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9日
评论数(0)
作为一个国家的每个公民,都享受到各种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例如,国防安全、社会治安、义务教育、免费医疗、公园、防洪堤、桥梁、公共交通等这些都是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以路灯为例,路灯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在晚上给行人与司机照明,个人从来不用为享用了路灯而付费。而路灯这种公共产品与服务通常是由政府来供应。私人企业是不会提供路灯的,因为他们是需要盈利的,如果不能从享受路灯照明的人身上获利,又不能阻止未付款的人使用这些设施,私人企业是不会投资做这种亏本买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让全民享用的,无需付费的或者少量付费的,这是私营企业与个人无法提供的。如果私营企业与个人提供了公共物品与服务,那么这种无法获利的行为,会让私营企业与个人亏损与破产。无论是国防产品、治安产品,还是路灯产品,我们很多人都在“搭便车”享受这种免费产品与服务、设施。国家的诞生,政府的组成,其本质是对公民进行公共管理,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弥补私营企业与个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缺陷。为什么政府公职人员取名叫“公务员”?可理解为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政府工作人员。政府是维护国家安全、消除社会隐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生产能力、优化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现象的特殊机构。政府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
现在我们要探讨与思考的问题是“搭便车”的公民们,有没有为公共产品与服务付费?如果付费了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税收与收费,或者经营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作为公民来说,有的上交了个人所得税这样的直接税,有的通过购买产品与享受服务的同时,支付金额中就包含了税收,等于是公民交纳了间接税。这些税收由政府支配用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个人交的税可能用于让人“搭便车”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也可能没有用在上面,但每个公民享受到的“搭便车”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肯定要大于个人所交纳的税收。因为个人的税收架不了桥,修不起路,安不起路灯。所以,个人享受到的“搭便车”行为有些是免费的,还有些只是付较少的费用。正是因为政府的存在,才有大量“搭便车”的人享受政府供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所以,政府对公共管理的功绩是不容置疑与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政府怎么办?肯定是无秩序与混乱的。个人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没有保障,任何一个强势的人,都可以随意掠夺他人的财物,可以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没有医院治疗疾病,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食物可以充饥,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没有电,没有干净的水,没有药品,到处都是废墟,到处尸横遍野、臭气熏天。其他国家可以随意入侵,掠夺财富与人口,把人变成奴隶出售。没有政府的作用,个人都保障不了自身权益,更别提私营企业可以正常运营与赚取利润了。在历史上也有公司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但是这样的公司主要是为了榨取更大的利润,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非常稀少的。例如,历史上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曾经以经商的名义在印度殖民统治了很多年。这样的公司是半政府半企业组织,他们拥有政府机构,拥有征税权,拥有雇佣军军队。这样的半官方的企业主要目的是横征暴敛,进行殖民掠夺,所以,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非常有限。得出结论是政府才是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最重要的供应者。虽说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讲过自由经济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地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向市场上供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就导致了“市场失灵”。亚当.斯密承认,政府的扮演着提供个人或企业无法无偿提供的公共物品这一重要角色。
市场上公共物品供应不足,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无法向享受到公共物品的人们收费,也无法阻止没有付费的人使用这些设施;还有因为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使用,有“有福同享”的作用。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的原因是政府财力不足,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由全民享用的,是免费的或者收取少量费用的,不然就不叫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建设需要资金、人力、资源,这需要政府通过征税与征用来满足这需求。政府财力不足,就无法进行公共物品的建设。政府通过借债来筹款,那是寅吃卯粮,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政府无力偿债,信用失效,政府一样会破产倒闭。政府破产倒闭,那就是国家失序与内乱的开始。所以,需要民富国强,民富才能为政府源源不断地提供税收资金,用于公共物品的建设,公共物品的建设卓有成效与社会保障越全面到位,那么国家就越强盛。
知识是资本,更是财富。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知识财权包括著作权与工业产权。专利权与商标权属于工业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避免一些人随意“搭便车”,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知识产权权益,鼓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成果。知识产权界定范围的著作权与工业产权就不属于公共物品,如果企业与个人需要享用这种私人物品,那么就需要付费。政府必须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是政府存在的重大责任,但是需要依靠政府的财力来解决,提供的公共物品不能超过政府财力承受的范围,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不要做超过财力的事,更不要不做事。政府的财力的多少是决定政府向市场提供多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主要依据。政府的财力是集众民之部分财力来为人民服务。当一个地区与一个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政府需要向这些财富拥有者多征点税,让他们为本地区与本国大部分公共物品买单。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