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3113

总访问量:49104640

盒马五年,参悟取舍

2021年11月30日

评论数(0)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从盒马举旗首垦算起,新零售已走过五个年头,在众多资本和玩家的集体探索下,整个赛道越来越繁荣,但格局和气象也在不断变化。

这两年的变动尤为明显,疫情的打击、少数资本的强势以及头部梯队的强化,为赛道带来了更大的波动,一边是不少曾经靠融资野蛮扩张的明星选手的黯然退场和陨落,另一边则是少数头部玩家的持续扩张,对比颇为强烈。

赛道明显变难了,因为一直强势的盒马,也有了调整动作,前年和去年都关掉了几家门店,涉及到苏州、福州等城市。但这样的调整并非趋势性的,而是战略性的,因为今年,盒马新进驻了郑州、合肥、济南、南昌四座强二、三线城市,下沉意图明显。

还有一个动作值得注意,那就是盒马同时在上游“大兴土木”,新建了大量盒马村和农业直采基地,目标显然是供应链的升级和强化。

五年前,一头扎进新零售的无人区,誓要开拓一张庞大的新零售版图,而今天,在历经市场的洗礼之后,盒马的目标更加清晰了。五年新零售长跑,面对赛道局势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盒马其实也一直在变,尝试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生存之道。

先行但谨慎

2016年,阿里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而盒马承担了新零售的落地任务,一开始以试运营的方式进行探索,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店。

但当时的新零售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主要指线上、线下加物流的有机融合,对于新零售的具体模式,谁都没有答案,所以盒马其实比较谨慎。

作为电商的升级版,新零售虽然陌生,但还是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当盒马开始行动后,赛道很快刮起了一股开店狂潮,大量资本和玩家进场,打着新零售或2.0模式的概念,短时间内将门店开到了全国各地。

虽然先行,但盒马仍然保持着克制,并没有和其他疯狂的玩家进行开店大战,而是在考虑如何打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战略,在无人区开出一条路来。

2017年,盒马首次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出“日日鲜”品牌,以自有品牌和直采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不隔夜的蔬菜和牛奶。当时赛道的新零售竞争焦点,主要还是在店内布局、到店到家等方面,以自有品牌颠覆生鲜的时效售卖模式,是绝大多数玩家不敢去想的一件事。

因为拒绝隔夜,实则容易推高自身的损耗成本,在赚不到什么钱的生鲜行业,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而且当时的传统生鲜农产品售卖渠道,比如商超等,在产品保鲜和时效上也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

但后来的事实是,自有品牌逐渐成为新零售玩家们的标配,学习盒马成了一种行业共识。

虽然身肩阿里新零售的重要使命,但最开始的两年,盒马在开店速度上没有被狂热的环境所同化,反而比较小心和保守,以试错的方式慢慢开店,等待一个可以快速复制的机会。而推出自有品牌,开始供应链式的创新,则成为此后的一个战略重点。

野性加速

2018年,新零售的门店大战仍然火热,美团、京东、永辉等玩家的高调扩张,让整个赛道的火药味更加浓烈。

当时的盒马在门店规模上没有优势,到2017年底还不到30家,但到了2018年,盒马一改常态,开店提速再提速,一年下来,盒马总门店规模超过了一百家,增长了好几倍。

当时资本虽然看好新零售,但仍然忌惮于盈亏平衡的问题,如果没有成功的经验,强行复制显然是自寻死路。突然的野性加速并不是盒马意气用事,因为早在前一年,盒马已经有门店做到了盈亏平衡。

盒马的小心思不仅在门店规模上,面对各路气势汹汹的对手,在快速复制的同时,也在尝试做单店模式的差异化。2018年,第一家盒小马诞生。同年,盒马还宣布围绕“买手制”打造无费用的“新零供关系”。

2019年,盒马仍然保持着高强度的扩张节奏,并且在店面模式、供应链、自有品牌等维度继续加码,强化在业内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门店方面,盒马mini、盒马菜市相继诞生,越来越丰富的店面模式生态,让盒马能够在面对不同的对手、地域、客群、供应商时,有更高的容错率和更多的竞争机会。

供应链方面,盒马在全国落地了500家基地,同时将采购目光进一步扩展到全球,丰富品类的同时夯实供应链的稳定性。品牌方面,对自有品牌继续进行战略升级,使得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越来越高。

