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2090
总访问量:3304262
07月22日 14:11
评论数(0)一座城一过往,在工业革命蒸蒸日上的时代,工业厂房、工业园在一瞬间拔地而起,它们曾经代表着这座城的力量与未来,从汽车、轮船、飞机到互联网......
当时代发展的大手伸向科技信息,人们发现自己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曾经聚集着难以湮灭的生命力和烟火气的工业厂房园区,逐渐没落荒废,鲜有人知。
在后工业时代,这些曾被工业“撞伤”的城市创面,该何去何从?
中国目前有1.43万个A级景区、3000多个4A级景区、339个5A级景区、8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消费场景足够多,消费者基数大,消费模式的创新创变却赶不上消费者对新奇消费体验的需求,工改文旅商悄悄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工改文旅商是指在工业遗产基础上,通过改造和升级将其转变为具备文化、旅游、商业等多功能属性的融合发展模式。
早在十多年前,空间印象便从厂房旧改做到工业文旅,庞大的工业遗址“库存”,让我们至今仍奔走在全国各地工业遗存现场,当商业洪流终于涌向工改文旅商,作为城市建设者的我们,如何将这些曾经的城市疮痍加以创意,为每座城带去新生和未来。
▲深圳某工业园现场踏勘
想要成就工改,先参透何为文旅商,先文后旅再重商,文为根,旅为本,商为盈。
01
工改文旅商主题需明确,从在地文化与自身出发,挖掘显著特色,注重创造体验。
跳脱以往人们对工厂只负责生产制造的刻板印象,打造集工厂生产、休闲旅游、消费体验等融为一体的文旅产商形式,让游客充分感受工艺精髓和匠人精神,满足人们对于特色消费的沉浸式游逛体验。
如北京首钢园作为工改文旅产商的经典项目,项目前身是中国最早的近代钢铁企业之一,以自身特色打造中国第一家以钢铁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区。
广州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同样以自身特色在工改文旅商上闯出一片天地,从中国第一家啤酒文化博物馆开始,打造多元化、极具现代艺术格调的高端休闲娱乐业态,从工业区蝶变为全国知名文创潮流网红打卡地。
02
注重建筑、场景、空间、景观的再造,平衡工业遗存保护与重建的关系,实现工业遗存的形象改造。
北京首钢园在设计上统一使用了钢和混凝土框架外露手法,谨慎保留原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原有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后续用作办公室、连接建筑交通的过道和楼梯。
俗话说“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红光”正是如今大家熟知的成都东郊记忆,前身为红光电子管厂,经过先后两次升级改造,从工业遗存变身年轻活力中心。
我们在这里能看到城市发展中新旧交替的身影,在空间规划上强调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园区采用的是“旧房新用”的修缮策略,直径达16米的氢气罐、多夹层多管道的厂房、东大门的原件等都被完整地保留,在时尚和和怀旧的氛围中,传递工业时代的历史美感。
近期爆火的上海EKA天物,被称作露天建筑博物馆,原是上海航海仪器总厂,如今工改活化成多栋形态各异的低密度商业建筑,改造力度主要落在装饰和形态层面,通过新型材质、形状、跳脱大胆的色彩和多国建筑风情的组合搭配,延续建筑间的体量与尺度对比。
03
制定全场域文旅产商供给,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旅游需求,注重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
当工业遗存尝试从时代产业中崭露头角,挖掘工业遗存与社会和人类的情感共鸣是必不可少的,用创新体验商业为载体,将科技、文化、潮流、艺术、零售商业、美食、文创市集等多板块放置在空间中,打造复合型文、旅、商产业项目,老旧厂区也能变身艺文潮流聚落。
要说如何不间断地举办新奇又具流量的活动,那就要看东郊记忆和广州琶醍是怎么做的,它们所举办的活动主题不离开自身特色和园区业态调性,聚焦年轻人所喜爱的潮流艺术文化与娱乐生活。
首钢园作为大片区的工改项目,它的活化远远不止园区的修缮,将大量的空间释放为城市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多个高炉变博物馆,在诠释工业生产艺术的同时,赋予时代全新的解读,融合现代城市对工业时代的理解。
当首钢高炉变身SoReal科幻乐园,“与生俱来”的钢铁、工业、机械元素,将旧工业重生为沉浸式科幻世界,打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穿梭于旧时代、现在与未来间。
*部分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