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览商业

壹览商业

公告

关注并研究新消费品牌,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yilanshangye  入群交流请加VX:xkyhs-123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401

总访问量:14268657

半年2500家店关闭,这个夏天实体零售很冷

2022年07月08日

评论数(0)

上半年,实体零售依旧艰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89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49604亿元,同比增长2.9%。显然,实体零售发展不容乐观。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2上半年,实体零售多个业态中有近2500家线下门店宣布关闭,其中不乏沃尔玛、宜家、盒马、大润发等知名品牌。

上半年关闭的门店,从业态来看,商超67家,百货18家餐饮超118家,美妆600多家,服饰1500家。

从闭店原因来看,不少企业宣布关闭旗下门店主要是因为经营不善、持续亏损、受疫情影响、租约到期等。

01

商超:租约到期潮来临

据壹览商业统计,2022上半年,商超中至少有67家门店宣布停业。其中,关店最多的是两家外资企业——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关店17家、8家,总占比达37.31%。另外,同期关店数量较多的企业还有盒马鲜生、三江购物、大润发、永辉超市等,分别闭店5家、5家、3家、3家。

这些商超企业选择闭店的原因,大抵有以下三种:

其一,租约到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以沃尔玛为首的一批外资企业进入,大卖场业态在中国市场开始逐渐兴起。在发展将近三十年时间后,目前有不少企业都面临着门店租约批量到期的情况。

比如家乐福、沃尔玛两家企业,在1996年前后便相继进入中国。2005年-2011年期间,两家企业开始大面积布局。按照大卖场20年的租期来看,目前这两家企业旗下已有大量的门店租约到期。

其二,经营亏损。在多渠道的冲击下,再加上自身管理的原因,近两年有不少实体零售企业发展受阻。加之近两年疫情的反复侵袭,导致客流减少,不少商超门店开始选择闭店止损。

比如,于今年2月中旬闭店的振华超市青岛市CBD万达广场店,亦是如此。据悉,该店于2018年开业,在受到疫情和电商冲击下,经营情况一度表现不佳。在此情形下,振华超市虽然也曾意图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自救,但结果并不好。

其三,自身经营调整。一些企业在发展初期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如今为了降本增效,所以关掉了一些状态不好的门店。比如,盒马鲜生、新华都。

02

百货:持续下坡,积重难返

今年上半年,百货业态有18家门店宣布关闭,涵盖13家企业。其中,新世界百货、伊势丹百货、百盛百货3家企业均关店两家。另外,银泰百货关闭了西安钟楼店、SM百货关闭了天津店、远东百货关闭了大都会店,等等。

不止这些企业,在综合体林立的当今,整个百货业态持续多年都在走下坡路,至今没有好转的迹象。《2021-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信息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中国百货行业的零售额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出现了9.8%的负增长,相比于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其他业态,增长率最低。虽然在2021年有所上升,但主要是因2020年基数较小所造成。2022年1-5月,百货行业的零售额增长跌至谷底,为-10.3%。

而且,近两年疫情的反复侵袭,导致客流减少,更加剧了百货的经营压力。相应的,不少企业因为效益不好相继宣布旗下门店。数据显示,仅2020年就有超十家百货公司宣布关闭门店,其中不乏巴黎春天、芮欧百货等大型百货集团旗下门店。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不少门店开业已超十年。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大多百货企业关闭门店的原因,主要是与自身的经营模式、商圈变迁等因素有关。

一方面,是经营模式落后。百货与购物中心不同,购物中心的直接客户是零售商,而百货的直接客户则是消费者,前者通过租金盈利,后者通过专柜的销售收入分成盈利。在客流受限的情况下,靠收租显然比靠分成更稳定。

另一方面,受商圈变迁影响。近些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不少城市的商业中心也逐步转移,在购物中心不断崛起下,不少百货企业客流渐稀、经营惨淡。

比如,开业运营已超16年的新世界百货成都店,所处的商圈“盐市口商圈”是成都此前最繁华的商圈之一,但近年来该商圈逐步落寞,原有的摩尔百货、仁和春天、华联上夏等百货相继关闭。而该店,在今年3月中旬也宣布停止营业。

03

餐饮:疫情多点频发,不堪重负

在壹览商业统计中,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中有多个知名品牌关闭了超120家门店,按业态主要可分为新式茶饮、火锅和中式简餐三大类。

