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商业评论

老刀在线

公告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分享财经观点和商业评论。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940

总访问量:34707829

这次,互联网大厂的冬天要扛多久?

2021年12月06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头图/Pixabay

一切肇始于1987年9月20日。

那一天,中国科学家钱天白向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了一封内容为“穿越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

由此,中国打开了互联网世界的大门。

郭万盛在《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一书中写道:

到目前为止,8亿人笼罩在互联网的晨晖之中。广袤的中国大地,正被互联网赋予崭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数字化的浪潮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相互激荡,一个繁荣的数字社会正在降临。尼葛洛庞帝在20世纪90年代所预言的“数字化生存”,我们都已习以为常。

这本书出版于2018年,三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世界又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人工智能到元宇宙,从5G到物联网,数字化的世界日新月异,坐地日行八万里。

在整个互联网产业飞速疾驰的车轮之下,那些在本世纪之初诞生的巨头们,似乎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阿里、腾讯首次出现了亏损,字节增长乏力,大厂纷纷裁员。

互联网世界新一轮的寒冬又来了吗?

01

21年前的那个冬天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股指达到了其顶峰的5132点,但是,一家家互联网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及财务造假、高管套现等事件被披露,各种迹象都表明一场危机正在到来。

彼时的4月3日,微软垄断案宣判,微软创单日最大跌幅,也开启了这场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的多米诺骨牌。高科技公司的股价开始下跌,其中思科的股票跌了90%。

随即,纳斯达克出现“踩踏”性恐慌现象。此后的两年内,纳斯达克股指从5100点下跌到1100点。平均市盈率从1999年的78倍大幅下滑到2012年的23倍。1999年,美国出现了457个IPO,大部分是与科技股相关的公司,其中117家公司在上市当天股价翻倍。到了2001年,IPO的数字锐减到76个,而且没有一家公司股价上市当天就翻倍。

这波互联网泡沫威力之大,已经不局限于硅谷和华尔街,甚至穿越了太平洋,影响到了中国的互联网市场。

2000年,在国内,首先发出互联网泡沫预警的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吴敬琏在《互联网:要发展还是要泡沫》一文中写到:

“股市里的所谓‘泡沫’,指的是股票的价格脱离了公司基本面,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的市值虚升部分。经济里的气泡膨胀得太大就成了气泡经济,天下没有不断膨胀、永不破灭的气泡。” “对于不强调真抓实干,而是爆炒‘高科技’‘网络股’等概念以吸引大众跟风入市,促成股价飙升,就不能不怀疑醉翁另有他意了”。

面对互联网寒冬,当时的网易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尽管上市之前网易就融到了1.15亿美元,但为了建设互联网门户,丁磊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随着互联网的萧条,网易的收入来源——广告费也大幅下滑。事实上即便不下滑,收入相较于投入也是杯水车薪。丁磊转瞬就从巅峰跌到了低谷。2000年11月,网易聘请了高盛公司做顾问,并希望能找到海外的买家。然而在和多家公司接触后,没有一家愿意接手。

2001年1月,马云做出三个“B to C”决定: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阿里巴巴相继关闭境外公司,遣散外籍员工,把业务中心放在沿海六省,并把总部又迁回了杭州。

2001年年初,搜狐股价一度跌至1.03美元。到3月,继续下跌,最低到了0.5美元。按照规定,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如果连续3个月低于1美元,纳斯达克就会发出警告;如果再有3个月仍未能回升至1美元以上,纳斯达克就会将其摘牌。就在即将接到摘牌警告的前两天,搜狐股价终于反弹至1美元以上。搜狐逃过一劫。

02

爱奇艺、字节大裁员

这次,似乎从裁员开始。

11月底,有网传消息,阿里内部会议决定裁员大概两万人,管理层更加扁平化,有的部门将彻底消失。此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亦未遭否认。但爱奇艺的裁员却搞得满城风雨。

连续数十年亏损之后,爱奇艺在三季报中仍未看到盈利曙光:今年三季度,净亏损高达17亿元(约合2.684亿美元),亏损同比增长41.7%,但当季营收、订阅会员却仅有个位数的增长。

12月1日美股盘前,爱奇艺传出大裁员消息,媒体称其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是史上最大一次裁员。根据新浪科技的消息,爱奇艺此次裁员,基层新员工、中层(总监级别)被裁的较多,另外还有司龄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薪水比较高的员工,多在被裁之列。

截止美东时间12月2日美股收盘,爱奇艺报收5.59美元/股,相较今年3月的高点28.91美元/股,股价暴跌80%;拉长时间线,对比上市之初46.23美元/股的高光时刻,市值更是缩水近90%。

