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1243

总访问量:49102430

移动、电信、联通:5G To B的花式解法

2022年07月23日

评论数(0)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5G的到来引发了集体狂欢,众多资本对于5G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等特性带来的想象延伸到各行各业,作为通信行业的主体,运营商自然也参与其中。


近年来,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在To C转向To B市场方面形成统一的发展共识,越来越注重拓展高价值行业客户,甚至是将垂直行业视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它们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业务及服务,并持续激发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此实现B端价值的延续。


5G To B的“解题思路”


我国5G商用3年以来,业界广泛视其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事实也确实如此,5G在当前B端市场的价值已经越发显著。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2021年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曾提到,全球已经开展了1万多个5G To B项目,并且在制造、采矿、港口等领域已经开始推广复制,其中超过一半的项目发生在中国。


究其原因,5G To B项目之所以在国内形成这样的集中度,离不开诸多利好政策的带动。


从2019年来,为了最大程度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国家在多个政策上支持“5G+”发展,积极构建体系化的5G应用部署规划。可以说,政策支持是我国5G融合应用发展取得优秀成绩的主要驱动力。


也正是有诸多利好的政策风向不断吸引着许多企业赶着布局,目前,除了三大运营商之外,华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涉足,竞争氛围紧张又激烈。可以预想得到,随着国内玩家不断往5G深水区试探,未来5G B端很有希望成为一个爆发式的业务场景。


不过在此之前,众玩家需要认清一个现实问题:对于很多垂直行业来说,光纤、4G等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大部分的信息通信以及数字化升级需求,5G还未上升到刚需的程度,而且当前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受限于成本投入,对于5G的需求没有全面释放出来。


虽然现在5G在一些行业找到了相对合适的应用场景,但不得不承认,5G To B市场仍旧处于供大于求的发展状态,于运营商或其他耕耘该领域的企业而言,这并不利于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很显然,现在摆在各参与者面前的一大关卡,即如何刺激行业需求,甚至创造需求驱使5G To B市场快速向前发展,从而最大程度拉动自身B端业务的增长。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参看领域内有代表性和话语权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的“解题思路”。


第一层:基本满足


伴随着各行各业投身数字化大潮,企业内部许多应用终端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对网络连接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升级,其对快速稳定的网络状态的渴求可能会大有提升。


而5G具备大带宽、低时延、高安全等能力,刚好对上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网络连接所需。作为5G通信三巨头的移动、电信、联通自然很快感知到其中存在的利益关系,为了抢先一步聚拢更多客户,三家在5G基站扩建上都卯足了劲。


据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中国移动已建成5G基站超过73万站,千兆平台能力覆盖全部市、县城区;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数量超过69万站,5G网络覆盖至全国所有市县和部分发达乡镇。


尽管三家都在加快建造设施的节奏,但5G要实现连续的广覆盖是一项长期计划,移动、联通、电信们想要真正达成5G赋能千行百业的愿景还需要挺长时间。不过,这三家似乎并不打算坐等5G全面覆盖。


移动、联通、电信目前的做法比较相似,都是遵从由点及面的原则,先从部分垂直行业切入(智慧城市、智慧教育、车联网等),后续再逐渐覆盖到全部场景。


第二层:加强链接


上述来看,三家运营商对于5G To B大致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逐渐清晰的认知,接下来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如何让5G在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行业的刚需。在这方面,移动、联通、电信给出的最优解是先把B端业务做深、做强。


近年来,这三大运营商积极开展To B业务,包括IDC、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对深入B端进行有益探索。


在政企方面,电信基于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推进“5G+云+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现已成功打造了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行业标杆。


移动也在持续推进“云+网+DICT”融合发展,其政企市场增长态势相当强劲。财报显示,2021年,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收入达到1371亿元,同比增长21.4%,其政企客户数达到1883万家,净增499万家。


联通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持续赋能政企客户推动创新业务和基础业务融合发展,其在政企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2021年,联通的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2%,达到548亿元,占整体服务收入比例达到18.5%。


另外在今年5月份,联通发布九大“军团”战略,意在深耕重点垂直行业,并提供更具有联通特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性解决方案。此番大张旗鼓的布局,明显可见联通非常在意自己在B端的发展。


