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评论数(0)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佘凯文
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已是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全球各大工业强国几乎都在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展开布局,只为在未来竞争占据一席之地。
历经多年发展,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无论是在关键技术研究,还是在产业化落地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且部分领域已经进入到全球领跑阶段。
相比欧美等国,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普遍起步较晚,何以做到后来居上?根本原因之一得益于国内优异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前国内各大有能力的城市基本都在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从北上广深到长沙、武汉、合肥、杭州等地,都将智能网联汽车当成未来的支柱性产业。
竞争之激烈从近期的各地动作便可见一斑,7月20日,北京宣布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7月28日,上海通过《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表示要举全市之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制高点;9月1日,第九届岳麓峰会在长沙落下帷幕,期间公布了《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表示将全方位加速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也正是依托于这种良好的竞争环境,使得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加速驶入快车道。
顶层设计决定“产业基础”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对于产业来说,政策好不好,也将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状况。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成为各方争夺的产业高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支持政策频频出手。
地方上,到今年8月,共有24个省级行政单位出台了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文件,如北京、深圳、重庆、长沙等地成为了政策先行先试城市。
在北京,自2017年开始,基本每年都会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出台各种政策,仅今年上半年就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政策先行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截至目前,北京地区的政策内容已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商业化运营、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深圳,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在8月1日已经开始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条例”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无法准入、无法登记、无法合法上路、无法开展道路运输等关键问题,对推动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规支持。
在重庆,为了弥补启动较晚的弊端,这两年重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加速,依旧是政策先行。而今年,《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与即将出台的《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都在彰显重庆奋力追赶的步伐。
在长沙,今年除了最新发布的《行动方案》,还有年初发布的《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及6月份推出的《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细则(试行)V4.0》,这些政策旨在进一步规范长沙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规模化测试与示范应用活动,并助力长沙智能网联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从各地的政策出台情况,也能一窥国内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些许特点。相较欧美等国来说,国内市场更加注重于“战略标准和规划布局”,在聚焦产业支持及测试示范管理政策的同时,也更擅长于对行业链条的调节,并最终转化为增量工具。
例如长沙一开始并非国内最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地区,直到2018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落户湖南湘江新区,才使长沙乃至湖南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一开始的死磕“测试”环节,到如今已汇集“咨询、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集成、服务、监理、评测、应用以及需求”等各方产业链,长沙模式将政策先行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道路测试里程大比拼
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几项数据一直是国内各地区比拼的重点,其中就包括“道路测试里程”。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带动智能化道路改造升级超过3500公里。
各地测试道路里程这两年有着飞速提升,例如广州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开放测试道路较 2021年底实现增长57.6%,有效测试里程较2021年底增长73.5%。全市共发布开放测试道路202条,双向里程达789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
在北京,截至2021年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800万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427公里。这是目前国内城市测试道路最长的城市。
此外,其他城市也在加速建设,如合肥据《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明确,未来几年,合肥将开放不少于100平方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片区,不低于400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开放道路;深圳日前开放了第三批开放道路目录,目前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约201.37公里,开放测试道路187条。
但要说最值得期待的还属长沙,根据刚刚发布的《行动方案》,湘江新区将开展全无人测试,逐步实现全域开放。据了解,湖南湘江新区目前已开放317公里测试道路,根据该方案,若开放新区全域1200平方公里、1712公里道路里程,届时长沙将成为全国测试道路里程最长、区域最大的城市。
不只是“道路测试里程”,长沙核心优势还体现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领域,2018年4月,长沙在国内率先出台了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这份文件,为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打开了通道。
测试场景方面,长沙打造了丰富的封闭测试场景,包括高速模拟测试区、城市模拟测试区、乡村模拟测试区、越野模拟测试区、7×24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场等,能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功能场景认证测试等服务。
