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前线

创业最前线

公告

创业有道·创新中国|中国领先的创投新媒体,提供最好的创投故事。

统计

今日访问:2310

总访问量:5205733

商业航天资本涌动,未来前景几何?

2020年09月12日

评论数(0)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龙老师

今年截至目前, 商业航天行业累计融资近30亿,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布局商业航天赛道。3天前,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宣布完成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完成1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在过去12个月,该公司共获得投资超18亿元人民币。

而两周前,另一家民营航天公司星际荣耀也获得了相当金额的融资,运载火箭赛道正在迅速成长。SpaceX迅速崛起,尤其以Falcon重型首飞为标志,几乎是一夜间向全世界普及了什么叫商业航天。

但相对于国际而言,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领域其实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真正的放开发展不过区区五年时间。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遥远的行业,陌生的赛道,未来发展怎样?前景几何?

1、中国民营航天崛起简史

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技术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而在诸多象征国力的领域中,太空探索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科技在方方面面领域的发展水平,是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商业环境、科学技术、教育体系乃至资本都在这一赛道上成熟和进步的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除了美、俄之外,唯一拥有火箭制造全产业链的国家。但是,这一体系长期以来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然而,在国际上,航天市场的民营化、商业化已经进行了数十年。1984年,美国政府发布《商业航天发射方案》,允许私营企业有偿为政府提供货运发射服务,自此打开了商业火箭市场的大门。

在中国,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也发现似乎需要更多、更灵活的商业航天服务。

2014年,是中国民营航天的破冰年,民营航天领域拿到第一笔融资,“翎客航天”获得投资。

而2015年,被公认为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元年,商业航天在中国正式起航。

在这一年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出台,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长光卫星、蓝箭航天、天仪研究院和零壹空间先后诞生并获得融资,以火箭、卫星为主营业务的民营公司不断出现,并持续获得资本关注。

短短3年间,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就迎来了第一波发展的小高潮,由于中国有着完整的航天人才教育体系,所以一旦政策解冻、资本到来,很多属于中国的奇迹也接踵而至。

在2018年,人们迎来了“天仪研究院在轨10星”,“九天微星一箭7星”,民营公司试射亚轨道火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也是在这一年的10月27日,蓝箭航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全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的首次发射任务,这也成为国内火箭民企第一次走通设计、控制、测量及发射场支持的全流程。

2020年是国际形势变化纷繁,充满高不确定性的一年。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红利年,“新基建”成为重点议题,而“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明确提出了包括“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属于新基建之列。

除了政策导向支持、客观市场需求井喷之外,资本也开始高度重视中国民营商业航天这一天花板很高、想象力很大的未来市场。

某种程度上,资本对于商业航天市场的兴趣,是全球化联动的。由于SpaceX估值超过305亿美元,远超2017年发射服务市场55亿美元的总量,证明了商业航空在资本市场上的增值想象力超越了互联网等行业,从而给资本注入了兴奋剂。

因此,在国内,红杉、经纬、华创、高榕、晨兴、IDG、基石、顺为、源码、险峰、明势、复兴和赛富等在内的知名基金也相继出手这个赛道,换言之,这个行业的火热和行业价值已经显而易见。

但未来怎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中国民营航天人还在探索。

2、市场空间越来越大

任何新兴市场的成熟都必然是以满足某个现实痛点为实现路径的。

如果简单的描述一下航天市场,其实上中下游是这样分布的:造火箭的是上游、造卫星的是中游、运营卫星服务的是下游。

但这只是技术意义上的上下游,商业意义上可能是相反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造地球卫星发展形成了通信、气象、导航、资源环境、军事侦察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随着卫星功能的综合提升,卫星的质量也不断增加,而火箭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又为大卫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与之同时,随着卫星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卫星”的需求同样在增加。

通常,人们将小于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其中,将500-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500公斤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10-100公斤的称为显微卫星,小于10公斤的称为纳米卫星。

现代小卫星发展独具优势,它们开发周期短,易制造,功能相对单一,便于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可实现快速组网与重构,是小卫星的最大优势。它们可以组成编队飞行,就好像航空展上的飞机编队飞行一样,只不过小卫星是绕着地球在飞。

研发成本低、发射灵活是其又一大特色。现代小卫星造价一般只有几十万至几百万美元,由于它们体积小、重量轻,易采用先进成熟技术,而且可以实现一箭多星发射,因而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用。

然而,对于中国的商业发射市场来说,传统火箭发射的特点是大载荷和高成本,传统卫星的重量多在吨级以上,成本多在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研发周期多在数年。

