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726

总访问量:48971806

三大巨头能否撬开无人驾驶汽车的庞大市场?

2017年10月28日

评论数(0)


2017年10月19日有外国媒体报道,智能芯片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PU技术大会上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作了前瞻性预测,认为2020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大量出现。


无独有偶,10月17日,一则百度与金龙客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双方承诺将于明年7月将小批量产合作研发的无人驾驶微循环车投入试运营。


无人驾驶汽车一直是近几年来各大行业经久不衰的话题,互联网科技巨头对这块巨大的蛋糕也早已“虎视眈眈”。加之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以及传统汽车性能不断提升和改善,人们对于汽车依赖性越来越强。但同时,传统汽车在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也在不断催生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


无人驾驶汽车快速崛起的背后是诸多因素催化的结果


近几年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抑或欧洲,都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在安全、交通、环境、资本介入等各种因素的催化下,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其背后是社会、科技、互联网等领域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一,传统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动了无人汽车的发展。《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6559万辆,增长15.0%。但与此同时,其背后所带来的事故也让人头皮发麻:2016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为40824人,与2015年的36178人相比,增长了12.84%。BBC纪录片显示,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有百万人之多。


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让人诟病,人们对于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感到忧虑,尽管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寻求技术突破,各国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呼吁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但传统汽车的人为驾驶决定了汽车的安全问题无法完全规避。可以说,正是传统汽车屡禁不止的驾驶事故在倒逼着无人驾驶的出现,而这些安全问题更是在不断拔高整个社会对无人驾驶“智能大脑”的要求。


其二,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迫使人们改变出行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不仅是传统汽车的安全问题,还有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问题愈发迫在眉睫。据统计,每年我国因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2016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4400万吨。在提倡节能减排的时代,无人驾驶汽车更是作为主角粉墨登场。


其三,科技巨头们的加入加速了无人汽车的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概念自问世以来,各界对其关注就从未停止过,且研发的进度和力度不断加快。各大车企、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已经开始布局,将无人驾驶汽车的上市目标提上了日程。


研究机构cb insights 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涉足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企业越来越多。该报告指出,研发无人驾驶的企业从2015年的25家现已上升到了44家,还有很多创业公司未计算在内。而互联网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主要以美国的谷歌、中国的百度为代表,无人驾驶汽车制造商则可以以特斯拉为主,看无人驾驶的新动向。


以谷歌、特斯拉、百度为代表的巨头试图自研无人汽车,从而占据无人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巨头们看到了无人驾驶巨大的市场潜力,都在努力将无人驾驶汽车变现为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


谷歌先入为主,打造全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汽车


谷歌是全球最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目前,谷歌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2009年,谷歌分别对七辆传统汽车进行改装并上路测试,初步开启了谷歌无人驾驶研发的新征程。2012年,谷歌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赛车,而在同年的5月份,美国内华达州政府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颁发了一张合法的上路牌照,这意味着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14年,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软件系统已经可以全方位监测路上的目标,包括行人、汽车等,确保该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彼时谷歌研发的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萤火虫”面世,该车去掉了方向盘、刹车、油门等传统汽车配件,可实现一键启动的自动驾驶。


拥有大量的搜索数据支撑及雄厚的资金支持,从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上马、到测试车辆上路、再到研发出自己的产品,谷歌只用短短的几年就成为了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佼佼者。虽然几度换负责人致使进展缓慢,但谷歌还是毅然拿下了无人汽车市场。


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相对于其他企业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从测试车型的装备上看,激光雷达、传感器、高效处理器等设备昂贵,造成造价成本高,量产难度大;其次,谷歌本身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有大量的可靠数据作为参考,但是对于硬件的研发和要求却严重依赖于其他的合作伙伴,谷歌在无人汽车的硬件制造上要受制于人;最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去掉了传统的方向盘、刹车、油门,完全依靠计算机来操作驾驶,其安全性能还有待实践的考验。


百度开放平台,抱团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2017年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中,李彦宏在视频中自己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并借此向观众展示百度近年来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作为国内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在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已经捷足先登了。


