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4日 18:06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和二
编辑/蔡建桢
2月20日晚间,沃尔玛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中特别提出“在沃尔玛的国际市场,净销售额增长是由中国、Walmex(沃尔玛在墨西哥的分公司)和加拿大引领。”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成为沃尔玛在全球2025财年(截止到2025年1月31日)营收增长5.1%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01
沃尔玛中国营收大涨27.7%
在2024年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这一财年,沃尔玛全球实现营收68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335亿),同比增长5.1%。沃尔玛的这一业绩,创造了全球企业营收记录的新高,截止2024年,沃尔玛已经连续12年蝉联世界500强企业之首。不可否认,虽然在全球线下实体零售都倍感压力的大趋势之下,沃尔玛依然成为榜样与表率。
在财年全年,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约为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0亿元),再一次刷新在华销售额纪录。第四季度,按固定汇率计算,沃尔玛在中国的净销售额达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9亿元),同比上涨27.7%。显著高于此前三个季度16.2%、17.7%和17%的涨幅。
也就是说,最后一季度,沃尔玛中国的涨幅接近30%,相比于前三季度的增速扩大了近一倍。从节奏上来看,2025年中国春节较2024年大幅提前,节日消费有助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井喷,尤其是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在很大程度上次承接了中国大量中产消费人群在春节期间的需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的正月初一,即1月29日,山姆会员店年货季销售同比增幅超过25%。
到2025年1月底,山姆在中国拥有53家门店。这53家门店,在2024年全渠道销售额达到100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占据了中国沃尔玛全年净销售额的68%,超过了一半的贡献,可见山姆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多么“能打”。
2024年,山姆在中国市场保持了超常规的开店速度,去年新增6家店,仅第四季度就新开4家。山姆会员店不仅在数量上扩张,会员费收入增长也超过35%,会员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期。
02
沃尔玛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
效率提升是当下所有大卖场品牌最重要的经营课题。所谓的效率提升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对外而言,提供更加高品质的商品,这样的高品质在于对消费者的感知而言是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低价策略。从宏观消费角度看,中国的市场需求并非萎缩或降级,而是过去的供给模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价值。尤其对于食品、日常生活用品这样的快速消费品,新一代消费人群的要求更高,满足这样的深层次变化,是这些年山姆、盒马、胖东来这些以品质为代表的零售商表现更好的重要原因。
效率升级的第二维度在于零售平台内部。通过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技术应用,降低日常经营成本,尤其在于自身供应链的建设和打造,形成足够的能力溢出,辐射到面向终端的产品和服务上——更科学更精准地选择更有竞争力和质价比的产品而不是再像过去一样追求商品的丰富度。
如果从“效率”提升的角度考量沃尔玛的经营策略,可以发现,一方面,面向外部的市场端,沃尔玛尤其是山姆会员店加大了线上渠道的效率释放;另一方面则在于门店的优化和选品的高度精准化。
在财年内的最后一个季度,沃尔玛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4%,而且此前三个季度的涨幅都不弱,分别为23%、23%和25%。而山姆会员店的线上销售占比更是达到了48%。
去年年底,沃尔玛大卖场正式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味着沃尔玛大卖场正式进入“即时零售”的战团,促进其进一步多元化线上平台的流量获取。
而对于山姆来说,由于是会员模式,消费者的粘性更高,所以山姆在线上的转化方式主要是依托其自身的“私域流量”,包括小程序、京东旗舰店以及APP。这三大渠道,让山姆在线上的竞争力更强,转化率更高。而山姆在线上销售占比高达近一半,正在于其内在运营的高效率促使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譬如单独下载山姆APP或者在小程序内主动搜索山姆。
