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老刘

江湖老刘

公告

知名互联网分析师,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评论员。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统计

今日访问:4235

总访问量:14005446

人人车3亿“救命钱”背后的真相

2018年04月27日

评论数(0)

在此前宣称公布融资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月之后,人人车高调宣布完成了由高盛领投、腾讯和滴滴跟投的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然而仔细研究这轮融资,情况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3亿美元融资实际到账金额扑朔迷离不说,投资方的变动也是颇为令人困惑。纵观全行业,仅有一家新投资方领投、两家原有投资方跟投(且可能仅为反稀释)、早期投资方纷纷缺席的融资几乎很难找到第二家,而高盛与滴滴的密切关系让这轮融资更值得玩味。如果备受腾讯和滴滴看重,为何人人车CEO李健“3月底公布新一轮融资”会拖延至今?看似光鲜的融资新闻背后,隐藏的是人人车愈发艰难地寻求融资“救命”的真相。

成谜的投资额

人人车对外公开宣称此次F轮融资金额为3亿美元,相比竞争对手优信5亿美元D轮融资和车好多集团8.18亿美元C轮融资差距巨大,甚至比不上新入局者大搜车的3.35亿E轮融资。但即使如此,这3亿美元能否成功到账还是一个谜团。据内部人士透露,此轮融资实际到账金额并未达到对外宣传的3亿美元,而是仅有2亿美元左右;而且截至融资公布,还有很大比例尚未到账。

事实上,这并非人人车第一次融资额注水。早在2016年9月,人人车对外宣称完成1.5亿美元D轮融资,据悉实际到账仅数千万美元(李健在近期采访中亲口承认部分融资未到账);而2015年8月公布的8500万美元C轮融资,也被南方日报等媒体公布的FA信息爆出实际金额仅有6200万美元,融资额注水几乎成为其公布融资的惯例之一。

而此轮融资对于正处在烧钱漩涡中心的人人车来说,可能也难以支撑太久。此前媒体曝光的数据显示,人人车已经连续数月每月亏损2亿元以上,按照此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6亿元)计算,即使维持现状也仅能支撑不到半年。同时,此前人人车曾经大力推广的“包卖”(承诺十天内卖出并支付车款)业务对资金流有极高需求,即使周转1万辆车也需要近10亿资金,加之金融等二手车业务对资金的庞大需求,相比之下人人车此轮融资可谓是“杯水车薪”,可能不出一个季度就会再次陷入因资金短缺急需下一轮融资的困境中。无怪乎人人车CEO李健在此次融资新闻中几乎不提包卖与金融业务,反而大谈“人才引进、团队建设、核心技术”等概念了。

消失的投资方

融资额不利,人人车的融资过程也极其困难。事实上,早在3月初,人人车CEO李健就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一轮融资将于3月底公布。这次姗姗来迟了一个月的公布,背后是人人车几乎寻遍行业所有投资者的尴尬处境。

这轮融资中,人人车仅有高盛一家新投资方,以及跟投的腾讯和滴滴,而早期的多家投资方已经不见踪影。事实上,即使是人人车公布融资信息的新闻中大篇幅提及的D轮融资,其中的顺为资本、汉富资本、中民投等投资方,都没有出现在此轮融资的跟投行列中。

然而这些消失的投资方并非仅针对初期创业的投资方。事实上,顺为、汉富、中民投等分别多次参与到包括爱屋吉屋、贝斯达、蜻蜓FM等E轮及以后的投资中,有些甚至还曾经参与过Pre-IPO轮及上市融资。

是什么导致这些投资方在这轮融资过程中消失了?其实,终止跟投是投资领域勉为其难的“止损”方式之一,常见于初期投资项目市场竞争力趋弱、难以呈现转机的情况下。终止跟投的原因,往往是投资标的表现令人失望,而竞争对手则已经收获较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地位日驱稳固,这种情况下继续投资,无异于付费“打水漂”之举。在此前共享单车的“烧钱”大战中,就曾爆出过多家二、三梯队共享单车企业投资人公开表示“不会继续跟投”的新闻,而呈现颓势的企业则纷纷陷入困境中。此次早期投资者的退出,难免也有这种忧虑。

那么领投的高盛与跟投的腾讯和滴滴,又是作何考虑呢?

拉来站台的高盛,无奈陪跑的滴滴和腾讯

先看跟投的两家:腾讯和滴滴此前对人人车的投资,曾经作为人人车有“巨头站台”被反复提及和绑定宣传;而此次参与投资,两者同样被拉来作为“巨头”站台。不过从投资角度来看,这次站台的背后,更多是两者的无奈之举。

作为投遍二手车赛道上的各家企业的巨头,腾讯此次对于人人车的跟投很可能并非主动的投资。腾讯作为人人车C、D轮的领投方,此次跟投很大程度上可能仅为防止股权稀释的防御性投资,投资额难免十分有限,更谈不上“站台”之举。

而2017年作为D轮融资耗尽后以“拯救者”姿态战略投资人人车的大股东,滴滴目前占股比例已几近控股,这也同样决定了其无法继续投入。此前有媒体曝光,人人车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的五个月期间,亏损合计达到近10亿元之多。根据此前《信息时报》的报道,投资圈人士表示,一旦滴滴对人人车实现控股,其巨亏的财务表现将难以避免被并入滴滴自身财务报表,因此人人车必须引入新的投资人,才能从滴滴处再拿到钱。滴滴此次跟投,除了同腾讯一样防止股权稀释之外,很可能并无实质性投资。

然而如果人人车无法继续融资导致走向衰落,滴滴2017年对人人车的巨额战略投资无疑将毁于一旦。因此滴滴总裁柳青老东家高盛的入局,也就成了人人车顺理成章欠下的又一笔“人情债”——毕竟以上市业务为主业的高盛,与仍在苦苦挣扎的人人车之间,滴滴几乎是唯一的连接点。然而高盛毕竟不会白白卖出这一笔“人情”,如果人人车未能在有限时间内满足盈利甚至上市等回报条件的话,这个“人情”未来可能成为人人车承受不起的重负,而最后还债的很可能是滴滴。

从2017年“雪中送炭”的战略投资到现在,人人车最初的“拯救者”滴滴对于人人车的发展已经愈发无力回天,如今拉来高盛“救命”,可能只是对于2017年这笔“战略投资”的最后挽回手段。然而凭借人人车惨淡的业务表现,这次“救命”可能很难换回应有的回报。待到数月后此轮融资烧尽,亟待下一轮“输血”的人人车还能否获得滴滴如此“倾囊相助”,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江湖-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