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5日
评论数(0)
文|编程浪子
来源 | 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随着新基建理念的深入贯彻,从事硬件行业的人们不禁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物联网的商业价值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最大化?
物联网的概念由比尔盖茨提出后的25年间,业界对于IoT的思考开始从家居、工业等比较宏观的场景构想转移到更细微的层面——如何高效连接硬件,如何提升连接质量。
同时,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指出,一个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和节点平方成正比,也就是用户越多,网络价值就越大。
该定律很清晰地昭示了物联网(IoT)形态的核心价值所在。当足够多的硬件参与到IoT的生态之中,网络本身的商业价值才可能最大化。
2019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伴随EMUI10的发布,华为还宣布要将分布式技术应用到全场景之中。这项技术发布后让各界感受到久违的兴奋感。
而经过一年的广泛应用和沉淀之后,在EMUI 10.1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有望将万物互联生态推向全新的高度。
一、硬件日渐孤岛化,分布式技术造就IoT未来新业态
终端多样化的今天,硬件割裂问题越来越严重,硬件越多,用户门槛越高,信息日益孤岛化,根据Farnell统计,全市场支持物联网的硬件只有54%,即使在这54%当中,大部分也都是单向沟通,内容互联大都要以PC或手机为中介。
曾经梦想万物互联的IoT产业处于“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一面是科技公司不断用各种概念描绘出的美妙未来,另一面是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并未因此获得质变。
同时大量处于中间部位的企业则更加难过,投资价值和创新价值都增长乏力,整个行业缺乏领路人。
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将久违的互通能力带回了IoT赛道。这项技术具有不同层面的优势,产品上可以让硬件能力互助共享;开发上可以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对华为来说,这项技术不是“搅局者”,更像是一个“革命者”。
分布式技术得到应用后,直接效果作用在产品的商业价值上,将带动一批具有颠覆性的硬件产品出现。从技术风向上看,其引领了整个行业打通硬件边界的大趋势,势必会造成整个业态的彻底变迁。
二、硬件互通需求推动业态变迁,外部性创新铸造可持续商业价值
讨论分布式技术的商业价值,我们不妨从用户基数、产品形态、盈利前景以及用户需求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商业价值越大,这四个要素就越加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纵观科技发展史,每一次的信息交互方式的变迁都将塑造一个新的巨人。比如IBM、比如苹果,他们都是在信息交互模式上做到彻底创新的企业。这也是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背后的想象空间。
1.硬件能力互助共享,多场景化拓群用户基数
以往的各类硬件产品通常各有所长,各自支撑不同的用户群和不同的使用场景,但是分布式技术可以让其他硬件的优势与手机使用统一起来。
比如运动相机Drift,运动相机具有大广角、高稳定性、可穿戴性的特点,但是功能相对单一。
嵌入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之后,运动相机可以成为手机摄像头的一部分,用户可以在运动过程中继续视频通话,手机和运动相机被整合成了一个硬件,产品功能边界相互交融,产品功能实现了典型的“一鱼两吃”。
这种产品形态由于场景的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用户群的基数,比如运动爱好者在使用运动相机过程中,手机和运动相机是相互割裂的,一般都是使用运动相机拍摄完运动场景之后,再连接到手机或者电脑上进行二次剪辑或者上传。
但是运动相机Drift成为华为手机的摄像头后,能够实现在运动中视频通话的功能,两个产品融合为一个硬件。
在商业价值上,运动相机的用户群与华为手机的用户群体产生融合,由于新产品形态带来功能的互通性,消费者大概率将会连带购买,用户基础也会融合性增长。
在市场层面,应用功能多场景适用性让华为和合作伙伴的品牌边界得以很大程度地扩散开,进而使得协同效应开始出现,产品的认受度得到非广告形式的扩散。
2.功能场景BC两端全覆盖,开放通信加持产业链延伸
其实从智能硬件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大部分爆款IoT产品的功能场景大多是面向C端。但问题在于,不仅是在硬件领域,基本在任何一个领域B端与C端产品都有一个潜在的界限:面向B端的产品专业、复杂、昂贵,面向C端产品相对价格较低、使用上手容易,B端和C端产品使用场景也有差异,前者更加面向专业的职业化场景,后者面向生活化场景。
但是通过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硬件领域B/C分家的铁律似乎也在被打破。
以KANDAO视频会议一体机为例,在引入了分布式技术之后,视频会议不再依赖大量硬件和线缆,只要通过KANDAO视频会议一体机,与会者可以像打电话一样轻易组织多人会议,让多人会议不再依赖软件平台,各与会者的画面以分镜头的方式,实时呈现在会议界面。
在这里,多人视频会议是典型的B端场景,KANDAO视频会议一体机是唯一的B端设备,与会者只用华为手机这样一个C端硬件就可以实现稳定的接入。
分布式技术融合了B端和C端的硬件,在功能场景上,让华为手机具有了多端口特性。
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KANDAO视频会议一体机还是华为手机,二者的价值链都因为开放通信技术带来功能的多样性而被延长,消费者物联网——商业物联网两个赛道被华为分布式技术所整合。