当时新零售赛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厮杀,已经有些玩家展现出体力不支的苗头,盒马的一套“组合拳”下来,很多玩家感觉竞争压力大了不少。

在看到可快速复制的机会后,盒马果断猛踩了油门,一下子冲到了最前面,同时多业态并行以及模式、品牌的升级,让盒马一度步入势不可挡的地步。但当时的业内常态是不赚钱,快速扩张之下盒马的单店盈利能力也受到不小的考验。

2019年盒马迎来第一次闭店,昆山的一家门店关闭,当时业内对此反应不小,不少观点甚至悲观地指向了整个赛道。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关店是试错的必经环节,也是修正运营策略的前提。放眼整个新零售赛道,盒马的战略调整则成为了行业拐点的重要标志。

理性求稳

首次闭店后,盒马逐渐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味,开店速度慢了下来。

千店大战后的2020年,没想到疫情成了最后一根千斤稻草,曾经抢着开店的资本和玩家们开始为从前的疯狂买单,越来越多的玩家被迫收缩、关停大量门店,很多巨头孵化的项目也无法幸免,赛道一片哀嚎。

环境施压,这一年,盒马陆续关掉了福州的三家门店,。当时外界有人解读,这匹“快马”“水土不服”,“兵败福州”,毕竟福州是永辉的大本营,有文章还断言“盒马否定过去的自己”。

还踩过更大的坑,前置仓模式的探索——70多家“盒马小站”后来全部转变为盒马Mini。走弯路、踩坑是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遵循严格的盈利标准原则,为业态健康发展寻找更合理的出路,才是理性的取舍与选择。

闭店并未改变整体开店的增速,新业态在2020年也在出新——,推出了首家“X会员店”、盒马烘焙工坊。

另外,在数年的打磨和经验累积后,自有品牌系列的增长越来越快,当时盒马工坊月成交额逼近亿元,盒马选择进一步加码,推出了“盒马有机鲜”、成立了3R事业部、上线了“零系列”商品。

到2020年底,盒马自有品牌占比已经超过20%,在X会员店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40%,盒马用一年时间打造了2万多款新品,其中自有品牌更是超过6000款。

自有品牌需要供应、检测、包装等各方面的兜底,这是传统零售做不到的事,而对绝大多数新零售玩家来说,当时的它们正忙于战略收缩,考虑怎么活下去,完全顾不上自有品牌的事。

2021年,盒马的门店依然在稳步增加,不同的是,这些新开门店全部落地重点二、三线城市。不过下沉没有很激进,一方面是要继续探索低线城市的不同样本,为未来打基础,另一方面,尽管2021年市场需求整体复苏显著,而且非一线城市的生鲜新零售渗透率很低,但下沉市场的竞争局势仍然不明朗,不少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的头部玩家表现强势。

在这期间,盒马还成立了新品孵化中心“盒马X加速器”,继续强化供应链和品牌的协同生态,今年10月的“中国零售圈大会暨2021生鲜零售发展论坛”上,盒马还公开了两个“十四五”发展目标:建成1000个盒马村、采购1000亿国内农产品。

产地和供应链是品牌和产品创新的关键,面对新零售赛道可能出现的新挑战,加固上游是盒马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好习惯。

耐力长跑

新零售浮沉五载,从疯狂到理性,很多玩家站上过巅峰,又狠狠跌落华丽的神坛。现在看,那些深谙生存之道,能进能退的玩家才会克服这些凶险的考验,活到今天。

盒马也不例外,从开始的谨慎试水,到中途野蛮加速,再到后面求稳,最终真正成为业内的标杆之一,也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

扩张人人都会,有钱就行,但取舍其实是新零售里最难的一道考题,闭店与转变,其实提供了非常好的战略警示价值,在不伤害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调整,可以积蓄更多的动力。

就像沃尔玛一样,最近几年在国内关掉了不少店,但依然未能动摇其全球零售巨头的行业地位,因为这些调整是理性的、及时的、必要的。

今天的新零售赛道,玩家是少了,但强者依旧林立,Costco、山姆等,都在稳定地扩张,深化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所以更需要一颗“大心脏”。

盒马过去五年对品牌力、产地、供应链的探索和磨练,敢于做取舍,其实也是在练就足以支撑快速创新和稳步扩张的强力心脏。

现在看来,通过这场持续五年的新零售耐力跑,盒马已经初步达成目标,外界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求稳,越来越会扎根的新盒马。

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