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新生

公告

关注新零售、电商、3C及周边。微信:chisinson0512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2475

总访问量:28801981

Babycare布局百店:开店就要赚钱,做不到单店盈利别扩张

2023年06月28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作者/陈新生

头图/Babycare官方

自2014年成立以来,Babycare从婴儿背带切入母婴赛道,随后不断拓展边界,一路深耕成为一家一站式、全品类母婴新消费品牌。

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18,Babycare全渠道销售额破14亿元。其中,Babycare旗舰店销售额位居天猫母婴亲子行业TOP 1,这也是Babycare第五年蝉联618母婴店铺销售冠军。此外,Babycare线下渠道同比上升95%。

值得一提的是,Babycare在不断巩固线上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力线下布局。

6月18日,Babycare北京首店在京西大悦城开业,这也是其在全国布局的第100家店。疫情之下,不少品牌关店不断。不过,自上海起步,过去三年Babycare开出百店,覆盖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以及部分下沉市场。

对于为何选择“逆向”开店,Babycare认为,它需要有与消费者接触的线下触点,这也是其长期坚持进行线下布局的原因。

据悉,截至目前,Babycare线下业务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及直辖市,包括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除了开设直营店,Babycare还进驻了各大连锁商超、母婴集合店等,终端网点数达数万个,全渠道用户数已达4500万。

在不少新消费品牌不断收缩关店的背景下,Babycare“逆向”开店的做法,或许能给行业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

为何要坚定布局线下?

近些年,随着母婴社区平台、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趋势变化,带动了国内母婴行业线上渗透率快速增长,Babycare正是在此期间成长的赛道头部消费品牌。而在双线融合之下,不少品牌也开始进行全渠道布局,把目光聚焦到线下。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以实体店为核心,消费者通过导购教育完成母婴产品选择,容易建立良好的口碑,做好稳定客群维护。此外,由于货源真实可靠,也能为消费者弥补线上所缺失的体验感。

从2017年开始,Babycare便开始进行线下尝试,相继进入商超、母婴集合店渠道,布局数万个经销网点。而三年发展百家品牌门店,Babycare的线下拓展不可不谓之迅速。

在Babycare看来,线下是品牌接触消费者必不可少的触点,也是Babycare长期以来的坚定战略。通过不断增加门店触点,也能让消费者不断感知到品牌,不断延伸品牌与用户沟通的广度和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来看,目前国内母婴行业集中度较低,管理模式松散,母婴连锁品牌多以区域性覆盖为主,地域割裂明显,发展大多采取深耕区域市场的方式,聚焦于已有优势区域发展。以母婴品牌集合店为例,爱婴室、乐友、爱婴岛分别主要聚焦华东、华北和华南市场,孩子王则以二、三线城市母婴市场为主。

经营线下市场,对不少线上起家的品牌来说,或许有着不小的压力。毕竟,线下的经营逻辑和打法与线上有较大不同。

Babycare副总裁、线下渠道负责人聂晶认为,每个场域都有自身的定位和作用,Babycare作为一个全渠道品牌,所思考的是全渠道协同下,如何让效率变得更优。据其透露,Babycare已沉淀出一套可复制的单店盈利模式。

据悉,在大规模扩张之前,经过大量测试和迭代,Babycare已跑通单店模式,沉淀出一套可复制的门店SOP(标准化流程),包含选址、商品策略、门店的运营管理、店务管理等多个环节。

以选址为例,Babycare开店策略较为谨慎,更看重城市的广度,而非密度。在Babycare看来,母婴消费品主要是刚需品,以目的性购买为主,密度大未必能创造需求,而广度延伸能够增加更多的场域触点。如在一二线城市,Babycare更偏向于与客群强关联的社区型商业体,并非越高端的商场越好。以北京首店京西大悦城店为例,落地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客群占居消费主力,场域内多元复合亲子业态较为突出。

再以门店面积为例,Babycare门店面积多在150㎡左右,这个数字被其认为坪效和人效的更优解。原因在于,Babycare主要客群是Z世代新中产家庭,更在意品质、颜值和设计感,购物决策时间相对更短,相比粗放型大型卖场,精致全品类一站式购齐门店,销售效率更高。

