理智的消费者会抵制。但是在中国,理智的消费者绝对是极少数的,而普通大众消费者的品味却越来越向市井的,粗俗的靠近。这从一阵又一阵飙高的网络词汇就可以看出来:“屌丝,卵用、、、”这些越是不宜启口的词,在加上互联网的背景之后反而越受拥捧。短时间看,优衣库的品牌形象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更长的时间来看,优衣库在其品牌传播上绝对是成功的。消费者很宽容也很麻木,风波过去后,大家只会记得优衣库,也许会在买衣服经过试衣间的时候会心一笑,但也仅此而已。
关于其他品牌借优衣库事件炒作该不该这个观点,我认为当然是应该。就我认为,对于优衣库本身就没有多大负面影响,对其他品牌就更不会有了。无论是段子手还是品牌自发的热点炒作,在事件第一时间后的露脸和发声,消费者只会觉得品牌反应迅速和文案策划高能。像杜蕾斯此次还未发声,却鉴于其以前热点把握及时以及文案水平而给消费者留下来的深刻印象,巴巴的就被推上了热搜。是网友对其反感吗?并不是,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不要觉得利用这些热点炒作是拉低了自己的下限,摔碎了自己的节操,而是消费者加重了自己的口味。
对于此次事件,我只能说商业水很黑,还是要喝。对于消费者,只能迎合。
写于2015-7-16 优衣库事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