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3日
评论数(0)2017年1月,第一家对标盒马鲜生的永辉超级物种开张,算是阿里和腾讯双方竞争新零售的起点,这场竞争进行了整整两年。
从两年这个节点来看,在腾讯还在探索中时,阿里找到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天猫新零售、盒马等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又将这些经验复制给品牌商、银泰和居然之家等全资收购的线下零售商,最终把服务开放并销售给无数传统零售商。
阿里在美国的竞争对手亚马逊最厉害之处就是能够把内部服务开放,最终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阿里也是如此。
1月11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对外正式推出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同样是叫做操作系统,不禁有人将其与安卓、苹果等的“操作系统”作对比。安卓开放、苹果具有一致顺滑的极致体验,而阿里想做的是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
01
新体验为线上导流
对于新零售的本质有许多绕口的解释,实际上,一开始新零售作为互联网势力向线下渗透,是带有侵略性的,如果要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从而为线上导流——这是新零售的立足点和利益所在;而另一方面为传统零售业提高效率,这是真正新技术和旧零售的结合点,能够为传统零售业所接受,从而带来普遍的革新。
时钟拨回到2016年1月,第一家盒马鲜生开张,阿里向消费者提供了商超的全新体验——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提供精选过的商品和现场加工的餐饮,比如低价的龙虾和帝王蟹,而所有的这些服务可以通过线上下单,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获得。
而支撑这种优质体验的,是阿里在用户感知不到的地方重金打造了数字化系统,包括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部署的供应链、销售、物流履约链路。
这种优质的体验和技术体系很快复制到阿里旗下的商超上。
黄明端是连锁商超大润发最核心的人物。AI财经社报道,2013年黄明端通过一位朋友联系到了阿里巴巴CEO张勇,约在上海一家餐厅见面,“他太懂得传统零售的痛点了”,黄明端说,张勇当时也在思考,盒马鲜生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更多线下场景中。
到了2018年3月,阿里正式收购了大润发,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验证盒马理论的实验。大润发的生鲜区接入了盒马的悬挂链系统,这意味着大润发附近3公里内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淘宝APP,可以享受一小时内送达服务。
除此之外,最直观的改变是天猫超市“本地化”——网红商品也大面积进驻大润发,还增加了智能购物区,这种做法和亚马逊在线下的书店如出一辙,在线下书店中,亚马逊设置了线上那些“最高评论”、“最畅销”专区。
2017年之前是阿里新零售的闭关练功时期,2017年之后则是实验时期——全资收购大润发、银泰等传统零售商,并且复制盒马的经验,而到了2018年阿里几乎开始了向外开放经验时期。
2018年8月,阿里和星巴克合作,通过阿里巴巴旗下外卖平台饿了么第一次推出外卖,消费者最快不到19分钟就可收到一杯和店内口感一致的咖啡,如今30个城市的2000家门店都已接入;盒马的“外送星厨”让星巴克第一次将咖啡从“隐形”厨房递到周边三公里; 今年天猫双11期间,星巴克外卖第一次在午夜送到消费者手中。作为双方战略合作最重要的部分,会员体系的打通,也是线上新零售门店第一次和第三方品牌合作。
2017年,携手阿里打造的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坊亮相
星巴克国际及渠道发展集团总裁John Culver说,“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会为我们在中国施展‘飞轮’战略提供火箭燃料。不仅涉及外卖,而是一个全方位合作。”
“飞轮效应”是亚马逊最喜欢提及的一个商业战略,指对于一项服务前期不计成本地投入,从而建起优质服务的护城河,后期会带来指数级的用户和收入增长。
如果回顾美国零售业的发展,从1880年代西尔斯在美国铁路沿线放置邮购手册供旅客打电话订购货物,到沃尔玛这种低价连锁超市的兴起,再到全食超市、Trader’s Jose这样的精选的超市广受喜爱,都是仅仅围绕一个核心——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体验,那么盒马这种提供了优质体验的新零售形态最终会在中国零售史上留下重要的一个章节。
重点在于需要可持续,从2016年开店至今,盒马已在全国发展出122家门店,从这个角度来说,盒马模式具有可行之处。
在盒马开张整整一年后的2017年1月,作为腾讯流量和资金扶持的新零售选手,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开业,但到了2018年12月,超级物种显示出了成本上的压力。
就在2018年12月4日,永辉超市宣布剥离新零售业务,将其亏损和收入都剔除出上市公司报表。在2017年年报中,永辉超市曾计划2018年新开永辉生活门店1000家。但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新增永辉生活店96家。第三季度,新开永辉生活店137家,签约永辉生活店138家,与计划目标相差甚远。
02
找客户、提高效率是“传统”和“新”结合的原因
阿里冲进线下的时候,面对一个行业困境,流量越来越贵,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例如,某自营电商平台2012年获客成本65.30元/人,到2017年达226.10元/人,5年复合增长率28.20%……与此同时,线下的获客成本一直维持在比较平的状态。