除了爱奇艺,字节跳动的裁员动静也比较大。

下半年,字节跳动教育、游戏、本地生活、房产业务均被曝出裁员。根据晚点此前报道,8月,字节跳动旗下瓜瓜龙8000人辅导老师团队一半被裁撤,GOGOKID、清北网校、你拍一等停止运营,到11月,已彻底放弃中小学业务。

本地生活方面,甚至有地方“除了十来人的本地生活业务团队,被保留负责善后,其余100多人被限令2天内办理完离职手续”。据《财经》消息,11月30日晚,字节跳动旗下的房产交易平台幸福里突然通知部分北京新房销售员工裁员消息。

一直以来,字节跳动以不设边界的方式扩张,11月2日,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发布内部信将公司业务划分为抖音、教育、飞书、企业服务、游戏、TikTok六大板块,部分以往受关注的业务未提及。9月,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字节跳动提到,公司正在收缩金融相关业务,确实有出售证券业务的计划。公司内部已明确未来不会再从事证券业务。

裁员,表面上的原因无外乎两点:

第一点是扩张过快,一些相关的业务不挣钱,企业负担重,通过裁掉薪水高的老员工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新员工来实现降本增效;第二点在于政策的导向,砍掉了某些业务板块。

但实际,内在的逻辑,在于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天花板,找不到有效的第二增长曲线,或者曾经寄希望的新增长业务战略失误,投资失败没能达成预期。

企业希望收缩战线带来成本压缩,而裁员实在是最无奈也是最无效的手段。靠裁员减负是治标不治本,根本性消除焦虑的解决途径不是减负,而依然是在于开源——在模式或者战略上的新突破。

03

阿里腾讯增长失速

11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2021年7-9月)财报,当季收入2006.9亿元人民币(下均为人民币),同比增长29%;经营利润净利润285.2亿元,同比下降39%。业绩公布后,阿里巴巴美股股价开盘跌超9%。

2022财年Q2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收入放缓,净利润下降。

阿里方面表示,随着国内GDP增速的下降,阿里因为商品交易的体量最大,所受的影响也是最大的。随着线上流量呈分散化趋势,阿里也正在面临来自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多维度竞争。

在阿里巴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分析师直截了当向张勇发问:“你们提到收入表现较疲软有两个原因,一是宏观经济,一是竞争格局。但就核心电商这个版块,你们本季度的表现是不如同业的。”

对于本季度的财务数据,阿里也坦言,电商业务增长大幅放缓,主要原因是来自市场状况放缓尤其是服装配饰类目GMV放缓,以及国内电商市场上参与者增多所致。

在阿里的收入板块当中,这次财报中增长不力的是“中国零售商业”板块下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仅增3%,而上一季度的增速为14%。阿里的“客户管理”收入主要来自淘宝天猫的广告费和佣金。阿里作为电商的老大,广告费和佣金显然是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虽然近几个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大头。而此次这一块的收入增加大幅度放缓,说明阿里的电商业务增长放缓。

天猫副总裁杨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以来,天猫平台推出了生意参谋免费、退货运费险降费等超过30项商家扶持举措,在双11期间,又有14项服务推出,包括各类补贴、预售即回款金融服务、开放创新工具应用等,预计今年至少为商家降低经营成本150亿元。

阿里在电商这块核心业务板块增长失速,另一个巨头腾讯也不尽如人意。

腾讯本季度营收为1423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395.1亿元,同比增长3%;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317.51亿元,同比下降2%,为近十年来首次。

对腾讯来说,作为其核心业务的游戏依然保持了增长,在监管要求之下,未成年人在本土游戏时长和流水方面的占比均出现显著下降,分别为0.7%和1.1%,去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4%和4.8%。

另外,在这一时期,腾讯的研发与薪酬成本大大增加。财报显示,其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38.62亿元,同比增长38.82%,这主要是由于研发开支和雇员成本的提升——本季度腾讯研发开支为137.3亿元;总薪酬成本为259.63亿元,去年同期为177.03亿元。当然,薪酬成本提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员工规模迅速扩大,从2020年的8.5万人增长到今年超10万人。

从阿里和腾讯两家巨头的财报可以看出,无论收入还是利润,增长的幅度与往年相比都在下降,但是成本开支,包括研发费用,市场拓展费用,人工成本等却在增加。

在一降(利润)一增(成本)此消彼长的财务数据背后,监管的力量对互联网巨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互联网巨头的赚钱能力超乎寻常,直接导致资本疯狂追捧互联网企业,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对互联网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大厂”趋之若鹜。投中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互联网的融资总额达到936亿美元,投融资案例达到1085起。

但是,随着反垄断、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重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等等这些政策导向的落地,已经成为无形的缰绳,套住整个互联网产业狂飙突进式的“野蛮发展”。尤其在共同富裕的导向之下,需要大力地缩短巨头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发展差异。

04

大佬们深藏功与名

11月10日,腾讯Q3财报发布之后,马化腾表示,“腾讯也将积极拥抱监管,投入产业数字化、前沿科技和共同富裕,探索新的增长趋势。”

