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3日
评论数(0)4月16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时长7年。作为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目前,中兴通讯占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约10%的份额,而国内市场份额约30%。但眼下,中兴通讯事件正出现连锁反应。
就在中兴和美国“芯片战”那几天,我出差往返于北京和上海的时候,却在机场足足呆了7个小时,原因不是飞机常有的“流量管控”,反而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军事演习”,按常理说遇到这种事件一般机场都是采用“流量管控”来为机场晚点提供有力的说辞,但这次却没有避讳,反而更加响亮的用广播播了出来,这无疑是中国对美国的一种告诫“尔要战便战”!
不过,讲真,如果真的打起来对中美两国来说都不是件好的事情,毕竟现阶段在科技的驱使下,两国之间的战役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战争后果,所以,二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可能性极小,不过,通过这次“芯片战”出现,中国也应该从技术短板的朦胧中清醒过来了!
1 导火索
美国对中兴的处罚,不是没有依据。但纵观事件全进程,中兴所犯错误,去年3月已经被罚。当时中兴在德州联邦法院承认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缴纳了8.9亿美元罚金,与美国政府就出口管制调查案件达成和解。此外还有3亿美元罚金被暂缓,是否支付视乎未来7年中兴对协议的遵守情况。
今年2月底,中兴发现了新问题。事情源于中兴首席出口管制合规官和外聘的律师事务所陆续收集到信息,显示中兴原定对某些员工的奖金扣减计划未及时执行。中兴高层得知情况后,一面让律师事务所开展调查,一面进行内部核实,并主动向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和监察官报告,还对相关的在职和离职员工发出惩戒信,对扣减或追索2016年的奖金做了安排。
此后,中兴向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进行了详细陈述,并附呈已采取措施的证明文件,请求给予外部律师事务所45天时间以完成相关调查(预计到2018年4月30日前)。但4月15日,BIS就激活了拒绝令,以中兴在2016、2017年两封函件中存在虚假陈述为由,彻底封杀,为期7年,另加3亿罚款。
从事实看,中兴并没有再犯什么新错,合规官和外聘律师所发现的问题,固然说明中兴对扣减奖金一事没有认真执行好,但这一问题被提交高层后,高层并未隐瞒或搁置,而是立即处置,也报告了美方。美方却勃然变色,新帐旧账一起算。罚得那么任性,完全没有时间余地,也不考虑中兴和美国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多年合作关系,更不用说顾及到中兴多达8万员工的生计,这种“决绝”让人寒心,而“决绝”背后也必定有更为复杂的情绪。(观点来源于秦朔朋友圈公众号)
当然了,我们认为这样的“封杀”事件值得深刻反思。一方面在利益错综复杂的国际经贸关系中,合规对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至关重要。中国企业需要尊重规则,并充分运用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封杀”导致的芯片断供清楚不过地说明,当自主供应链不完整、缺乏弹性的时候,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脆弱性无可避免。就此而论,这可以看作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重大风险事件。
2 阴谋论
对于中美贸易的问题,显然一个中兴的错误还不足以造成如此的轰动,其背后的关键的因素我想更多的是和目前比较受多个行业关注的5G时代。
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起,由于中国推出了自己的标准TDSCDMA,才逐渐改变了中国在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力量构成,并实现了3G跟跑、4G并跑、5G领跑的新局面,不过从当前5G产业方兴未艾的竞争态势来看,要实现真正的产业领跑,必须由强大的产业链做基础和支撑,按照3G、4G时代的成功经验,我国5G产业的发展应当仍然坚持标准为先,产业支撑,用标准引领高质量产业链,从而做到关键时刻不会受制于人。
根据腾讯新闻此前消息,中国已经全面通过中国国家5G二阶段测试,测试指标远超ITU标准,并且与中国移动、高通公司三方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标准的IoDT测试。与此同时,中兴通讯发布了新一代5G高低频AAU,多项关键技术充分满足了5G商用部署的多样化场景及需求,已在中国5G国测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商的5G测试中应用。
对于美方而言,弄残一个劲敌,换取眼前的暂时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吃亏,因为它这一制裁不仅仅是影响中兴通讯通信设备和手机等业务的正常生产与销售,更重要的是可能将影响未来中国运营商与中兴在5G网络的推进。美国也保住了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地位,尽管对于美国而言,也意味着丧失一个重要的客户与部分利润。
3 反击战
从中兴困局联想到国内的芯片制造商的发展,为什么无法诞生像高通这样的芯片巨头也值得思考。根据普华永道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一共拥有171家晶圆代工厂,占到全球产能的14%左右,不过大多数是低端制造。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去年宣布退休时谈到中国芯片制造时表示:“台积电在南京的16纳米制程工厂是中国第一家,绝大多数中国本土芯片厂还都仅限于制造40纳米制程的芯片。”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表示:“中国芯片最大的问题固然是摆脱对海外的依赖。如果有一天他们停止向我们出口了怎么办?另一方面,国外的芯片巨头的CEO也在向我抱怨,你们中国买那么多芯片,如果有一天你们停止购买了,我们怎么办?”这番言论点破了中美在芯片领域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光有钱并解决不了问题。在关键核心领域技术的壁垒太高,花钱投入精力也不一定能够满足。
不过我们依然确信,自主研发的春天会来,但这更多取决于我们自身,而不决定于外面的世界。芯片行业的脱胎换骨甚至中国制造的惊险一跃,都离不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政策选择而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是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颗中国芯,但这不意味着关上已经开放的大门,即使我们仍可能遭遇反全球化浪潮乃至某种刻意的打压。简单地说,在类似于芯片这样的关键领域,“自主发展”并不排斥“开放合作”。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产业安全也不等于完全自我供给、自我循环的产业链。我们需要一颗以开放创新和工匠精神打造的中国芯,它不是一哄而上的形象工程,也绝非浮夸的资本吹起的泡沫。这是一颗功能强大不会老化的中国芯,它将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持续迭代与升级。
(微信公众号:long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