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几年以来,大小卖场也做过几家。从理货员到店总,随着职位的升高,角色和权力的不断变化,面对直属上司的更换,感触越来越多,对于一个员工和一个公司,信任和合作永远是主要问题的所在。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感触,写下此篇:
信任的名词解释如下:
组织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关系,为影响工作绩效及成果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信任是什麽?信任是指对个人或事件的诚实、长处、能力和担保等有意愿之信赖。信任是指「一种与人合作需求情况中的一个基本特徵」 (Deutsch, 1962) ,也是指「一方信赖另一方,同时认为能有助於改善或解决双方的权利冲突而获利」 (Dwyer et al., 1987) ,此种一致性的行为,具有叁个主要特徵 (Zand, 1972) : 1. 会增加信任者之风险。 2. 被信任者的行为不在信任者的控制。 3. 如果某一方违约时,可以获短期的利益之情境。因此,信任可说是一种「心理契约」,此种心理契约是经济社会一切规则、秩序的根本所在,没有信任,就没有秩序,正如 Golembiewsk 与 McConkie(1975) 指出的:「没有一个变数,像信任一样,可以这麽完美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行为」。因此,信任可说是创造社会繁荣的关键,是经济社会中的无价之宝 (Fukuyama, 1998; 刁曼蓬, 1998) 。
综合学者的说法,信任定义可定义为:『相信对方所做的事不会对自己不利,而认为对方所做的事以及承诺,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小,是值得将事情所托付和共事的对象』 ( 林晋宽, 1999) 。在工作团队中,成员一方面彼此的信任关系会因对方的专业能力、敬业程度、对事情的理念等因素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则会因为个人的人格、人际关系、彼此互动程度等因素而影响了事情的成果,因此构成了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团队成员间彼此的信任与否以及信任程度的高低受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大小所致。信任程度越高,则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越小;信任程度越小,则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越大 (Gilbert,1998) 。
从许多学者对信任的定义,基本上可分析「信念」与「行为互动」二种观点上,前者系采心理学观点,认为信任是一种信念、自信或预期一方值得信赖并获得其专业知识与可靠性。如 :Golembiewski & McConkie ( 1975 )、 Dwyer 、 Schurr & Oh(1987) 、 Moorman 、 Deshpand & Zaltman(1993) ,後者则采社会学观点,如: Anderson & Narus(1990) 、 Ring & Van de Ven(1992) 、 Andaleeb(1995) 、 Mayer 、 Davis & Schoorman(1995) 等学者,将信任解释为一种行为意图或行为,反映了一方对他方行为的信赖,同时对信任者 (trustor) 本身而言,信任他人的行为,亦隐含着易受伤害 (vulnerability) 与不确定性 ( 张安琪, 1997) 。
就企业来说:
老板是投资者,最终目的是获得金钱及社会关系的回报。那么他的用人标准首先就是在第一印象中得到用的这个人能否为自己带来金钱和社会的或者某一方面的收益,当然要看用的这个人产出比怎样,如果能,那就先观察一段时间;不能,直接否决。
工作一段时间(试用期)后,作为老板,会得出自己关于这个人的言行及对公司的影响是否和自己最初的预期目标一致的结论,如果一致,那么恭喜你,你取得了老板的初步信任-----你转正了;如果不一致,你没有得到老板的初步信任------同样恭喜你,你得到了准备找下一份工作的机会。
随着你加入公司的时间的增加,你对公司的运做、财产资金流、人力资源的了解会逐步加深,你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将它发展壮大,对公司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时老板会考虑到是否有驾驭你的能力,你的想法和行为是否与自己一致,自己开出的待遇能否让你继续留任公司,你是否忠于自己的职业道德等等。老板会加强对你的观察-----当然,一般的老板都不会让你知道。一般时间会是两年甚至更长。你坚持下来了,恭喜你,你得到了老板更深的信任,如果不是公司资金问题或者你自己的重大失误,生活或者公事中,老板都会把你当做好朋友,你在公司的空间和权力会更大-----当然,你自己跳槽除外;你没有坚持下来,再次恭喜你,你会吃到老板专门为了做的“炒鱿鱼”。
以上是老板部分的想法,你可以考虑下,但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自己,有句话说的好,“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你认为呢??
后续-----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