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商业

一刻商业

公告

每天十五分钟,阅读一篇干货。

统计

今日访问:1364

总访问量:3770780

阿里海外,重回快速增长周期

2023年05月22日

评论数(0)

来源/一刻商业

作者/白杨 

编辑/周烨 

掌舵阿里海外业务一年半后,蒋凡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根据财报数据,阿里巴巴在多个经营指标上实现了稳步增长:2023财年阿里总收入8686.87亿元,同比增长了2%;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003.51亿元,同比增长了44%,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了13%。

分拆来看,在多条业务线中,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表现最为突出:

四季度国际零售商业部分收入增长了41%,连续3个季度超预期增长。

阿里巴巴国际零售商业快速增长,图/阿里财报 

这同时带动了阿里整体国际商业业务的快速增长。2023财年,阿里国际商业业务实现营收185.41亿元,同比增长了29.3%。

用一年半的时间带领阿里海外业务迈入快速增长通道后,蒋凡的带队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他接下来的新挑战,是如何让这种态势延续下去。

前段时间,阿里宣布「1+6+N」组织变革,蒋凡带领的国际业务板块组建成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这意味着,公司将具备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敏捷性。

另一方面,财报发布当天,阿里集团公布了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公开融资的消息,组织架构调整后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已经体现出来,这有助于阿里海外业务更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

同时,阿里还在财报中公布了六大业务集团的董事会架构,其中,在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戴珊、彭蕾、吴泳铭等均在董事会成员之列。

结合这些信息来看,蒋凡和阿里海外业务,都等来了最好的机会。

1、超预期增长从何而来?

阿里的国际商业业务分为两部分,国际零售商业和国际批发商业。

2023财年,国际批发商业收入为人民币193.31亿元,同比增长了5%,主要是来自于跨境业务相关的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

相比之下,国际零售商业部分的增长更加明显。

从收入端来看,2023财年第四季度,国际零售商业的收入增长了41%,连续3个季度实现超预期增长,带动全年这部分收入实现了17%的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阿里国际商业业务在亏损上也实现了大幅收窄。

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蒋凡指出,国际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商业化率的提升。

阿里国际商业零售业务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平台,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季度,这些业务的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了15%。

业绩增长背后,这些不同的业务,在海外市场正在加速扩大规模。

4月19日召开的2023年度峰会上,速卖通公开了最新的经营数据:3月速卖通订单同比增长超过50%,达到了历史新高。其中,在欧洲买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5%,在日韩地区买家数量增长超过了70%。

全球速卖通快速增长,图/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公众号 

此外,数据机构data.ai3月19日公布的一则数据也显示,在西班牙App Store,速卖通和阿里旗下的Miravia一起位列下载量TOP 3。同时在智利市场,速卖通已经超越亚马逊,成为当地第一大跨境电商平台,占据了42%的市场份额。

在峰会现场,速卖通行业运营总经理靳科也直言“速卖通今年的关键词就是‘增长’”。

而实现增长的手段也很明确——峰会现场,靳科发布了速卖通接下来的三大核心战略方向,即商家自运营+全托管服务的多模式经营、提升到货时效、提升购买体验,我们在下文中详述。

速卖通三大核心战略方向,图/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公众号

再来看Lazada,阿里在财报中指出,于2023年3月31日止季度,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录得双位数订单同比增长。

在阿里海外布局中,Lazada是关键的一环。

自2016年收购Lazada后,阿里分别在2017年、2018年、2022年多次注资Lazada,累计投入近50亿美元。

再到4月18日,阿里再次向Lazada注资3.53亿美元,有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将利用这笔资金来推进Lazada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包括进一步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拓宽物流网络。此外,阿里巴巴还将支持Lazada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阿里也在财报中指出,通过在大部分市场不断优化买家参与体验,Lazada将继续扩大买家基础,同时将持续通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来提高变现率,从而提升收入增长。

不难发现,Lazada的增长原因与速卖通有相似之处,即都是通过进一步提升用户购买体验,来收获更多的用户增长。

同样的增长理念,也在驱动着Trendyol和Daraz的规模扩张。

2023年财年第四季度,Trendyol的收入实现了强劲增长,阿里将增长原因归结为了补贴效率的提升和订单的同比增长。

目前,Trendyol已经加快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先是去年5月,Trendyol宣布在德国柏林开设办事处,正式进军德国市场。后来,Trendyol网站先后进入了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27个欧洲国家。

2、蒋凡做对了什么?

