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后市场的O2O企业比较出风头,一边是以我爱洗车老板丢下一屁股负资产跑路为代表的死亡悲剧派,一边是整合赶集易洗车并于最近斩获1亿元Pre-B融资的呱呱洗车为代表的暂时活着派。相比上门洗车等火热的细分领域,代客泊车市场实在是太过冷清了点。那么,代客泊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市场?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认知低、玩家少、场景有限,步履维艰
代客泊车的创业公司寥寥无几,只有e代泊、悠泊、泊安飞等近10个玩家,当然做停车O2O的企业还有不少,主要有以硬件为切入点布局的企业以及以移动APP整合车场、闲余车位的O2O平台两大类,以人肉这种粗暴模式运营的代客泊车属于第三类;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一直处于冷启动中,从国内代客泊车首个玩家e代泊2014年4月创立一年半以来,无论是市场认知还是市场开拓的进展都比较缓慢。
市场认知就不用说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代客泊车这么个玩意。代客泊车,在西方是一项传统服务,而在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项新服务,可能仅会存于一些高星级酒店以及高级会所这些场景,为他们自己的住客或客户提供小范围服务。而这种场景之所以有效,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酒店、会所之一相对值得信赖的主体,这种场景显然并不具备大范围复制的基因。目前市面上的这些代客泊车创业公司也大多抱着培育市场的心态,培育的方式也比较无力,像最大的e代泊,基本是靠东方航空等机票平台以及去哪儿网等OTA平台导流的方式,依附于这些平台做一些低价甚至免费试用的推广。
从目前来看,代客泊车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主要是在医院、机场以及核心CBD商圈。当然,这些玩家一开始都梦想着切开医院这个热点场景,因为人流量大并且确实停车很难,但相对的,医院周边的场地资源非常稀缺,不光运营成本高,整合难度也非常大,因此这个场景切入的并不顺利,虽然几大代客泊车企业还有布局,基本算是一步废棋。 核心CBD商圈同样适用这一逻辑。于是,这些玩家们集体选择了围攻机场这个场景,以e代泊为例,今年6月份就基本暂停了市区内医院的代泊业务,转而重点开拓机场业务,并于10月份正式开通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以及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业务拓展至10个城市11大机场。
当然,这个数量还是非常少的,并且日订单也不过近1000而已,以一个车主停3-5天客单价150元为衡量标准,月流水也不过400多万。更何况,日订单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机票和OTA平台引流过来的,客单价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通过携程团购e代泊深圳宝安机场7日停车代泊,原价308元仅需10元即可。这与进军代客泊车市场的玩家们乐观估计的7000亿市场规模形成巨大的反差。
我们来看看这些玩家们是怎么算出所谓的7000亿元市场规模的。据e代泊创始人吕叶所言,停车是刚需中的刚需,任何一部车都要停车,每台车的停车费用一年平均下来应该在五千块钱左右,北京、上海会更高,而现在有1.4-1.5亿辆的乘用车,两两相乘于是停车市场应该在七千个亿以上的规模。这个逻辑还是非常搞笑的。先不说这1.4-1.5亿乘用车有多少是需要停在医院、机场、CBD等特殊场景里的,仅仅从刚需的角度讲,停车难的刚需与机场停车难的刚需显然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重模式、伪入口、资源壁垒,三大因素阻碍市场从冷到火
虽然现在资本市场遇冷,很多创业企业都不敢烧钱玩了,但对于代客泊车这个冷冷清清的市场来说,烧钱似乎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这和这一模式本身的运营现状有关。如前所述,目前代客泊车的几大玩家,导流要依附于机票和OTA平台,只能依靠让利的方式来获取流量,这必然是一笔拿钱换品牌的买卖。而随着玩家们围攻机场资源,机场作为强势方,玩家们需要拿出足够的置换资源才能谋得一席之地,而一旦有限的机场资源被瓜分完毕,在其他场景有限的情况下,代客泊车的市场开拓将很快遭遇瓶颈,而停车场的新建或者租赁会让代客泊车的模式愈来愈重。此外,更要命的还是人肉泊车这一最原始也最低效率的运营方式,先不说什么信任问题,一旦一个新市场开辟出来,都需要一大批代泊员扑上去,市场越大,代泊员的需求也就越大,难不成未来要几百万个“人肉丁丁”同时作战吗?即便管理跟得上,这笔人力成本也将成为代客泊车企业不能承受之重。更何况,以上这些还远不能保证市场被培育充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代客泊车市场势必会有一场烧钱大战,如果资本愿意陪着玩的话。
另外一个则是入口的问题。目前的代客泊车玩家也都清楚单靠代泊并不是个赚钱的买卖,打的还是做入口靠其他增值服务赚钱的算盘。比如e代泊创始人吕叶就一直在强调,“我们做的绝对不仅仅是代泊、停车这个事情,代泊和停车只是一个入口,我们通过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直接的方案建构信任,实现与用户高强度的黏合成为一种手段,实现人和车分离以后的一切业务都有可能,最后让E代泊成为车主的汽车管家,形成一个E代泊的生态系统。”想做洗车、美容、保养、快修,想做共享出行,想做同城拼车……你看,他们的梦想都够美好宏大的。
我觉得创业大环境走到现在这个阶段,见多了无处不在的所谓“入口”,我们要对不时冒出来的“入口”保持警惕。没有社会制度和相应的法律做信任背书,靠人肉代泊员就能打破信任僵局?靠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提供服务,标准化服务根本就是个无稽之谈,目前大批死掉的上门洗车O2O企业已经是个例证,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的服务,入口后面的事情真能维持用户的高粘性?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大数据能力,真能做好共享出行、同城拼车这些完全陌生的领域?事实上,e代泊正是在尝试了停车相关信息、硬件、支付等方向发现走不通后,最后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人肉泊车的路……说起来很美,做起来太难,这就是很多创业公司梦想做入口不断拓展品类的症结所在。
而代客泊车的资源壁垒更是一个难解的死结。自从我国实行停车承包制之后,星罗棋布的停车场早已成为利益错综复杂的“热带丛林”,想从外部打进去找出一条连接森林的路出来,可谓“蜀道之难”。对停车难的用户来讲,这也许是个刚需,但对于拥有停车资源的主体来讲,优化停车位的动力明显不足,所谓增加额外收入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更何况这幅收益蓝图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 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
从未来讲,智能停车肯定是一个大趋势,往大了讲其实是个智能交通甚至智能城市的问题,代客泊车实在有些逆趋势而行了,而e代泊尝试走过的停车相关信息、硬件、支付等方向,到市场打开之后必然都是绕不开的最基础的问题。停车是一个强位置的场景需求,除了承载停车的停车场资源,实时的车位信息、相应的导航路线以及LBS服务及支付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打通这些环节,才能实现闭环。其实这一块巨头们也都在做,像阿里云、微信智慧停车都在从基础层面来试图解决这些壁垒。
其实对比下来,以硬件为切入点布局的企业以及以移动APP整合车场、闲余车位的O2O平台,起码在方向上是更加正确的。无论是绕开供给端的停车资源整合选择简单的代客泊车,还是离开闹市中心把业务的触角伸向郊野的机场,代客泊车多少有点避重就轻的意思,如果沿着这个方向“专注”地走下去,只怕等到市场火热的时候,火的又是一场集体倒下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