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4598
总访问量:32767605
2019年12月10日
评论数(0)近日,一则招商海报,将一直在福州水土不服的王府井百货再次推上话题前沿。
11月28日,恒力城商场发布招商海报,五四路恒力城商场品牌全面升级,7万平方米综合体招商在即。恒力城商场对外招商的区域正是福州王府井百货所在地。
福州王府井百货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开业,正好整整7年。作为国内专注于百货业态发展的最大零售集团之一。作为五四路地标性建筑,福州王府井开业之初风光无限,但随后的5年里,福州的商业高速增长,其他商业项目不断涌现,王府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王府井与福州的七年之痒难道要结束了?此次海报上的一个“原”字,是否意味着王府井百货将撤离福州市场?
据观察,王府井百货福州店的官方微博最新发布的消息停留在11月18日,内容和今年的7周年庆相关。其官方微信目前运作也正常,还连续3期推送了冬季促销。
这个“败走”的消息传出不久后,有消息称,福州王府井百货否认要退出福州!对于项目是撤场搬迁,还是怎么回事,都没有正式官宣!还有消息称,恒力城物业对王府井百货道歉并遭拒绝!
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目前福州王府井还在正常营业,圣诞元旦春节是一波购物高峰期,暂时应该不会那么快歇业。不知道此次王府井是否真的败走福州。
纵观全国各家百货,不止王府井百货,几乎都是“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线上!这些运营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到底是因为“水土不服”,还是真的被现在的客户群体集体抛弃了?下面我们来分析分析原因。
百货“苦苦挣扎”的原因分析
成立了几十年的百货商场并不多见,能经营这么久,自身必然有着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而这些老牌百货商场纷纷关门或大转型,肯定是其无法适应新时代。
而对于王府井百货福州店这一次的事情,很多当地居民和媒体都表示不奇怪,早就觉得它“水土不服”了,感觉它吸引力不够。总结来说就是:年长的不想去,年轻的想不起来去。
除此之外,还有这几方面原因,也是国内百货业“苦苦挣扎”的共同原因:
01
同质化竞争过后处于劣势
现在新开业的比较成功的百货商场,都不是仅仅咬着零售这一块不放了,它们更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用户体验化,在动线设计,色彩设计上也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对于老牌商场来说,商品布局不够科学,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购物体验也赶不上新开业的商场,价格上也没有明显优势,消费者自然会喜新厌旧。
实际上,整个百货市场就那么大,新的商场不断开业,整个业态呈现产能过剩格局,这就导致消费者不断分流。“老”跟“新”的差距越来越大,老牌商场生意越来越差就顺理成章了。
02
电商平台的兴起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消费者选择增多,于是就不愿意再到商场去购物了。目前电商平台已经形成三分天下。淘宝天猫主要买日用消费品,京东主要出售家电产品。若想买便宜货的可以去拼多多购物。
而且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也十分到位,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比较心仪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些老牌百货也在打通线上线下的渠道,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运营的也不成功。
03
自身条件限制
老百货商场其自身硬件条件有限,无法完成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在某一时间段内,一个地区消费者购买力是有限的,当新建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崛起时,自然会导致老百货商场的没落,因为商场零售的“蛋糕”就这么大,更何况老百货难以通过新业态获得收入。
而随着新型购物中心的出现,消费者更青睐于光顾吃喝玩乐一体化的购物中心,对百货商场的热情消退。
04
外来的“水土不服”
有些百货商场在本地做的还不错,就会向外地发展。野心勃勃的布局到了外地,但是却没有深入调研,运营模式不贴合另一城市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符合他们的情怀和审美,品牌引进上也不很有竞争力。结果造成了只是牌子响,内在却没那么美的情况。在当地居民新鲜感过去了之后,就不怎么光顾了。
05
租金快速上涨,挤压了利润
随着城市的发展,黄金地段越来越寸土寸金,租金一路水涨船高,让利润变得薄了。如果此时,商场若再经营不善,就自然会陷入亏损的境地。
此外,房价在快速上涨,而房租也同步上调,导致经营者为了盈利而不断提升商品售价,使得商品的竞争力不断削弱,最终出现销量下滑。当利润不足以支付房租和人工费用时,关店恐怕就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百货转型,究竟该怎么做?
在百货商场普遍谋求变革的当下,它们该如何吸引客群?还是以福州举例,占据东街口商圈C位的东百中心,就被视为传统百货调改创新的典型案例。
据悉,东百商业转型的核心策略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把传统优势保留并加强,二是做未来客群改造。
这两点,在东百中心C馆体现得淋漓尽致。由多个独栋建筑组成的C馆,区别于分别定位精品百货和高线时尚百货的A、B馆,主打潮流街区概念,以年轻时尚客群为主。引进的95个品牌中,有24家为首进福建的品牌,含1家全国首进品牌,另有7家福州首进品牌。这些都让东百中心收获了很多新标签:冠军街、首店收割机、网红打卡点等。
调改后的东百中心,集百货的商品力和运营力、购物中心的体验,以及街区的休闲生活场景为一体,孵化出百货新物种——“超级百货”。
不只是东百中心,凡是转型成功的百货,都没有丢掉自己本身的传统优势,打情怀牌留住旧客户的同时,也让自己越来越时髦,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智能化。而那些“外来”的百货品牌,一定要深入调研考察,根据当地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来打造定制,不能仅靠一张招牌来吸引客户。
结语:百货的路还有很长
在集体唱衰百货商场的时候,也有很多家异军突起,重回巅峰,也让很多百货商场重新找回了自信心,开始研究自身的转型。从单一满足购物需求,到向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等多元化需求转变。当前百货商场的转型思路,基本上都是增加玩乐等体验式消费的比重,立体构建消费服务生活圈。而未来百货的发展方向如何,仍然在摸索之中。
当然,现有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切不可觉得自己高枕无忧。因为城市不同区域之间,消费人口随时在流动,消费结构随时在变化,一定要关注新品牌、新业态,关注周边社区的消费动向,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