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思维

靖安先生

公告

冷眼看零售,热情过日子!

大胆猜想,任意胡说!


统计

今日访问:1540

总访问量:7038954

社区超市是否能承担起关照老人的社会责任?

2016年12月06日

评论数(7)

在联商网12月4日开展的一次网络讨论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陈立平教授提出:社区超市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经营话题,而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因为他能承担起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对老人给予关照。陈教授站在学者的高度来看待社会问题,希冀各社会群体来发挥各自的作用来解决当下与未来我们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这是值得高度肯定和赞扬的。但是,面对我国特殊的国情,靖安很怀疑这个设想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因为有这样一些疑问需要解答。

疑问一:社区超市(或便利店)是否有足够的意愿与动力承担关照老人的责任?

在陈立平教授看来,由于当前我国的邻里关系与亲情关系的全面破裂,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将来会存在大量的“失独”老人,这样的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疾病的困扰,最终沦为“失能”群体,这样社区超市将有可能承担起新建新型邻里关系的责任,通过送货方式来关照老人的生存状况。关于此种理念,陈教授不是首创,早在日本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的作品中,在阐述“便利”思维时,就提及了让便利店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将便利发挥到极致。结合日本的老年化、少子化境况,这样的提法似乎也是十分可行的。然而,当我们细细阅读由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及书籍《无缘社会》时就会发现,其实社区超市对养老问题的贡献是很低的。这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社区超市和便利店是否足够的意愿来承担养老的责任?

既然是作为商业体,逐利是基本需求。很多人把商业不愿涉足养老产业的原因归罪为对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不足,进而提出当前老年群体的超强消费能力来进行诱导。然而,在靖安看来,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服务老年群体是一个系统性的公益事业,背后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风险以及社会成本,这需要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和保证,才能保证商业的正常运行。但中国目前缺少必要的支持,除了养老地产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外,零售企业将很难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利益保障。一旦企业缺少足够的信心,那么最终表现出的服务自然就无法满足养老的需求。

疑问二:政府花钱购买服务是否能促成社区超市承担起养老的社会责任?

面对商业主体的参与意愿不强,陈教授认为需要政府给予大量的支持,并援引了日本、欧洲等国家的案例,由政府来规划并通过招商的方式来实现,降低房租,购买快递服务,也即是说,通过政府花钱购买商业主体的服务。但是这后面的问题又来了。就中国目前和过去已经出现过的诸多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多起权力寻租的现象,因此靖安也怀疑,当政府高举支持养老政策的大旗推动社区超市发展的同时,是中国特殊群体率先闻风而动,抢滩登陆,将政策红利悉数揽入怀中,最后像之前的养老地产一样在实际落地式服务走样,甚至于养老产业毫无相关?

其实这样的零售案例并不少见,政府为推动社区便利连锁店的建设,实现便民的目的。早在2015年,江西南昌市商务局就制定了2015-2016年社区连锁便利店建设的宏伟计划,2015年建成200家,2016年确保建成300家。面对政府的行政计划,靖安是怀疑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商业实际,实际参与者的情况是否能真正实现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初衷。当然,目前就官方的信息来看,该工程推进的是如火如荼,但实际情况如何,靖安尚未获得足够的数据信息,但怀疑的态度是一直在保持的。

疑问三:配送员是否堪当关照老人的重任?

按照陈教授和铃木敏文的设想,社区超市或者便利店的配送员能及时知晓老人的生活与生存情况,进而实现对老人的及时是关照,最终也就与老人建立起了新型的邻里关系。当然,在林教授的语境中他提出的是,快递员在获取老人的相关信息后,及时通知社区相关打理老年事业的部门,进而实现对老人的关照。

这是个不错的设想。可移视国内情形,先不说服务老人的专业需求,单就确保老人及老人家属的信息安全就是一大挑战。当下各种关于老人的电信诈骗案例不绝于耳,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致使百姓损失高达107亿元,而老年人成为受侵害的重灾区,占比有六到七成。那么让快递员来关注老人的生活习惯,自然对老人的各种信息是十分清楚的,如何保证社区超市和便利店选择的配送人员不会发生对老年人或老年人家属的财产进行诈骗现象的出现?

疑问四:老年群体会以怎样的姿态与社区超市或便利店发生关联?

关于未来实体的发展方向,相信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实现线上线下的全融合,但至于怎样的融合是最佳方式,目前恐怕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大多数的人将APP的功能放大到相当高的程度。那么APP是否也适用于老年群体的呢?

乐观者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老人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使用移动端的APP自然不在话下。可是当我们仔细来审视我们老年群体恐怕就不会那么乐观了。因为,我们所指的老年人群体,既包括已经老了的群体和即将老去的群体。现在已经老了群体,按照国际标准的65周岁为例,以2016年为基准年,那么他们基本出生在1951年以前,那么他们的小学入学时间正赶上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党史上将其划归为“左倾错误”时期,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后来的“文革”,所以这个时期内,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极低,教育普及率也十分有限,所以这个老年群体本身的文化水平极其有限,而且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是远远低于出生在60和70后的群体。那么即使是出生在70后的群体,他们的文化普及率也是极其有限的。笔者有一份数据来进行佐证。

如果这份数据的是准确的,那么这个老年群体恐怕对线上APP的使用率也是极低的。即使考虑到诸多低文化水准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这个城市群体也仍然不可小觑。基于这样的数据,靖安认为,未来的老年人与社区的关联更多的仍旧是进店消费。但问题是,社区店依靠什么来吸引老年群体?因为老人似乎更加钟情菜市场和大卖场的生鲜场所。社区生鲜真的会是吸引老年群体的风口吗?根据生鲜传奇的掌门人王卫的介绍,似乎这样生鲜超市更多的是在吸引年轻群体。那么,社区超市又应该如何找到老年群体的兴趣点呢?

综上,对于陈教授的情怀与理念,靖安个人表示无比崇敬。但就当前的实际国情,靖安对于社区超市发挥养老功能,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角色表示极大的怀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靖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