海底捞关店最多,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海底捞关店68家,而同期开店仅3家。对此情况,海底捞方面曾表示,近段时间该品牌确有部分门店有营业布局的调整。

新式茶饮方面,乐乐茶和谢谢茶的闭店举动较为惹眼。今年2月下旬,乐乐茶关闭了其在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市场的最后一家店,广州领展店。此店的关停,意味着乐乐茶彻底退出华南市场。至于谢谢茶,则在3月中旬关闭了其在北京的线下门店。据悉,谢谢茶打算用智能奶茶站模式投放线下市场,取消传统的人工制作阶段。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我多个地区遭受疫情多点频发,客流出现大幅减少,在异常严峻的挑战下,餐饮行业发展十分不易。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37.3万家;火锅相关企业共吊销注销1.2万家。

如今,尽管已不少城市恢复日常生活秩序,但大多餐饮门店仍处于堂食受限中。

04

美妆:韩妆品牌大败退

美妆方面,今年上半年有HERA赫妍、悦诗风吟、3CE、HAYDON黑洞四家品牌宣布关闭旗下门店。值得一提的是,HERA赫妍、悦诗风吟、3CE均为韩妆品牌,且前两者都是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的品牌。

从闭店情况来看,HERA赫妍、悦诗风吟均为大规模关闭旗下门店,据爱茉莉太平洋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家品牌之所以关店,主要是因为品牌对渠道的调整策略;3CE选择关闭北京三里屯店,则是因该店租约到期。

实际上,这些韩妆品牌“大撤退”的原因,与当前整个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惨淡发展脱不开关系。

据悉,不少韩妆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是在2013年之后,彼时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等多部韩剧的热播,中国市场掀起了一阵韩流热。同时,韩剧演员所代言的韩妆也成为了当时的潮流风向,不少韩妆企业借机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2017年“萨德事件”后,韩妆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便开始迅速降温。加之近几年国货品牌的兴起,韩妆品牌发展可谓愈发惨淡。

单从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来看,其在近一年多时间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疲软。财报数据显示,在2021年财年,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仅为个位数。2022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表现更为不利,销售额下跌约10%,而同期,以雪花秀和兰芝为首的旗下品牌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大涨63%。

除三家韩妆品牌外,今年上半年美妆行业中还有一家国货品牌宣布旗下4家关闭。据了解,黑洞HAYDON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一家线下美妆集合店。自成立以来,便颇受资本青睐,在去年8月获得A+轮融资后,品牌估值达到10亿美元。

至于关闭的四家门店,两家位于上海,一家位于哈尔滨,一家位于杭州。对此,黑洞HAYDON曾在微信公众号表示,闭店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

05

服装:两外资企业撤出中国

在壹览商业统计数据中,2022年上半年关店数量最多的行业为服饰行业,宣布关闭和即将关闭的门店超1500多家。事实上,这些门店主要来源于两个外资品牌,H&M和SELECTED思莱德,前者宣布关店240多家,后者宣布关店1300多家。

今年5月,绫致时装发布通知表示,因线下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城的客流大幅减少,给思莱德品牌的销售复苏带来严峻的挑战,加之高额的店铺成本加剧其经营压力,绫致时装决定在7月底前关闭思莱德在中国的所有零售店铺。

其实,不止思莱德,频遭疫情影响的还有H&M,6月下旬H&M关闭了其进入中国市场后开出的首家门店。而且,H&M当前的经营困境并非如此,近几年来随着国货崛起以及频频发生的丑闻事件影响,H&M在中国市场的实力逐渐下降。财报数据显示,H&M集团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中国内地的销售额出现大幅下滑,较2020年同期下降28%。而且,在去年下半年,H&M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开始持续减少,子品牌Monki也于今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总结

从当前来看,实体零售行业确实面临着严峻挑战,但实体零售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不少企业也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或对业务进行积极调整。

商超方面,永辉超市为了扭转经营困境,2021年正式开始在科技方面发力。财报数据显示,永辉在2022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5亿元,有好转迹象。百货业态方面,有不少线下百货为了维持客流,开始尝试社群运营、直播带货等多种玩法。以银泰百货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公司已沉淀2500万数字会员,且银泰场内95%的货品已经数字化。

服装方面,在外资品牌纷纷撤出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有不少国货新兴品牌纷纷涌现。壹览商业统计数据显示,仅2022上半年,国内有14个服装品牌获得融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壹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