一家公司的一项核心业务,如何前行、以什么样的姿态前行,掌舵者起着关键作用。

对阿里海外而言,蒋凡的决策至关重要。

2022年上年半,蒋凡更多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对内部组织建设和战略方向的思考上,动作并不激进。

晚点LatePost曾报道,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蒋凡按照坐标轴的形式重新划分了海外业务定位,其中横轴是从本地到跨境,纵轴是从自营到平台。

为了让不同的模式匹配到不同的组织能力和基础设施,蒋凡主导了一系列的组织调整。

其中较为关键的调整有两个:

淘宝天猫海外、Lazada的跨境业务以及速卖通的跨境业务,被整合到一起,形成了跨境商家中台,统一交给淘宝原行业负责人张凯夫管理;蒋凡将本地化运营的任务更多放在了Lazada上。

“速卖通和淘宝天猫海外等阿里体系的跨境团队已经整合在一起,而本地化运营团队都在Lazada。”此前,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如此说道。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后,阿里海外业务此前本地化不足的难题,开始被逐渐消解。

自2022年下半年起,在完成组织架构的重新梳理后,蒋凡在业务侧的动作开始变得激进起来。这一点,集中体现为速卖通、Lazada、Miravia这三项C端业务上的新变化。

先来看速卖通。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蒋凡给速卖通定下了比较激进的目标,并且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比如周会、月会蒋凡都会亲自参与。

2022年下半年,速卖通上线了全托管业务,即平台负责店铺运营、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商家提供货品、备货入仓,并提供供货价,由平台和商家一起决定最终销售价。

紧接着,结合全托管业务,速卖通推出了Choice,一项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新服务,覆盖速卖通所有国家市场。根据官方说法,Choice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品类繁多的高性价比商品,指定国家的消费者在Choice下单享有免运费、免费退货和配送质量保证等服务。

速卖通三大频道前台示意图,图/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公众号

速卖通还在物流履约时效上进行了升级,在东莞、威海、烟台、深圳、杭州等跨境出口主要城市设立了优选仓,商家备货入仓之后,平台从优选仓发货,进一步提高物流时效。

再来看Lazada,除了阿里集团持续的输血之外,Lazada过去一年最大的变化是管理团队的本地化。去年6月,董铮接替李纯成为Lazada集团CEO,兼任Lazada印尼CEO;一个月后,Lazada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三个国家的CEO也更换为在当地成长起来的业务负责人。

本土化战略的施行,很快收到了效果。去年下半年,Lazada在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市场份额,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Miravia,这是阿里海外在去年12月推出的、专注于欧洲市场本土化运营电商平台,首站在西班牙上线,目前已有明确的国家扩张计划。

Miravia定位为更高端的电商市场,对阿里海外业务来说,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据媒体报道,Miravia上线一个多月后,日用户活跃数、订单数等指标,都超出了团队的预期。

3、天时、地利、人和兼备,阿里海外等来了最好增长机会

在财报会议上,蒋凡指出,面向未来,国际零售业务依然会坚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他同时指出,跨境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速卖通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本地市场中,除了在东南亚市场持续投入,也会积极关注更多新的区域市场机会。

不难看出,接下来,阿里海外业务的目标很明确:增长。

客观来看,与之前相比,阿里海外业务接下来的增长,阻碍更小了、机会更大了。

一方面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1+6+N」分拆后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在敏捷性、灵活性上的优势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图/国信证券

此前,阿里宣布进行「1+6+N」的拆分计划时,张勇提到,这一调整可以让业务在面对外部竞争时,变得更加敏捷,同时让员工心态有所变化,真正走向为自己的业务而战,为自己所在的领域而战。

进一步来看,重组后的新公司将有更大的自主权与灵活性、不同的业务单元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市场专注、重新激发各子公司自主创业。

而这种通过组织的分拆带来的敏捷性、能动性,最终会激发出更大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对阿里海外业务而言,在激烈竞争的海外市场,这一点尤为重要。

此外,在财报中,阿里巴巴指出,集团董事会已经批准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寻找对外融资的诉求。

这是组织分拆后敏捷性、能动性的一个体现,也意味着,在收获独立的对外融资权之后,阿里海外将有机会获得更加充足的粮草,以应对市场变化及行业竞争。

另一方面在于,在财报会议上,阿里还正式对外公布了六大业务集团的董事会架构。

其中,在阿里国际商业集团,J.Michael EVANS担任集团董事长,蒋凡担任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此外的董事会成员还有彭蕾、戴珊、吴泳铭。

阿里国际商业集团董事会,图/阿里财报

从这份董事会成员架构来看,他们都曾长期担任过阿里各核心业务条线的关键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在资本市场上积累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长远来看,这将利于阿里国际商业集团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上市等运作,有望帮助阿里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总结来看,对新分拆后的阿里国际商业集团而言,过去一年的快速增长为它开了一个好头,而在蒋凡的一系列战略梳理与新布局下,之前困扰的本地化运作等难题也已经逐渐消解。

如今拥有了在业务决策上更大的自主性、资本市场运作更大的独立性后,阿里海外业务,无疑迎来了最好的增长机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一刻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