今年,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在湖南湘江新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正式启用。新测试场景再创了两个国内唯一,一是构建了具备雨、雾、光、尘等可满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复现的复合式测试场景,二是搭建了国内唯一可实现全天候柔性搭建的雨中泊车场景。
可以看到,虽然各地之间的角逐还未分出胜负,但“智能驾驶之城”的梦想在高速推进的测试道路里程中已现出了雏形。
进击的网联汽车商业化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也逐步由研发测试转入实际运营,各城市开始进入商业化试点的竞夺阶段。
今年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获得了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是国内首个颁发给自动驾驶企业的出租车经营许可;而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收费示范项目则落地重庆永川;8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市民可以体验商业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与此同时,武汉、长沙等地也纷纷启动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运营。
在武汉,今年正式印发实施《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1-2年内完成不少于1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智能化改造,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末端无人配送等示范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城市云平台、城市基础服务平台等基本建成。
又比如长沙,由湘江智能、长沙先导产投与百度合资公司湖南阿波罗智行运营的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队,在湖南湘江新区已开启示范运营,面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收费服务。早在2020年长沙萝卜快跑就已获得全国首批运营示范通知书。截至目前,自落地长沙以来,萝卜快跑在开放道路上自动驾驶总里程达到100多万公里,安全载人试乘超过10万人次。
此外,长沙还打造了全国首条面向通勤场景的智慧定制公交线路,使行程时间平均缩短13.3%,高峰准点优化率达到80%。
根据《行动方案》,长沙不仅志在出租车、公交出行等领域,还瞄准了无人清扫、无人配送和无人零售等应用场景综合性商业化运营,旨在培育面向未来的“无人经济”新产品、新业态,打造全域开放的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城市。最终推动长沙成为国内运营范围最广、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城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功能型无人车在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还属于全新领域,其意义在于作为无缝化移动服务建设的主要载体,以商业化价值来看,不仅将承载交通、生产、生活中的各项任务,还极大拓宽了现有车辆的边界。
从各地区实际情况来看,有能力且有资格开展相关商业化的城市还并不多,像长沙这样欲打造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区的概念属于国内首创。并已经开始向实处落地,当下湖南湘江智能公司正在积极和功能型无人车头部企业、干线物流头部企业等推动项目落地。
据悉,湘江新区未来将建设全无人、全天候道路测试运营网络,实现环卫、物流、接驳、配送四类场景千辆级规模化应用,打造10个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车联网商用场景。功能型无人车场景落地将成为接下来湖南湘江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当然,就现阶段来说,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规模化还依旧任重道远。也因此能看到,各先行区都是采用政策先行先试,铸造起监管沙盒,再逐步推动商业化探索与商业场景落地,并持续优化运营监管的模式。
各地区的商业化加速落地也又一次反映出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市场的广阔空间。
双智协同的稳步推进
我国是世界上首个系统性开展“双智”协同发展的国家。自2020年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已先后确认16个城市为“双智”试点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六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双智试点,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十个城市作为第二批双智试点。
其意义在于直接带动了产业升级和各地经济发展,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数字化样板。通过实现人—车—路—云—图—网的高效协同,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带给市民更好的出行体验。例如能有效缓解传统汽车给城市带来的交通拥堵、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停车难等突出问题,还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
在各地“双智发展”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风景,如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实现332个数字化智能路口基础设施全覆盖,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搭建完成,网联云控系统对外服务的能力初步建立,常态化开展测试和商业化服务的各类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约300辆。
广州自获批“双智”试点城市以来,聚焦车路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了琶洲车城网、黄埔智慧交通“新基建”、番禺车联网等示范项目。在当地传统汽车企业、交通企业向数字化、网联化、自动化转型过程中,更加聚焦车路协同发展。
至于长沙,依托“双智”试点已建设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实现云平台与多种产业平台、政府监管平台的互通,开展智能网联及智慧交通的监管和运营。湖南湘江新区通过“新基建聚集产业、建场景培育产业、搭平台服务产业”,建设了全国一流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聚集“车—路—云—网—图”上下游生态企业350余家。并且,湖南湘江新区预计在2023年,实现智能感知与通信路侧单元区域性覆盖。
再根据《行动方案》长沙还将持续开展智慧公交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主城区公交车进行智能化、网联化改造,推进智能网联公交信号优先通行、360智能防护、定制公交等应用场景落地,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智能网联公交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
毫无疑问,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以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双智”已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仅承担出行重任,更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担当。
总结
纵观各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所能及的不仅仅是产业的蓬勃,更是未来一个全新经济支柱产业的诞生。
而在一众城市中,长沙以“搭平台、建场景、聚生态、兴产业”的思路,发展速度尤为喜人。同时,作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唯一获得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在冲击“中国智能网联第一城”的道路上,长沙也显露出了足够的“野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