2014年,百度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计划,2015年便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事业部,同年12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实现了全自动驾驶,去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则获得了美国加州政府颁发的无人车上路测试牌照,而在今年四月份百度宣布Apollo平台免费开放以后,已经有7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到百度的无人驾驶研发中来……


事实上,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巨大,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因此,百度巧妙地将自己定位为底层技术服务商,“广交朋友”吸纳合作伙伴,这一举动无疑加速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进程,也间接加快了智能汽车产业化的速度。


但百度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非一帆风顺,近几年,百度一直在试图摆脱贴吧、医疗事件的影响,随着高层人事的大换血,百度在最快时间内调整了战略方向,将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汽车纳入百度发展的主航道上。砍掉了诸多“累赘”的百度其实更希望能通过无人驾驶汽车重新洗牌,挽救口碑渐下的百度品牌。


如果说美国的谷歌和中国的百度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研发领域里标杆的话,那么特斯拉就是这个领域里新升的旗帜。


特斯拉,让无人驾驶技术成为保障人类的屏风


与谷歌、百度做搜索的出身不同,特斯拉汽车公司更直接地接触汽车制造、生产、与研发环节。特斯拉将自研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工具帮助人类实现驾驶,说到底,谷歌和百度是以数据起家的,他们更依赖于数据、计算机进行操作,特斯拉则能更快落地,直接触达核心产品。


特斯拉于2003年成立于硅谷,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行业巨头。2014年,特斯拉开始涉足无人驾驶领域,其自研的Autopilot2.0系统目前已发布,和谷歌一样获得了加州颁发的上路牌照。特斯拉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在于,在实际的无人驾驶测试里程上,特斯拉拥有更多的数据;且打着纯电动的旗号,特斯拉以环保节能等特点赢得市场了的青睐,纯电动+无人驾驶本身就是很好的卖点。


从研发的角度来说,特斯拉前期的目标和谷歌是相一致的,即完全的自动驾驶,但是2016年测试中出现的车祸导致司机死亡的事件让特斯拉痛定思痛,特斯拉开始转换思路,领悟到无人驾驶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而应该作为一项技术进行辅助,帮助人类安全驾驶。特斯拉没有因为事故放缓自己的研发进程。


对于特斯拉来说,最致命的缺陷莫过于自己还是个造车新手,毕竟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对于更高端产品的研发,在性能的要求上特斯拉吃得苦要比其他车企吃得更多。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质疑,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远没有跟上,这些都可能会成为特斯拉难以打破的困局。


无人驾驶汽车如何摆脱困境?


无人驾驶汽车从测试到量产还要走过很漫长的道路,互联网科技类公司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而汽车制造企业同样需要面对重资产模式下的创新改革,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驶入了研发深水区,其中的困难必不会少。


其一,无人驾驶汽车与现有法律冲突。无人驾驶汽车已然出现在法律的空白页里,申报上路测试、发放测试牌照、保证测试车辆的正常上路等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决,现有法律无法满足、也无法判断无人驾驶汽车正常上路是否违法或违规,而一项技术的成熟除了在实验室里不停地进行实验之外,还要将试验品搬到它应该出现的地方不断反复试验,不停收集试验数据。“法律总是滞后于技术”,法律的缺失无疑是拖了无人汽车发展的后腿。


其二,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仍是个问号。众所周知,紧急事件的处理是人的本能,而无人驾驶汽车本身就是一个机器,它没有像人脑一样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人类所具备的反应能力,人工智能在紧急事件的处理上反应如何仍然值得怀疑。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犯错的容忍度远低于对人类自己造成错误的容忍,这也是无人驾驶汽车一起事故就会对整个产业造成强烈冲击的原因之一。


其三,无人驾驶汽车的标准化难以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和飞机一样,需要一套应答系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直接交流,而无人汽车竞争日趋激烈,各个车企、互联网巨头研发的产品各不相同,无人驾驶汽车能否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还是一个未知数。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在未来它将解放人们的双手,让复杂的驾驶变得简单、轻松、有趣。但从实际出发,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正在一个一个显现出来,只有着力克服技术障碍,打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无人驾驶汽车才会走进人们的生活,被人们所接纳。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