无论老前辈还是少壮派,这一代的互联网大佬们无一不开始低调,甚至隐退。

这几年来,马云和刘强东的声音日渐沉寂。而互联网江山的少壮派也纷纷开始“撂挑子”。

今年3月17日,41岁的黄峥在致股东信中,宣布辞任董事长,现任CEO陈磊接替其职务。

辞任后,黄峥计划去从事科学事业,“将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职位上从拼多多“退休”,黄峥还主动放弃了1∶10的超级投票权,将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委托给董事会以投票方式进行决策。

黄铮在股东信中写道,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传统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2021年Q3财报季,拼多多实现营收215.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2.10亿元增长51%,低于市场预期的264.74亿元。而且51%的增速,也较今年一季度239%、二季度的89%明显放缓。

用户规模方面,拼多多本季也显露了疲态。据财报,拼多多Q3年活跃买家数达8.67亿,单季增长只有1740万,不及市场预期的2000万。同期月活用户数为7.42亿,单季只增加300万。分析认为,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已经触及互联网用户增长的天花板,未来渗透增长空间只会更有限。

今年5月20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卸任CEO一职,由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新CEO。11月初,张一鸣又卸任董事长。

今年10月29日,快手发布公告称,自即日起,宿华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由快手联合创始人程一笑将接任该职位。与黄峥不同的是,宿华仍担任快手的董事长、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只是不再负责公司日常运营,而关注于长期战略。

05

监管与新时代的呼唤

12月3日上午,滴滴出行发布消息,“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决定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暂停注册新用户;7月4日,国家网信办公告,滴滴出行APP由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下架。

一直到现在,滴滴出行APP依然没有在应用市场恢复上架。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遭到美团、高德、花小猪等等一众打车APP的争抢。

滴滴上市的发行价为14美元,12月2日收盘价为7.8美元,跌了将近一半,这也导致很多投资者蒙受损失。滴滴如果从美股退市,以什么样的价格回收股份,这是个头疼的难题。

受滴滴的影响,12月3日成为中概股集体被“血洗”的一天:滴滴大跌22.18%,雾芯科技跌16.7%,理想汽车跌15.95%,爱奇艺跌15.74%,腾讯音乐跌11.94%,蔚来跌11.19%,小鹏汽车跌9.3%,新东方跌9.22%,百济神州跌9.17%,唯品会跌8.86%,阿里巴巴跌8.23%,拼多多跌8.16%,百度跌7.77%,京东跌7.71%,哔哩哔哩跌7.15%,网易跌6.9%。

笔者认为,滴滴退美赴港,主要原因在于监管要求。从去年以来,国家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今年9月份,腾讯和阿里先后宣布将出资1000亿用于共同富裕。这代表着中国最大的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政治觉悟和立场意识。

11月20日,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成立后的第三天,“一把火”烧到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巨头们的头上。对43起互联网领域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案进行行政处罚,单一案件顶格处罚50万元。

严监管的目的有两方面:

第一,维护数据安全,尤其涉及到国家经济和民生安全的部分。比如说滴滴打车,其掌握的大数据价值和重要性要远远高于电商所掌握的消费交易数据的价值。

第二,保证公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限制互联网巨头的破坏性扩张,控制互联网企业对资源形成的滚雪球效应,保证中小企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机会。

在如此宏大的导向性政策背景之下,互联网经济的退潮,或称之为理性发展,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

另外,除了政策导向之外,经过20年的高歌猛进,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新模式上,已经缺乏具有颠覆性且能产生实际价值的战略突破。

一般认为,现有的产业+新科技=新的产业,这个公式很好地阐述了“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这一理念。但到目前为止,近两三年以来,哪些新技术可以与哪个产业相结合,产生新的产业,还没有看到。

社交电商、下沉市场、直播带货等等,这些都只是在战术上的创新,沿用的依然是原有的商业模式。

而近年以来呼声很高的,比如说区块链、虚拟币, AI技术,物联网甚至今年大火的元宇宙,这些到目前为止没有能够诞生新的产业!

所以,在整个互联网生态圈,战术上的创新已经不足以适应外界,尤其是资本市场对整个产业的新需求和新想象。

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好的生活。

对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进入一个平静期,稳健低速发展,收缩边界,控制扩张,停止烧钱大战,精耕细作,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对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去年开始,有学者提出,要穿越周期。后疫情时代的这个冬天,会是一个新的周期开始吗?

参考资料:

1、郭万盛,《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9月

2、AI财经社,《互联网公司不敢赚钱,阿里腾讯十年来净利润首亏》,2021年11月19日

3、商业深度观察,老刀,《阿里发布新财报股价大跌,反垄断再被罚,好日子结束了》,2021年11月23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