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笑博客

老笑

公告

QQ642575285

微信zhouxiangycgm

统计

今日访问:198

总访问量:21123206

读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排名表的几点感悟

2015年10月08日

评论数(0)

2015年上半年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排名表》新鲜出炉,虽然震撼,但结果也符合业界预期,与人们的感知吻合。

细致的数据分析非老笑所长,不过还是能从中看出点规律性的东西,这几张图表给我的整体印象是:电商营增速远超线下,但盈利两极分化严重;百货、超市整体增长乏力,转型任重道远;电器市场巨头当道,后来者机会不大;服饰品牌冷暖不均,冰火两重天;药房规模小,基数低,增长快,空间大。

细读排名表,老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消费需求仍在增长,实体零售还有增长发展空间。

图表显示,上半年,101家上市公司营收总额813.74亿,增长15.41%,其中,50家营收增长,占49.5%,59家净利增长,占58.4%,46家净利增长或持平,占45.54%。

这说明,虽然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低迷,但消费需求仍在上涨,市场增长空间依然存在,这与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的上半年社消品零售总额增长10.4%也大体吻合。

实体零售的未来不是“一片漆黑”,困境之下,依然有消费需求,有增长空间,对此要有信心。同时,环境不好不应成为业绩差的借口,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企业营收、盈利双增长,还是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传说中的电商发展轨点似未到来,阿里增长近4成,京东增长超60%,苏宁易购、国美在线、聚美优品等几乎都实现倍增。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商仍会给线下零售造成严重分流、冲击,长期与“空军”竞争似成实体店宿命。未来即使经济大环境好转,增长的“阳光”也不会均匀地“普照”到每一家零售企业头上,市场蛋糕再大,增量再多,机会也只会垂青于那些优秀的、有特色的、真正懂自己的消费者的企业,未来的增长可能更多的是“抢夺式”增长,“各显神通”式的增长。

第二,百货业增长几陷停滞,主流地位遭到持续削弱。

在101家统计企业中,57家百货店、购物中心中营收占近6成,净利占比逾4成,虽然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但营收、净利占比分别下降6个和6.7个百分点,57家企业总营收增幅仅为1.6%,总净利下跌1.85%,几陷停滞,主流地位继续被削弱。

据说表现最好的是万达和大悦城,营收增长分别达32.87%、26%,但前者净利增幅仅4.6%,后者净利大降55%。老笑分析,万达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延扩张,也就是开店,大悦城虽然营收增长可观,但净利降幅惊人(55%),22亿的营收只有596万的净利,净利率之低,有点匪夷所思。

有分析仅营收增速认为“商业地产景气度遥遥领先于传统百货”或“相对体现了购物中心业态的活力”,老笑感觉不足为凭。购物中心也许取代了百货店的主流地位,但仅从万达、大悦城的表现显然说明不了问题。由于这一次的统计表并没有把百货店与购物中心完全分开,所以无从比较。我觉得真正表现好的当属鄂武商A、银泰商业、金鹰商贸、欧亚集团,虽然营收增幅都不太高,但净利增幅均在两位数,这才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也是可持续的增长。

百货企业中,营收、净利下降的都超过了半数,不多的增长企业中,增长也难言强劲,但下跌的幅却很大,这或说明,百货业的转型调整还在路上,危机远未过去。随着新购物中心的大量开业,情况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第三,超市业马太效应全面凸显,未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概率大。

上榜的14家超市中,高鑫零售、华润万家、永辉超市位列三甲,再就是红旗连锁营收、净利均实现增长,其余的要么销售下降,要么净利下跌,营收、净利双方下跌的近6成。新华都净利跌破150%,联华超市、中百集团净利跌幅均近8成,华联综超下跌近半,形势堪忧。

据计算,14家以超市为主营的公司净利率仅为1.44%,57%以上的低1%,利润微薄得几乎难以为继。而随着阿里大举发力超市业务,京东到家快速铺开,苏宁超市的迅速布点,超市业的竞争预计将空前激烈,利如纸薄的现状不会根本改变。对那些营收剧减、净利陡降的超市来说,关店或被兼并或在劫难逃。

第四,创新动作并不必然导致业绩增长,专注经营、管理的提升才是关键。

纵观排行表中的101家企业,可能无一没有推出创新举措,经营跨界、品类混搭、上线触网、抱团取暖、涉足跨境购等等,相当多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但为什么半数以上的企业依然无法扭转下滑的颓势?为什么4成以上企业净利下跌?当然有些可能是转型的代价,但可能也有些创新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流于跟风,并未触及根本,没有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以国美、永辉为例,我觉得它们在创新之余,也非常专注,如国美聚焦商品经营、门店提升,扩销降费,营收增长8.82%,半年净利6.87亿,线上增长151.34%,让无数企业相形见绌;永辉生鲜已成一面招牌,以生鲜带动门店,高速开店而费用不失控,生鲜损耗率控制极严,此外,永辉在电商上的作为也不多,但营收营收、净利均实现增长;大润发除力推飞牛网外,似无太多创新举措,主要还是专注线下门店经营,也取得了“双增”的业绩;而银泰的创新动作非常多,喵货、喵街、西选超市、店内秀场等陆续推出,各种活动一场接着一场,8%的销售增长、19.7%的净利增长在百货企业中非常抢眼;但同样热衷于创新的王府井、天虹却依然难扭转颓势。

这或说明,光有创新的动作也不必然导致业绩增长,只有把各种创新很好与企业结合起来,真正转化为客流增长、销售提升、费用下降才是有价值的创新。经济新常态之下,过去的一味注重数量而非质量的高增长不可能延续,放慢脚步、精耕细作、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式的精细管理、集约经营可能更重要。任正非说过,创新就是在消灭自己,不创新就会被他人消灭,这是肯定创新的价值。但他却在华为15万员工中大谈以乌龟精神追赶龙飞船,要求上上下下“拒绝机会主义”,沿着华为既定的道路,并且不被路旁的鲜花所干扰,坚定信心地朝前走……他说,客户需求是创新之本,创新必须为客户创造价值,否则创新是有害的。这是强调专注的极端重要性,而我国零售业最缺乏的可能就是这种专注、极致的精神和劲头。

当然,老笑绝非说王府井或天虹的创新是有害的,但在困难的时下,任何创新都要立足顾客需求,那些不顾实际的跟风恐怕不是真正的创新,可能只有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创新虽多,极可能只是劳民伤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