但是,小卫星时代到来,对于这一切提出了挑战。由于技术的进步,小卫星在商业上的价值凸显带来的市场空间出现了,小卫星带来的创新想象空间也非常大。

其中,遥感和卫星互联网是对卫星快速组网需求最突出的领域,这也意味着要求更多大推力、低成本的商业载荷发射能力。

比如,“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在建的核心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光学遥感卫星星座。

“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会改变,将继续加大卫星研制投入,第一阶段完成60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在轨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30分钟重访能力;第二阶段完成138颗卫星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重访能力。”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更受关注的还属卫星互联网,这是一个对星座组网需求明确的领域,基本上全球范围内的下一代卫星互联网、卫星通信计划都是基于快速卫星组网而设计的。

这也是一个国际竞争激烈的领域,不久前,亚马逊“柯伊伯”(Kuiper)低轨宽带星座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授权,准许其使用FSS Ka频段。FCC审批文件显示,该星座计划部署共计3236颗卫星。随后,亚马逊公司还宣布,将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柯伊伯”低轨通信卫星星座。

卫星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世杰指出:卫星互联网风口已至,各国纷纷加快太空战略资源部署,中国的卫星互联网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在过去十五年间,互联网以10%的增长率把全球人口接入网络。然而现在,增速急剧下降,这一增长曲线趋于平缓并触达瓶颈。目前全球仍有30多亿人尚未接入互联网,最核心的原因是——他们分布于地面网络比较难以到达,或者到达成本非常昂贵的地区。

除了卫星互联网,5G通信、遥感、物联网和无人驾驶等都对星座组网充满兴趣,因此中国目前存在数千颗卫星工程建设需求。

数千颗这还仅仅是“国家队”的数据,而中国商业航天企业TOP6公布的计划显示,在2023年之前,仅这六家企业计划发射的卫星就高达1830颗,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标准的“小卫星”。

火箭作为进入太空的唯一载具,其实和卫星是互相成就的。

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火箭研发机构和卫星研发机构会进行市场化的动态适配——卫星企业会考虑大致把卫星定在一个什么样的质量上才能取得功能、技术和发射成本的最优,火箭企业也会根据卫星的质量来决定开发多大推力的火箭,才能够既最经济的完成任务,又不至于运力不足。

3、经济性+大运力成破局关键

2020年被认为是中国商业航天的第二个“五年”的开始。即在第一个五年完成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的探索后,下一个五年重点在于如何与市场接轨。

中国民营火箭的关键指标之一,还是看运力水准。

星河动力创始人、CEO刘百奇此前曾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将有20吨的商业发射运力缺口。而截至2020年2月,航天科技集团官网披露的2021年长征火箭搭载余量来看,仅有约5吨。据此初步测算,20吨的运力缺口将亟待商业发射新力量来形成有效补充。

大量的组网卫星亟待发射、运力缺口明显等客观存在,使得中国民营航天的头部公司都在大运力火箭上发力,低成本但技术含量并不低的大中型液体火箭的市场前景十分开阔。其中,蓝箭航天的“目标”最为宏大,甚至绕过了小火箭,直接从中型以上开始规划。

但是,中大型火箭属于航天技术中的上游,考验的是一家从设计、研发、生产到发射各个环节的综合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掌握核心能力,头部火箭公司基本都有计划或已经在构建火箭研发系统性能力。

根据媒体报道,蓝箭航天已形成北京研发中心、西安研发中心、湖州智能制造基地的产业布局,星际荣耀等赛道前列的企业也陆续建成了各类试验设施和制造基地,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配套。只有具备了全产业链能力,才能保证产品的交付效率,中国的民营商业火箭作为工业化商品才有被量产的可能性,而量产的规模则又将进一步摊薄成本。

而此前,星河动力“光年”系列固体运载火箭65吨级热试车成功,标志着民营火箭在固体赛道上也出现了技术逐渐成熟的中大推力产品。

(图 / 艾瑞咨询)

尽管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中大型火箭计划仍“在PPT上”,但大运力是未来卫星市场的关键产品已成为行业共识。

截至目前,今年国内商业航天已累计融资超过30亿,融资金额排序第一、第二的两笔分别花落中大型火箭和小型火箭的民营企业,这是资本市场对行业前景最直接的反映,而从行业格局来看,超过10亿级别的融资或将成为行业的一道重要分水岭。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使得第一梯队公司在累积融资中已经与第二梯队公司拉开了距离,未来差距会越来越大。竞争是残酷的,中国的民营航天必须在这种压力下高速前进。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新的市场需求的提升,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或将在近期进一步展现。

中国人的商业航天之梦,由中国人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好的口号。但它需要的则是更多的踏实努力、勤奋探索和务实创新。

*文中题图及部分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创业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