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4708
总访问量:33266506
2020年06月22日
评论数(0)近日,西安某条街道上的多家商铺,被统一地换上了黑底白字的招牌。
此举引发了商家的严重不满和网友的强烈吐槽:什么“极简风”,这分明就是“殡葬风”。“进这样的店铺吃饭,心情都会很沉重吧。”
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是,曾权衡多方面因素,觉得使用黑色对于西安这样的古城最为端 庄 大 方。
西安并非个例,不知从何时开始,浩浩荡荡的“统一店照”运动早已席卷全国。随着城市化发展,从南到北的商业街都趋同相似。
你所处的城市是否也有这样一条街道:所有店铺招牌都是统一底色、统一尺寸,统一字体、统一字号。“千店一面”的情况下,消费者又如何能找到想去的那家店呢?
原本更换门头牌匾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街区整体形象,改善城市面貌,但做法却显得过于粗放。通过”统一”来达到整齐划一,让商户们的门头招牌瞬间失去了商业街区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01、店招是城市的名片,商业街的灵魂
其实,我国的店招设计,千年前就已领先世界。早在东周时期,就有了招幌的原型酒旗。慢慢地,旗子有了字,变了形状 ,丰富了模样,品牌才逐渐出现。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还画过立体灯箱招牌。
香港的城市街景世界闻名,从《银翼杀手》到《攻壳机动队》,几乎所有赛博朋克电影中都有香港的影子。
拉斯维加斯的霓虹招牌,则催生了波普艺术。
日本街头繁华且充满市井气。形形色色的招牌,为无数摄影师和画手增添了灵感。
法国有个设计师做了一个“ 去东京化 ”的项目。他将东京街头的广告牌霓虹灯等等都抹去后,呈现了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失去了店招的日本街头,瞬间变得单调乏味。有趣的是,有一位日本的设计师,做了一个相反的项目,「世界东京化计划」,把东京街头的所有标志:商店招牌、街道标志、交通标志、文宣海报……等搬过去,任何城市瞬间变得「很东京」。
意大利-日本
阿根廷-日本
丹麦-日本
法国-日本
还有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成都春熙路、这些商业街可以闻名全国,绝对不是因为“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而是他们琳琅满目的橱窗,五彩斑斓的招牌,以及那些被吸引来的旺盛人气,这些元素共同构成城市美丽的风景线。
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百花齐放”的招牌不但没有影响市容,反而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与非凡的活力。通过这些店招,可以窥見人们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案例值得我们借鉴,但无法照搬,因为每个城市化的街道都是独一无二的。街头招牌就像一个城市的名片,处处透露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审美。
02别让“统一店招”毁了商业街区
芦原信义在《街道的美学》里说:“提升街道美观的方法就是减少街道轮廓线,而招牌的尺寸、杂乱的空调机摆放位置都会影响轮廓线,影响街道美观。”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店铺招牌的改造确实有必要,但形式上可以有所改变。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完全统一,虽然快速直接,但其实是对国民审美以及城市街头美感的一种毁灭性打击。
“统一店招”不但毫无风格和特色可言,也无法帮助商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还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美感。
毕竟那一抹“人间烟火气”,才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03、千店一面or各具特色商业街区需要怎样的店招?
小到店铺,大到商业综合体,塑造独有的特征和品牌个性是顾客对某产品或某企业首要认知的方式,也是个性的体现。那么,商业街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店招呢?
1.令人着迷的“烟火气”
仔细观察香港、日本商业街的街景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店招都很好看、很有设计感。有些招牌的的字体配色一言难尽,甚至残破不堪;但令人着迷的,是其中散发出的烟火气息。
以派沃团队设计的主题街区——平湖吾悦广场“香港街”为例,香港的招牌文化焕发着这座城市的朝气。以此为灵感,设计师在主题街设置了密集又大小不一的侧照,这些侧照大多是双面发光的灯箱广告牌,在夜幕降临后,闪起的霓虹便承载着香港夜市的热闹。
不仅是侧照夺目,“香港街”还下了许多别的细致的心思:以假乱真的电影售票处、麻将装饰;为丰富场景的生活气息,还添置了几个空的空调外挂机箱,和窗外衣架上晾晒的衣服,进一步助燃了街区的“烟火气”氛围。
2.与众不同的创意
店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活力,特别是在这个追求个性化、追求创意的时代,店招更应该与众不同,一个好的店招应该成为这一条街上的亮点,一下子就能吸引客户的眼球,就算不进店消费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具有高度概括力和强烈吸引力的商店招牌;对消费者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影响是很重要的。商店招牌在导入功能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与价值,它应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所以,要采用各种创意设计使其突出。
3.因地制宜、因店制宜
店招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设施,也是城市形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不同城市街道的特点、风貌、文化,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尊重不同店铺的特点、主题和概念。创造出真正有韵味的城市美学。
04、写在最后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城市管理不必强求整齐划一,不必湮灭个性,而是应该停下“统一店招”的脚步,充分尊重店铺的多元特点,尊重专业设计和专业审美。
如此,我们的城市才能恢复“烟火气”,人们才能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不再出现这种一言难尽的“审美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