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评论数(0)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黄燕华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唐唐
智能家电行业,再次冲出一匹黑马。
2021年营收超40亿元,今年618全网销售额破4亿元,同增9倍之多。这是追觅科技(下称“追觅”)交出的最新答卷。
目前,追觅聚焦智能清洁领域,主营产品包括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和高速吹风机等四大品类。
它是资本眼中的优等生。成立至今,该公司已累计获得4轮融资,去年10月直接拿下36亿元C轮融资,创下了智能清洁行业的融资金额新高。追觅身后更是集结了一支豪华投资人队伍。其中包括IDG资本、云锋基金、小米集团、顺为资本、碧桂园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
不过,追觅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售后遭消费者投诉、涉不正当竞争诉讼纠纷等。
追觅为何能在短短五年时间快速崛起?其背后的发展逻辑和市场打法又是怎样的?智能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追觅又会面临哪些挑战?
与科沃斯、石头等同行不同,某种程度上,追觅是个行业“另类”。
成立于2017年的追觅,最早瞄准的不是国内头部企业,而是国际高端家电巨头戴森。
至于原因,或许可以从追觅创始人兼CEO俞浩此前的讲话中窥得一二。“只有对标最强的对手,你才会变得更强。”
而要赶超戴森,就得先从高速马达开始。毕竟,戴森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其拥有全球领先的马达技术。
俞浩在调研中还发现:当马达转速从2万转提高至10万转时,其吸力提升是转速提升倍数的平方,即可以提升25倍。
按照俞浩的说法,数10倍的效果提升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但高速马达技术的突破并非易事。它涉及到电磁的重新设计,不仅需要加入算法控制,还涉及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技术,即便研发出来,生产制造亦是难题。因为吸力在提升的同时,震动和噪音也在相应提升,必须将加工精度做到以往的几十分之一,否则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刚成立的追觅创始团队跳脱出经验框架,从最基本、不可拆分的量变出发,推导出高速马达完整的结构——耗时两年多、历经数百上千次的实验,追觅终于研制出第一款10万转/分钟的高速数字马达,而彼时国内马达的平均水平只有1-2万转/分钟。
追觅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向「创业最前线」提到,对于马达而言,只有在结构方面突破创新,企业才有机会做到更高、更稳定的马达转速。
在突破“高速马达”这一关键技术后,追觅并未像诸多中国本土企业一样把重心放在国内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究其原因,一方面,从成本考虑,以吸尘器为例,相比国外消费者,彼时国内消费者对于吸尘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低。这意味着国内市场教育成本更高,企业把吸尘器卖给中国消费者的难度更大。更何况,初期的追觅自有资金并不算充裕。
另一方面,从技术考虑,不同于国内用户,海外用户更关注吸尘器的性能参数。而追觅在高速马达上的技术突破,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他们的这一核心诉求。
很快,追觅开始基于自身的技术储备进行品类扩充。
尽管追觅当时有高速马达和智能算法两大核心技术规划,但高速马达技术的成熟度更高,所以追觅就先围绕高速马达去延展品类。而追觅的品类从最初的吸尘器到吹风机到扫地机器人再到洗地机,都是高速马达的应用领域。
“未来,随着高速马达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追觅也将围绕二者延伸出更多智能化的产品。”郭人杰说。
如大家所知,很多巨头企业早期的发展逻辑基本都是,先从某个品类切入,待其建立核心能力和滩头阵地之后,再往更广泛的战场进发。
但追觅的发展逻辑并不是这样的。2018年12月,追觅首款产品无线吸尘器V9通过小米众筹首发;次年,该公司便推出了首款追觅经典1.0高速吹风机;去年2月,其又推出了旗下最新双线激光雷达扫地机L10 Pro;同年7月,追觅再次发布了旗下新品——追觅无线洗地机H11 Max。
而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追觅在吸尘器线上、线下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仅为1.58%和0.03%;排名分别为第14和第20。
2021年追觅在扫地机器人线上、线下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仅为1.08%和0.01%;排名分别为第8和第20。
换言之,无论是吸尘器还是扫地机器人,追觅均未建立起所谓的核心能力和滩头阵地,便将其触角伸到吹风机和洗地机等其他领域。
一般而言,追觅这种“什么都做,几乎所有产品线同时推进”的发展逻辑是巨头企业的玩法,不太适合中早期企业沿用。
但需要承认的是,追觅硬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厮杀中突围,靠多品类占下了一席之地。
追觅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离不开它“抱大腿”的经营策略。
早在2017年底,追觅便选择加入了小米生态链,负责智能清洁产品。要知道,发展初期的追觅在资金、品牌、渠道以及供应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而小米较好地补足了追觅在这些方面的短板,使得后者能够专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打造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小米对于初创公司在供应链能力、产品的规划、交付品质以及未来产品的定义等方面有较大的帮助。”郭人杰说。
此外,追觅很早便意识到掌握供应链的必要性。