3.万物皆为手机传感器,用户需求需要技术“逆向感知”
我们随意打开一个电子产品或者智能家居论坛,可以轻易看到大量对无数的线缆和复杂的硬件沟通标准的抱怨。
以投屏技术为例,行业存在多个标准,不仅不互通而且体验也极其不稳定。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稳定而且一致的硬件连接体验就很有吸引力。
如果说用户需求是商业价值唯一的正相关因素,那么可以认为在过去数年的物联网赛道中,用户需求实际上被产品品牌的利益争端所忽视了。
大量的智能音箱、家庭摄像头在产品宣传上似乎无所不能,到市场上则销量惨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户需求没有被满足。
归根结底,是现有物联网的技术标准未能有效的“逆向感知”用户需求。所谓“逆向感知”是指技术具有人格化特质,以往都是先有用户需求,然后促进技术革新,技术是被动的更新。
而当一项新的技术本身特质就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且具有超越用户当前需求的前瞻性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项技术具有“逆向感知”特性。
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就对当前用户核心需求有很高的契合性,在产品创新性上也超越了当前市场给出的解决方案。
因为在平板、手机、传感器、摄像头、智慧屏等诸多硬件中,每一个硬件都有其最擅长的场景,然而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明显走在固定门类硬件的更新迭代之前,唯有通过分布式技术,进行功能整合,或者进行部分的快速迭代,才能前瞻性地满足用户。
比如已经在国内投影市场广受消费者喜爱的极米投影仪,通过分布式技术嵌入系统后,用户可以用手机实现稳定、无延迟的投屏。
手机在内容上的灵活性与投影仪在画幅、影音表现的优势通过分布式技术整合起来,分布式技术不在现有的沟通框架上修修补补做文章,也就是所谓的技术“逆向感知”用户需求。
分布式技术带来的硬件可沟通性的特点满足了用户需求后,紧接着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在华为分布式技术的加持下,多硬件“合体”带来1+1>2的体验感。
从长期来看,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在内容沟通上更有灵活性的产品,而在华为手机海量用户的支撑下,应用了华为分布式技术的系列产品也将得到认同。
4.分布式技术更新产品形态,多终端适配降低开发成本
以上三个部分所说的代表性案例仅仅是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加持下标杆案例的一部分。
目前,分布式技术创新的产品形态已经覆盖到社交通信、移动办公、智慧出行、影音娱乐、运动健身等五大领域。
在未来,围绕华为硬件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完备的创新性IoT智能生态圈,而连接起这一生态圈的关键,就是分布式技术。
分布式技术在功能场景、用户基数以及用户需求体现的商业价值主要是面向产品和用户两个维度。在企业维度上,采取分布式技术还对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增强开发效率,将增强产品创新等方面有直接作用。
此前,华为曾发布了一份针对应用开发者的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显示,时下有63%的应用开发者有多设备适配困扰,尤其是对不同终端进行适配与兼容。
还有49%的受访者表示,基于不同的平台,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编程语言来完成;有20%的程序员称跨平台数据融合是在多端开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为了解决适配和多语言问题,通用的解法就是增加更多的人力投入到项目中,也就是提高了公司在研发之外的人力成本。
分布式技术的优势在于华为提供了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功能,通过适配多终端的统一编程框架,开发者只需打包调用即可,甚至在程序员常用的编辑器都可以做到统一,加强了团队的协同能力。
分布式技术能够为中小企业的业务创新节约大量人力,使其先天带有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
三、分布式技术重置硬件关系,孕育下一代IoT互联浪潮
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的商业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归根结底,这将有望重构硬件之间的关系,其已经超越了此前强调的云端同步的产品思维,而是迈入了不同硬件相互协同的产品思路,分布式技术将硬件定义为消费者想要的硬件。
本月27日,华为即将在线上举行HDD(HUAWEI Developer Day),届时我们将看到更多接入了分布式技术的IoT系列产品,看到该技术经过新一轮的迭代,在功能和效率上的更新。
总而言之,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为企业、开发者、消费者三方指出一条共赢的硬件互通之路,聚焦到产品上,新的产品形态将为IoT硬件的互联建立起更加可靠的行业标准。
基于这一标准,华为及其合作伙伴将共同组建起一个体验统一、功能完备、生命力强大的生态体系,造就一个用户基数巨大、且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而这对于疫情之后IoT领域的艰难生存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这,也是华为终端分布式技术带来的最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公益之一。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