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评论数(2)据英国某机构市调报告显示,中国咖啡馆的数量在过去五年内实现翻番——从2007年的15898家增至2012年的31783家,而茶馆也才50984家。在顾客进入咖啡馆的原因中,食物、饮品、环境和氛围等名列前茅。
咖啡店越来越多,除连锁品牌也兼售茶、月饼、冰淇淋外,个性小店更是各种混搭。何以解忧,唯有“咖啡”。
连锁品牌中,星巴克大扩张,杭州武林商圈今年就多了好几家,其中包括在杭州大厦购物城内开出的第二家店,西湖文化广场银泰会员店开出旗舰店,在浙报大院的店也开始装修-将成为继阿里集团之后进驻的杭州第二家企业内部门店。麦咖啡也逐渐发力。
因为一位在某公司企划部工作的朋友想参股做咖啡馆,来向我咨询。她们要在一个比较小资的社区,但目前服装和咖啡店都较少地段,开一个咖啡馆+服装店的组合店,希望留住逛街看衣服的顾客喝一杯咖啡,或者要喝咖啡的顾客能顺便看看衣服。
我持保留意见,建议她们认真市调、评估这项投资。理由有三:首先,两者关联性不强,买衣服的人尤其是在街头小店边逛边看边买的女顾客,多是坐不住的,她们会不断看和比较;而喝咖啡大概是目的性相对明确的,能一两个小时不动,相对安静。
其次,到底是服装店还是咖啡馆,以服装店带咖啡,还是以咖啡馆带服装,或者希望两者联动经营,各自投入和比例如何处理,装修氛围和招牌怎么呈现?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决定它的存在。
最后,就是一个比较,比如商场内有咖啡馆,“迷你版”后变成服装店内有咖啡,或者咖啡馆内有服装,顾客大约没有这种耐心和乐趣,就怕两头不靠。
我算了一下,至少已经有五六个朋友在开咖啡馆了,包括四五年前自己也曾打算租下办公室所在的写字楼顶阳台做一间咖啡馆。
刚从大学毕业的90后朋友K,是两岸咖啡公司某高管的孩子,前年开出两岸加盟店,据说生意可以。以两岸的基因,果然商务套餐、水果拼盘、茶水等销售可观,偶尔有些专点咖啡的。据说一年半下来,基本盈亏持平。店址离我住处车程一个多小时,没去过。
做期刊编辑的朋友T,跟他的朋友搭档开了一家个性化咖啡馆,开业第一个平安夜请了我们的朋友W去主持诗歌朗诵会。他给同城朋友都做了一张贵宾卡,标签大小,钢板的,还刻上每个人的名字。店址离我住处车程一小时。我也有一张卡,去年创业期间,发困时用卡刮过自己的大腿,除此再无用途。上个月听T说关门了。
投资人P和文艺女青年L合作,在花圃边开了一家小咖啡馆,微博签到并@官博可享8.5折。我两次路过,喝过一杯咖啡。虽是景区,门前不缺客流,奈何步履匆匆,经营面积又小,经营半年后转让。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开了家餐馆,做中餐。
还有个海归朋友S,开了家装修档次尤其是餐品定价远高于周边餐馆的咖啡馆。在我住处附近,明显曲高和寡。前几天,发现他们在门上贴了两张纸,左写“正在营业”,右写“暖气开放”。我着急啊,把他们说了一顿,天寒地冻,谁不开空调呀,这还用说,可见多么自我陶醉!连续数月门可罗雀,还不想办法做各种促销和调整,在门上标榜自己在营业,玻璃橱窗内空无一人令顾客望而却步。
讽刺的是,店名是英文,翻译过来是“接地气儿”。但这家店,大概是我见过的最游离和不接地气的咖啡馆了,仅所在街道,就有其他二十来家品牌、服务、氛围、性价比都更好的咖啡馆,它却硬撑。
最后一位朋友C最特别,跨界很大,也最有商业抱负和才能,也许能成功。他是某网吧软件业上市公司合伙人,把自己的网吧升级改造成了“喝着咖啡上网”的网咖,就是网吧+咖啡馆,他想要不混杂的网吧,所以这里严禁吸烟,每小时上网费用5元。
我所困惑的是,网吧的用户会不会比较闹,而且相对更草根,如学生或上班族中的游戏发烧友,属于HIGH的;而咖啡馆用户会不会比较静,而且相对中产阶级和商务、休闲,你让他们在电脑面前端杯咖啡,感觉不会太好,不纯粹。而禁烟,大概会筛掉很多用户,但咖啡用户却并不太多——门头店招写的也是网吧,只在门前放一块小牌子写着网咖,还有可变换霓虹灯广告词。令人担心。
只是,C不比常人。他要做连锁,特色网咖,这家店只是练兵的试验店,已经在某购物中心租下八百平米的门店,更综合经营的一个店,有网吧、咖啡、实物、游戏厅等组合店,那里是较大投入和面对真正模式考验的店。我很期待。
除C外,所有人都不是生意人,带着极强个人兴趣烙印和冲动;而两岸的加盟店虽然没有个性,却有一定基础。大多数朋友,又贪多个性,且多身兼数职,经济实力一般,对市场了解有限,全凭兴趣甚至是对工作平凡的对抗。但真正走下去,做大做强的只能是真正热爱生意、咖啡和服务的人吧。
人人都想开咖啡馆,很少有人愿意去“别人”的咖啡馆。这个“别人”,就是店主和门店太自我而没有真正拥抱顾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