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到了线下毫无疑问是一个入侵者,让传统企业接受阿里、腾讯这样的新零售提供者的原因就是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效率。
从2013年开始,居然之家就感受到了互联网趋势的大势所趋。2018年2月,阿里宣布以54.53亿元拿下居然之家15%股份——在家居行业检验阿里的零售经验成果。
2018年2月11日,居然之家战略投资签约仪式
随后天猫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天猫美家事业部,居然之家的业务落地成为天猫美家的重点项目之一。2018年天猫双11期间,居然之家参与促销的266家门店,120亿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的流量是从线上下来的。而这个销售额,已经接近居然之家全年销售的20%,在和阿里合作之前,居然之家也做过双11促销,但2018年销售额比前一年增长了270%。
星巴克在和阿里达成合作之前,也在一个困境之中,尤其是中国业务,而中国市场是在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看来比美国市场“还要大”的市场。
从同店销售增长数据来看,2018年Q3中国区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是9年来第一次下降。从营业利润率数据来看,亚太地区营业利润率自18Q2以来也在显著下滑。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也不乐观,2017至2018财年,星巴克在美洲市场同店交易次数开始出现下滑,影响了整体同店销售增长。原因之一在于,星巴克在2014财年开始,进入以提价方式推动同店增长的模式。
在中国市场和阿里合作之后,星巴克的业绩提升是显著的——外卖咖啡至少会使得白领人群能够随时在办公室购买咖啡,甚至可以争取那些不太考虑价格因素的高净值人群,侵蚀一部分过去廉价外卖咖啡市场的份额。
根据长江证券估算,当外卖业务为星巴克门店带来5%的收入增长时,单店营业利润提升比例将达到16.3%。当外卖业务为星巴克门店带来15%的收入增长,单店营业利润提升比例有望接近50%。
从财报来看也的确如此,仅第四季度而言,星巴克实现营收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全球同店销售增长3%,其中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4%,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1%。上一季报中,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则是下跌了2%。可以说,和阿里的合作短期内迅速扭转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03
路探好了,阿里的系统能力开始对外输出
如果能够让更多的零售商受益于阿里的新零售经验,重要的是阿里也能够从中获利——阿里未来可以将这种经验变成一种服务,带来收入和自身的成长。
2019年1月11日,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将系统帮助全球零售业重构商业运营的11大要素,实际上正是阿里开放这一服务的开始。
2019年1月11日,阿里巴巴发布商业操作系统
“阿里20年的积累和新零售的实践,沉淀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将帮助零售业走向新零售。”张勇在那个发布会上说。
所谓11大要素即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组织、信息技术。
毫无疑问这是阿里开启的又一企业服务,一项专门面对零售业的企业服务,在中国人力成本等各项成本走高时,阿里这种解决方案是市场所迫切需要的。
对照美国市场也是如此,在美国经历了经济发展蛮荒时期之后,各项成本开始走高,硅谷诞生了大批提供企业服务的公司,从思科、甲骨文,硅谷也有专门面对零售业的企业服务公司,比如Salesforce、Marketo他们都成为了华尔街的宠儿,成功的上司公司,相比之下,阿里比这些公司有更重要的实战经验。
一批公司率先使用了阿里的这套商业操作系统。
在这次发布会后的采访中,鞋业公司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介绍说,以往他们找咨询公司,基本上每年都要花七八百万,但是七八百万花下去的时候,听听谁都有道理,不系统,“但是阿里整个商业操作系统都帮助我们想好了,感觉在各方面都能提出有效的建议”,他说。
阿里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其成为全球市值位列前茅的一个重要的武器就是把原本是对内的基础服务开放,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收入,亚马逊云是如此,物流服务也是如此——亚马逊让第三方卖家进入亚马逊仓储,亚马逊包装发货,一方面让亚马逊更有效地利用自己多余的仓储和物流能力,也增加了亚马逊与UPS/FedEx这些合作的快递公司的议价能力,目前这一块服务为亚马逊带来20%左右的收入。
阿里也深谙此道,云业务原本是解决内部的IT问题,现在变成阿里一个重要的收入板块,如果这个商业操作系统发展顺利,很可能是下一个Salesforce,在阿里形成一个重要的收入板块,成为下一个阿里云。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新零售的竞赛上,阿里先依据自身经验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比之下,腾讯如何将社交流量转化成导向线下的商业流量仍然是一个基础问题,而在传统零售业对于新技术、消费者画像等嗷嗷待哺时,腾讯如何总结开放出成熟的经验去帮助这些零售商,尤其是匹敌阿里的实战经验,也的确是一个难题。
新零售毫无疑问会继续,能够持续的,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重要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