一直以来,联通相比于移动、电信的实力稍有薄弱,或许它想借力B端跟上移动、电信的脚步也并无可能。


总体来看,运营商在5G To B赛道上已然开启了加速模式,它们通过不断拓宽B端业务场景,最大可能命中不同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或升级需求,培养各行业对5G技术的使用习惯,以此加强与垂直行业之间的深度联系。


第三层:找准新需


元宇宙概念火遍大江南北,各行各业都在极力寻找连通的纽带,在此背景下,运营商的5G业务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为了跟进当下时代潮流,迎合行业对于5G技术应用的新需求,移动、电信、联通目前正尝试加入元宇宙热潮,开拓发展新空间。


移动公司正积极构建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满足元宇宙场景对超低延迟、超大带宽的要求,并加强锻造虚拟场景沉浸能力,尽力满足各行业对虚实融合的想象。


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移动推出了谷爱凌数智分身Meet Gu,开展相关算力、能力服务的研究试点,为后续赋能行业布局元宇宙提供了借鉴范本。


与移动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电信和联通同样也将自己定位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者,致力于夯实数字底座,只是两者在技术和内容方面的布局各有侧重。


联通专注于为5G+VR/AR、人机交互、万物智联等这类新场景积累技术储备,而且中国联通已成立了虚拟现实VR/AR基地——联通灵境视讯。电信则是围绕内容、应用等方面,加大5G业务创新力度,推进云VR、云AR、云游戏等生态合作,拓展元宇宙内容供应业务。


论底层技术,运营商在5G、算力网络等基础建设方面具备不可比拟的优势;论场景落地,运营商在云游戏、视频彩铃、空间音频内容等多类型的服务。这么一看,三大运营商在元宇宙的运营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未来借此优势实现B端业绩增长,打开B端收入天花板也大有可能。


一个合乎实际的美梦


5G To B业务的不断发展,为移动、电信、联通带来了不少To B增量业务,运营商们想要把B端一手捧成企业的“第二曲线”的意图也很明显,就事实而言,这个计划也的确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一来,结合上述所说,2021年,三大运营商在政企业务方面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构建第二曲线的有力支撑点,这也意味着运营商们对B端的想象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困难并非不可克服。


二来,目前市场体量仍旧有持续扩大的态势,运营商们在B端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据Keystone Strategy & Huawei SPO Lab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5G相关的市场总空间超过1.6万亿美元,而运营商可参与的部分占比超过了50%达到8400亿美元,其中5G To B市场就高达6020亿美金。


从B端业务表现和总体的角度出发,不论怎么看,运营商们在To B领域的发展似乎可以做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虽然界内有议论,往后在政策、技术的推动下,企业自建5G专网将会分走运营商B端业务的大块奶酪,但事态会如此顺利发展吗?其实也并非全然。


首先自建5G专网很复杂,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其中涉及到的商业模式、生态构建也是关键;其次前期成本和后续运维投入都不是小数目,在潜在收益不清晰的状况下,大部分企业导入5G专网比较谨慎。总之在长时间内,运营商们在5G专网领域的地位仍旧难以撼动,自建5G专网对其B端业务的影响还比较微小。


5G To B仍是一场苦行


可以说,移动、电信、联通在网络设施、算力上的先天优势给予了5G To B业务发展不少助力,让运营商们在如今的To B端领域得以发光发亮。


不过从长期角度来看,当前的5G To B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尚不够成熟,运营商的许多产品和服务也还停留在提供网络连接的层面,在5G数字化平台的开发、运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在运营上,要尽快实现由“卖网络”向为垂直行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变,重视对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调研,做到真正读懂行业语言,另外可以为不同企业提供“专网+平台+终端+应用”的5G闭环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其次在开发上,一方面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数字化平台,聚拢合作伙伴,构建成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塑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尝试突破传统的连接产品思维,积极探索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从根本上拓宽5G多元化盈利模式。


虽然运营商们在5G To B的深度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瑕疵,但这并不能掩盖它们在领域内所取得的丰硕成就,也不能否认它们对我国5G To B市场的推动作用。最关键的是,运营商们都自持雄厚的技术资源,相信在未来它们通过进一步深入探索、积极推动5G To B发展后,将会真正把5G To B的能力发挥出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