此外,针对城市能级和消费特征,Babycare将门店划分为9个级别,根据市场特点进行门店形象、商品、店员和市场推广资源适配。

在SKU选择上,Babycare产品涉及超150个二级类目,SKU约3万个,线下门店SKU精选出800-1200个,多是消费者熟知的产品,根据动销数据每个月不断调整,从而线上线下保持品牌的一致性。

而在会员体系上,依托专业育婴师和私域运营,Babycare实现了会员高效留存闭环,并增强了会员粘性。据悉,在Babycare线下门店营收中,近90%由会员贡献,且线下会员客单价比线上更高。

有观点认为,Babycare采取的是“逆向思维”,疫情的不稳定因素能让门店模式验证更抗压。但在聂晶看来,连锁零售的基础逻辑是生意是否赚钱和可复制,只有达到这两个目的,才能快速地扩张。毕竟开店就是要赚钱,是一个很朴素的商业常识。 

除了一二线城市,Babycare也在下沉市场不断进行迭代和测试,目的就是找到商业模式最优解后,不断进行扩张。

“下沉市场可能会是一种选择,我们今年将继续深耕线下,不断覆盖全国重点城市核心商圈”,聂晶告诉《联商网》。

“1+1”如何大于“2”

近年来,母婴零售行业正在从野蛮生长向优胜劣汰加速迈进,行业集中态势愈发明显,很多母婴品牌资金链不足,被迫转型或关店。

《2022母婴行业观察年中报告》指出,2022年上半年有4.6万家公司倒闭,3万家母婴店关店,48.5%的企业现金流不足6个月。

在聂晶看来,流血狂奔式的烧钱扩张没有意义。“拿着一些钱,快速扩张又快速倒闭的路子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不能在单店经营上实现盈利,不要拓展,‘开店就是要赚钱的’”。

实际上,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回归到生意的本质上来:是不是一门好的生意模式?零售的本质就是提供好的商品与服务,把商品卖出去。

Babycare方表示,全渠道布局逻辑,想要实现的是1+1>2的效果。一方面在门店经营、人员管理、供应链支持等方面快速补课,迭代出适合品牌的单店模式,并在线下织起一张广覆盖、深渗透的大网;另一方面,拥有互联网基因的Babycare也探索线上线下联动、优势互补,从而在双线融合下,不断放大优势。

如,在到店和离店销售上,Babycare的经营半径正在不断扩大。通过私域运营和第三方平台即时零售平台合作,Babycare已可实现关灯不歇业。数据显示,Babycare现有门店的闭店销售额超过20%。

《联商网》了解到的数据是,Babycare线下营收的整体贡献率在不断提升,未来目标是线上线下收入达到1:1。

值得注意的是,从经营模式上来看,目前不少母婴连锁品牌线下布局多以自营+加盟形式为主,不过为了快速扩张,也有品牌选择纯加盟模式,这对品牌输出、供应链、运营管理有更高的要求,如忽略这些问题,只追求短期谋利,未来或将自吞“苦果”。

据悉,目前Babycare暂未考虑加盟,联营模式也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运营管理模式上全部要求一体化。

从行业发展背景来看,随着新生儿人口的逐年下降,母婴赛道过去的增量市场正在转变成存量市场,高端产品在全渠道增长明显,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此外,Z世代渐成主流消费人群,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如不少品牌的品类结构已经老化,缺乏新趋势品类,低端产品较多。

对于“新生儿人口下降”,Babycare方并不十分担心:“存量市场如果能达到很大市占率,生意本身也是非常大的体量。”Babycare认为,其优势在于核心用户为中产群体,这个群体相对大盘并没有明显缩减,而单个宝宝年消费金额仍在增长,客群更关注头部品牌。

Babycare的所有决策都是以用户需求出发,“用户思维”已经成为一种组织能力。母婴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和渠道集中度都不高,相比于行业变化,更应该关注的是修炼内功,先把自身盘子做大,再去考虑把蛋糕做大的问题。

不过,毫无疑问,未来母婴连锁品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赛道也将面临全面洗牌,如何练好内功,适应市场变化,进行更多元化、精细化的管理或是破局关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