郭人杰提到,当追觅要生产15万转/分高速数字马达时,却发现没有外部供应链可做支持。为此,追觅通过自建生产线,专门打造了一条能够满足产品转速需求的高速马达供应链。目前,追觅已逐步实现了高速数字马达的无人自动化生产。
“所谓的深度掌握供应链,除了打通磨合好上下游各类供应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产品中的核心部件如高速马达、伺服电机等我们能够自研自产,在我们自己的黑灯工厂中,制造产线上的机械手臂昼夜不停歇地高速度、高精度生产。”郭人杰说。
自研自产的能力,使得追觅不会过度依附任何一家供应商,即便双方不合作,对追觅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图 / 追觅微博官网)
当然,追觅快速崛起的背后也离不开资本的推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至今,追觅共完成4轮融资,保持着几乎每年融一轮的节奏。该公司最近的一笔融资发生在去年10月,金额高达36亿元,由华兴新经济基金、CPE源峰领投,碧桂园创投、云锋基金、北京泰康投资、达晨财智等跟投,老股东小米集团、顺为资本、IDG资本追加投资。
在打造品牌形象方面,追觅也是“高举高打”。
一方面,追觅请明星代言。2021年10月,追觅官宣“亚洲飞人”苏炳添成为追觅清洁家电品牌代言人;今年4月,追觅又官宣徐璐为吹风机品牌形象大使;5月,追觅宣布演员张若昀为品牌代言人。
同时,追觅也开始积极布局线下渠道。据郭人杰透露,截至目前,追觅已经在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南昌等多个城市开设了16家线下专卖店。
更重要的是,踩中多个行业风口让追觅趁势而起。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根据GfK中怡康数据,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94亿元、108亿元和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2.2%和16.2%。
再比如洗地机,GfK中怡康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8月中国洗地机市场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67亿元和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29%、356%和58%。
很明显,无论是扫地机器人还是洗地机,行业市场规模均呈现出正增长趋势。而看准有潜力的赛道并精准布局,让追觅迅速从一众智能家电品牌中脱颖而出。
不过,追觅并非没有烦心事。
俞浩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追觅的目标不是做一个线上品牌,而是一个全渠道品牌。而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2年1-8月追觅在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品类的线上、线下市场的排名均未挤进前四,且市占率均低于6%。
显然,这与追觅“要做一个领先的全渠道品牌”的目标差距甚远。
不仅如此,追觅也面临口碑下滑的风险。「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追觅的投诉合计达60条,而网友们对追觅的投诉主要为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差、虚假宣传、不发货与不退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追觅还陷入了一场产品质量争议中。今年6月,有追觅前员工向媒体爆料称,“2022年6月份,追觅H12电池包问题频现,6月退货量比5月退货量成倍增长。”
“电池所用的胶不能满足洗地机防护要求,如果使用频率高,胶固定电池的效果会变差,导致充不上电或无法开机;如果使用频率低,只能推迟该隐患的发生。”上述前员工说。
尽管随后追觅方面辟谣称,该产品的退换数量并未产生波动,并且公司会针对用户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但这样的回应显然不能完全打消外界对其H12产品质量所产生的质疑。
此外,追觅还陷入了不正当竞争诉讼纠纷中。
此前,追觅因频繁使用“会思考的智能吸尘器”这一商业标识而遭智能家电品牌添可起诉不正当竞争。最近,这一知识产权纠纷案有了新进展。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追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判决:1.勒令即停止在商业推广中使用“会思考的智能吸尘器”标识;2.在其企业微博或微信公众号中刊登公告,消除影响;3.赔偿原告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产生的合理开支共计30万元。
而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追觅未来的A股IPO之路可能并不顺畅。
据「创业最前线」观察,近两年来多家贴有“小米生态链企业”标签的公司上市不顺。2021年7月,“小米系”公司易来智能科创板IPO终止;今年3月,另一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商米科技”科创板IPO被终止审核;8月,“小米系”公司素士科技创业板IPO处于终止状态。
即便追觅成功上市,它也可能面临业绩变脸风险。
郭人杰表示,目前追觅给小米代工的产品包括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吹风机和除螨仪等。给小米代工是追觅长期独立的一块业务。“追觅目前可以分为三大块,包括中国区、国际区和米家业务,从营收占比来看,预计2022年年底中国区和国际区的营收占比达到约70%,米家业务占比为30%左右。”
据追觅方面透露,米家业务目前在追觅的营收占比正逐年下滑,并由大量代工转为主抓创新型项目。
而一旦小米方面终止合作,短期内追觅的业绩极有可能会出现下滑情况。
不可否认,追觅凭借技术研发实力以及独具一格的市场打法,在俘获一众资本芳心的同时,其销售收入也屡创新高。
但被消费者控诉、陷不正当竞争诉讼纠纷等诸多问题,也暗示着追觅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对于追觅来说,如何打造护城河、重塑口碑并且让业绩持续高增长,无疑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命题。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