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1日
评论数(0)一路走来,虽然京东物流一度陷入“模式过重、亏损严重”的质疑声中,但刘强东只是屡次强调,物流是门好生意,值得拼命往里烧钱。
十四年过去,“快”已经成为京东在消费者心目中最深刻的标签之一,而京东物流也从京东自用的物流,发展成为了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一个无界零售时代真正的商业基础设施。
京东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0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
2020年,京东物流实现盈利,年度经调整利润超过17亿元,外界给京东物流的估值超过了300亿美元。负责配送、仓库运营及其他客户服务的员工总数达24.7万名。
带着这些成绩,京东物流走进港股市场。这也是一年内,京东继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后,第三家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公司。
5月28日,京东物流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40.36港元,总市值约2500亿港元。当9名客户员工代表以及象征京东物流科技的机械臂在现场敲响上市的锣声时,京东物流的故事也翻开了崭新的一章。
01
京东物流的拐点
京东在获得首次融资后,也就是2007年,刘强东的一次“任性”,最终在中国快递行业引发一场变革。
此前由于物流公司对加盟商没有控制力,物流水平无法解决送货慢、货物损坏严重的痛点,让京东70%的客户投诉来自于此。刘强东认为,只有自建物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当京东物流的规划第一次在董事会上被提出时,投资人因不好意思直接否掉,只能婉转劝退:“你先做预算吧。”而刘强东预算是,成功打造一个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需要10亿美元,而当时的京东连2000万美元都没有融到。
之后的一年中,刘强东又见了数十位投资人,最终敲定京东物流的布局。
烧钱自建物流,自然会招致外界“不符合商业规律”的质疑。可刘强东有自己的逻辑,物流的战略性亏损,可以确保京东商城的用户体验。
事实证明,京东物流这场10亿美元的豪赌是一次正确的决定,更成为日后提高京东集团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一环。通过自建系统,以储代运,京东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率,才在群狼环伺的电商领域能杀出一条血路。
2011年推出“211限时达”后,京东正式开启了物流业的革命,如今京东商城90%订单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这不仅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也使电商行业用户体验的门槛提升到新的高度。
京东物流的第二个转折发生在2016年,京东物流开始社会化落地,第二年京东物流开始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其实,早在2013年前后,京东物流就陆续与多家品牌商开放合作,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业务,对外部客户提供服务,借此沉淀能力。
从自建到开放,这样的发展历程,让京东具备了“零售+物流”双重基因,零售和物流两者融合得更紧密,携手狂奔。凭借近5亿的年活跃用户,京东整体的履约成本仅占比营收6.79%。
如今的京东物流,已经是覆盖仓储、综合运输、最后一公里、大件、冷链和跨境六大网络在内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2018至2020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734亿元。
02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近三年,快递行业一直深处乱战的泥潭。除顺丰控股市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之外,京东物流以2500亿港元的市值坐稳国内“快递界”第二把交椅,并且增长迅猛。
目前看,顺丰似乎是京东物流唯一同赛道的选手,但京东物流不断开放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已经在与所有玩家的出发点都不同。
换句话说,京东物流早已不是一家普通的物流企业,不再只是从单点来看如何为客户提供单个节点的效率优化,而是通过商业变化、行业趋势的变化以及消费场景的变化等等,为商家提供全面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全局的效率提升。
纵观京东物流一系列的服务,最为关键的一个核心环节,在于京东物流通过多年积攒对行业消费变化洞察和供应链的理解,合理规划仓网,分布库存,基于预测能力,在用户下单前,提前将产品分配到各个区域的物流中心和前端物流中心。
举例来看,京东物流帮助斯凯奇优化其互联网零售业务仓储网络规划和区域内商品流通后,斯凯奇的平均履约成本减少11%,平均交付时间相比原来减少了约5小时。
而在2020年,斯凯奇在中国的“超级大店Super Store”同比2019年增长90家,店铺总数增长300家,中国市场业绩逆势增长11%。
由此可以看出,一体化供应链的价值缩短履约环节,减少搬运次数,这不仅体现在降本增效上,而是打开合作者的新增长方式,帮助客户寻找增长最优解。
一体化供应链的服务,再加遍布全国的1000多个仓库,是京东物流的优势所在,而背后凭借京东物流服务电商的长期经验累积和算法支持。
相比传统的物流企业,它们的服务逻辑是运输效率提升,快递配送速度提升,但京东物流的“目光”远不止于此,呈现的结果是一体化供应链的服务,且更具综合性和全局性。
对此,对于一体化供应链,京东物流表示长期看好一体化供应链并将持续投入,“在中短期内,优先考虑业务增长及扩大市场份额。”京东物流IPO的募资用途同样显示,公司将继续扩大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以解决更多行业的特定痛点,面向更多行业和垂直领域,帮助客户降本增效。
03
技术驱动与平台化运作
四年前,刘强东曾在开年大会上称:未来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于京东物流来说,亦然。
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京东再次修改自身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电商并致力于成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商流与物流打通的重任,自然落在京东物流身上,京东物流在集团的战略地位,越发凸显。
换句话,京东物流过往的成绩与未来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技术。
京东物流招股书透露,过去3年,京东物流的技术投入累计近53亿元,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到2020年底,京东物流拥有及正在申请的技术专利和计算机软件版权超过4400项,其中与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相关的超过2500项。
2014年,京东首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在上海投用。2020年底,亚洲一号数量已达到32座,形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包括智能存储、智能搬运、智能分拣和智能拣选等机器人产品,成为京东物流从容应对亿级订单的关键力量。
尽管这些年来不断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京东物流产生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重投入,让京东物流建立了护城河和竞争力。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的成熟,京东物流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决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所有关键物流运营环节(包括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京东物流都运用了先进的无人技术及机器人(如自动导引车(AGV)、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
今年第一季度,在京东物流的助力下,京东集团的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下降至31.2天,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幅下降了4.2天,创下了比往年消费旺季更快的库存周转天数纪录。京东仓库的自营货品100%由人工智能的方式提供销售预测、采购及补货的决策支持。
作为平台,京东物流正在越来越开放,已为多个领域提供一体化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5万家企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占比为75.8%,客户中不仅有诸多世界500强快消企业,也有瓦轴集团、供销社体系等大型国企背景的行业巨头。同时,京东物流在全国各地的产业带进行智能供应链样板的打造,如广州美妆、义乌文具、汕头内衣、平邑水果罐头等数百个产业带。
04
京东物流 不止物流
这才是京东物流下的一盘大棋,以供应链能力为基础,推动企业的经营效率,助力客户降本增效,为全渠道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支撑。
通过扩大规模,摊薄单件物流成本,打通不同渠道,京东物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运营能力。由此再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各类物流资源的统一调度,利用供应链技术,实现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供应商补货等智能预测和管理。通过其仓网布局、仓配管理等能力,做到不仅支撑全渠道销售,同时也能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灼识咨询预计,国内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2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3.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约为同期中国物流支出增速的1.8倍。但由于市场规模庞大及各垂直领域的行业特定要求,国内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高度分散。按2020年收入计,排行前十的企业仅占9.0%的市场份额,而京东物流作为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2020年市场份额仅为2.7%。
一体化供应链的蓝海正在开启。显然,京东物流,远不止物流。凭借独特高效的商业模式和高成长性,京东物流正在重塑供应链服务行业,其头部效应和市场价值也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