在品类升级方面,沃尔玛,包括山姆体系,进一步聚焦于高频、高单值和高品质的产品力打造。过去的一年,沃尔玛对大量门店进行改造升级,其中重要的一块在于品类调整。
一方面,加大食品的高品质化,比如烘焙品类、烹饪品类,让零售更像微型餐饮,将对消费者的需求满足链条更加近身化。另一方面,沃尔玛大卖场也开始学山姆,不断提升商品的品质。对沃尔玛而言,进口商品优势非常明显,它进一步释放全球供应链能力,利用庞大的体量规模优势对场内的所有商品实现“好中选优”。
03
沃尔玛也有烦恼
此次沃尔玛虽然交出了一份说得过去的成绩单,但资本市场对这一表现似乎并不满意。2月20日,沃尔玛股价大跌6.53%,创下1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年内涨幅已缩窄至7.59%。分析人士认为,沃尔玛股价的表现出现了高增长与低预期的矛盾。换句话说,沃尔玛的最新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对于沃尔玛这样的龙头企业来说,光有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分析师和投资人需要的是逐年相比“增长幅度”的增长,也就是2025财年的增幅要高于上一财年的增幅。但这对于一家老牌企业难度巨大,一方面在于同比的基数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于宏观环境的巨大变化,政策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兴消费人群习惯和需求的巨大差异化。
虽然山姆挑起了沃尔玛业绩的大半壁江山,但沃尔玛本身,却不可避免陷入老化的境地。从全球范围内看,截止2025年1月31日,山姆美国有600家店,山姆墨西哥有173家店,山姆中国有53家店,总计826家。而沃尔玛全球有10771家店,显然,山姆的规模还远不及沃尔玛本身。
在中国,沃尔玛的大卖场业务过去几年一直处于调整状态。从2016年至今,沃尔玛在国内已经关闭了超过140家门店。尤其是近年,沃尔玛大卖场业态调整的数量不断增大。有数据显示,2020财年至2024财年,沃尔玛中国门店数量分别为412家、403家、361家、322家、296家,关店数量分别为:9家、42家、39家、26家。
近三年沃尔玛持续关店的数量都维持在20家以上,而这些关闭的店铺,无一例外都是大卖场。持续关店的背后是沃尔玛大卖场业绩表现持续下滑甚至于亏损。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曾表示,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有舍有得,只有学会放弃,才能做到极致。言下之意意味着沃尔玛大卖场与山姆会员店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对沃尔玛不利的消息还有,2月21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季度销售额首次超越了沃尔玛。数据显示,亚马逊在第四季度实现销售额18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04亿元),而沃尔玛同期销售额为18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75亿元)。
虽然沃尔玛在年销售额上仍保持领先,但亚马逊正迅速缩小差距。FactSet数据显示,预计沃尔玛在2026财年(截止2026年1月底的前一年)的营收将达到70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339亿元),而亚马逊2025年的营收预计将达70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767亿元)。
04
成为新科技型零售公司
AI的巨大发展,让沃尔玛开始尝试利用新技术驱动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分析人士表示,沃尔玛正不断将筹码押注在技术投入上。在沃尔玛美国总部,其内部正在尝试通过AI算法,实现“最优决策”,包括优化库存周转,降低生鲜品类损耗率,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体营收和利润率的增长。
另一方面,对于拥有庞大的采购供应商体系,沃尔玛不断尝试对标老对手亚马逊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从B端大量品牌商身上赚取“广告收入”。
去年12月4日,沃尔玛宣布成功完成对智能电视品牌Vizio的收购。沃尔玛以每股 11.5美元、总计约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的价格,完成了对Vizio的全资收购。此举被视作沃尔玛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其零售体系内商品品牌的广告推广。沃尔玛将凭借这一终端数据强化Walmart Connect的精准营销能力,对标亚马逊广告业务。
分析亚马逊收入数据发现,第三方卖家服务,包括亚马逊在配送和运输、广告和客户支持方面收取的佣金和费用占该公司去年总销售额的24.5%。沃尔玛显然亦希望获得“更多佣金”。去年,沃尔玛为购物者推出了一个名为Walmart+的忠诚度计划,与亚马逊Prime竞争。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传统商业模式面对新形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沃尔玛这样的巨头在新时代商业生态下的尝试,正逐渐从过去单一的卖货模式转变为“数据+服务”的新效率、高技术含量更高的科技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