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5日
评论数(0)文|章航英
“很高兴大家使用宜家家具睡觉,欢迎大家来宜家休息!”
宜家中国区总裁Anna Pawlak-Kuliga对宜家“躺尸现象”的回应上了微博热搜。相比一些规定禁止触摸禁止拍照的商场而言,宜家大度多了。
“宜家正在推动消费体验的改变,比如也会提供更多的美食,带给人们更多欢乐的体验。”Anna Pawlak-Kuliga说。
而根据宜家最新的中国发展战略看来,在线下这种“体验式”消费将更为极致,而扩展线上零售渠道也将成为宜家针对中国市场做出的改变。
在宜家近日公布的致力于推动中国未来三年发展的“未来+”战略中,渠道和数字化成为重点,并将通过全渠道“接触更多的消费者”。为此,宜家决定2020财年在中国投资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额100亿元,并将在中国招聘超过3000名新员工。
宜家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久前,罗永浩吐槽宜家“迷宫”式的动线设计上了热搜。殊不知,与其他家具卖场不同的是,“逛”可能才是宜家最大的卖点所在。
宜家,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售卖家居的场所,它是一个餐厅,咖啡厅,甚至成为一个可以休息、聚会的“游乐园”。
宜家正在成为“周末一日游”的热门选择。而宜家也正有意识地打造并加强这种体验式氛围。
宜家擅长讲故事,并且十分注意因地制宜。比如,在泰国,宜家讲夸张无厘头的故事,到了英国就文艺范加身,在中国则走上了脉脉温情的家庭路线。
中国“躺尸”现象似乎从侧面证明宜家讲的故事成功了——宜家创造了“家”的氛围。
不过,讲的故事还是要为盈利服务。对于宜家来说,人们在宜家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更有机会促成交易。
比如,宜家餐厅的存在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你永远无法和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谈生意。”或许宜家餐厅只是宜家创始人一个促进交易的点子,但是意外的是,如今宜家成为了全球第六大连锁餐饮公司。
有资料显示,近三成去宜家购物的顾客只是为了品尝宜家的美食。2018年,宜家食品销售总额增长了8%,在全球卖出了1亿杯咖啡,以及无数肉丸配蓝莓果酱。宜家在世界各地开了300多家餐厅,去年光是在中国宜家餐厅的营收就达到15亿元。
此外,宜家还在线下开设了更多元化的荟聚中心,主打“宜家家居+宜家购物中心”的配置。将相对低频的家居消费转向高频的购物消费,是宜家的“小心机”,也是宜家的野心。
“在宜家我们希望改变人们的消费体验,从线下转为线上开始。很高兴人们来宜家商城获得灵感,来体验宜家设置的接触点。”Anna Pawlak-Kuliga将宜家线下体验消费描述为“触点”,而此类“触点”正在不断扩充中。
据《财经》报道,未来宜家商场还会打造一个“聚会体验中心”,既可以吃饭、喝咖啡,还可以看书。
线上线下融合才是正经事
随着零售业的变革,线下零售渠道越来越注重体验式的场景展示及传递品牌文化,而销售环节可以在更便捷的线上达成,宜家似乎越来越深谙此道。
“未来将不再刻意区分线上和线下零售,二者将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验,相互影响,那些互动需求较少的商品在实体店中会越来越少见,互动性较强的商品将会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混合零售。”Anna Pawlak-Kuliga表示。
中国市场具有特殊性,因此宜家在推进全球战略时,会结合中国本土特点进行落地。宜家在中国最新的战略是扩展渠道、数字化和打造居家生活专家。比如,除了全面升级现有商场,扩大电商覆盖范围外,宜家还将加强数字化应用。为此,一个多月前,宜家还在中国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创新中心。
事实上,宜家正在遭遇增长瓶颈。
2018年,宜家的销售额增长率跌到了只有2%,净利润下滑至14.7亿欧元,下降幅度超过40%。宜家中国2018财年销售额超过147亿人民币,同比涨幅是四年来首次个位数的9.3%。
而在中国,不仅是消费市场的改变,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宜家作出转变。
比如,过去一年中国本土家居卖场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选择与阿里在新零售领域展开合作,进行数字化改造。二者在去年双十一分别交出了160亿和120亿的成绩。
家居新物种正在削弱宜家的竞争力。宜家没有坐以待毙。去年,宜家开始了一场“公司史上最大的战略转型”。变革刚开始,就宣布要在全球范围内大刀阔斧裁员7500人,在电商与体验中心等方面招新11500人。
在线上布局电商,在线下强化体验是宜家70多年以来最大的转变。线上,去年10月,宜家在中国正式上线了网上商城,如今配送城市已经扩大到227个;线下,宜家在中国市场上布局了提订货中心、体验中心和百元小店等多种形式实体店。其中,体验中心的仓储转变为了电商辅助前置仓。
目前,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有27家店,2家体验中心和3家荟聚购物中心。并且,开店的速度正在进一步加快,未来还将把店从一二线向三四线扩展。
可以说,宜家的“新零售”战略开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