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零售大变局,关注云栖居士。
交流请微信:【yunqijushi】
今日访问:5874
总访问量:17839874
07月15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云栖居士
编辑/娜娜
近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下简称CCFA)发布“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而超市Top100榜单,历来是零售行业的风向标。2024年的榜单却透露出不寻常的气息:销售规模9000亿元,微增0.3%;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这份榜单背后,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行业变革正在重塑中国零售格局。
在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线上渠道持续挤压的复杂环境下,传统零售巨头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销售额停滞不前,门店数量持续收缩,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但在这场看似悲观的行业洗牌中,一股新生力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山姆、盒马、奥乐齐等企业凭借鲜明的差异化战略,在榜单中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变革方向。
首先是前几名的变化,2024年,盒马以750亿元的销售额,名列第三。永辉以732.39亿元排名第四。这是盒马自2019年上榜以来的最高排名,也是第一次超过永辉。其次是,正如CCFA分析的,近年来会员店、折扣店高歌猛进。沃尔玛(中国)近年来重回第一,山姆会员店的贡献最大;而近年来在上海靠平价商品出圈的奥乐齐,出现了惊人的100%的业绩增长。在消费零售行业不断出现结构性盘整的时代,超市百强榜上暗流涌动,也正是时代的缩影。
一、全渠道:线下门店收缩,线上占比激增
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的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的16.9%,较往年显著提升。这一数字背后,是零售企业拥抱数字化、布局全渠道的集体转型。
1、线上渠道已成标配: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深刻变化,使得线上布局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必需。无论是沃尔玛、永辉等传统巨头,还是盒马、奥乐齐等新锐力量,都在全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体验。
2、前置仓模式价值凸显:榜单特别指出,前置仓对企业提升线上销售的作用逐步凸显。盒马的“半小时达”、山姆的“极速达”等高效配送服务,都依赖于密集、灵活的前置仓网络。这不仅是提升履约效率的关键,更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增强粘性的核心基础设施。
3、传统大卖场转型艰难:门店总数下降9.8%的冰冷数据,直指传统大卖场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以及相对单一的购物体验,使其在效率和便利性上难以匹敌线上和新兴业态。永辉超市虽然体量庞大,但面临盒马等新锐力量的挑战,其排名被超越正是传统模式承压的缩影。
追溯到2019年,在2019年超市百强榜上,永辉则以931亿元排名第三,当年华润万家还是第一名,而沃尔玛(中国)排名第四。到2023年的TOP100榜单上,盒马以590亿元排名第五,永辉则以855.5亿元排名第二,不过,沃尔玛(中国)已经重回第一。
这些年最核心的变化,其实就是超市大卖场之外的新生业态崛起,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侧面反应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剧烈变化。
山姆会员店起初在中国市场经历了长期的亏损,当Costco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市场甚至认为山姆会员店会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毕竟这个对手同样来自美国。但是恰恰相反,这几年山姆会员店的发展,在市场出现一定降级趋势情况下,发展十分迅猛。自2020财年以来,山姆的销售额已经连续几年同比增长。按照CCFA披露的数据,2023年山姆中国销售额已达843亿元。2024年沃尔玛(中国)的销售数据超过1588亿元,业内普遍认为这一年山姆会员店的销售数据超过了1000亿元,也就是说,山姆会员店贡献了大约三分之二的销售额。而全渠道发展正是山姆取得成功的两大策略之一。
二、强差异化:自有品牌构筑护城河
自有品牌占比高,成为Top100榜单中领跑者的共性特征,也是其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武器。高比例的自有品牌不仅能有效区隔竞争对手,避免陷入纯粹的价格战,更能显著提升商品毛利率,增强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并最终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自有品牌成为零售企业从“渠道商”向“商品运营商”转型的核心标志。
1、奥乐齐的“自有品牌奇迹”:在这份榜单中,奥乐齐(中国)的排名并不突出,以20亿元排名第61位。但是对比2023年TOP100榜单上,奥乐齐(中国)当时以10亿元排名第82位,还是挺让人吃惊的,说明有统计口径的销售额实现了100%的增长。
奥乐齐中国一年业绩翻倍,其核心秘诀在于强大的自有商品能力。业内估计其自有品牌商品占比可达惊人的90%。从9.9元的4拼瑞士卷到3.9元的8片卫生巾,奥乐齐通过极致性价比的自有商品,精准定位追求实惠的消费人群,在社交媒体上赢得“穷鬼超市”的称号,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壁垒。
2、山姆会员店的“精选”策略:山姆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其强大的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山姆通过严选全球优质供应链,以会员专享的大包装、高品质自有商品,满足中产家庭对品质和价值的双重追求。Member's Mark商品覆盖生鲜、食品、日用品等多个品类,成为其区别于普通超市、吸引会员付费的核心价值。而盒马同样在自有商品上发力,与山姆、奥乐齐在市场上展开激烈角逐。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提升自有品牌占比已成为众多超市企业优化商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从“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众多零售巨头对自有品牌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山姆、奥乐齐、Costco、盒马、胖东来等零售巨头更是将自有品牌作为战略重点。这些企业通过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自有品牌产品,不仅提升了盈利能力,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未来零售行业中,自有品牌的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对于超市企业而言,加大自有品牌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有助于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利润空间,增强消费者粘性。通过开发具有独特性的自有品牌商品,企业能够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吸引追求独特消费体验的消费者;直接与制造商合作开发自有品牌,可省去中间的品牌商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利润空间;而当消费者认可并习惯购买企业的自有品牌商品后,会逐渐形成对该品牌的忠诚度,增加对企业的依赖度。
三、高性价比:折扣化浪潮席卷零售
“高性价比(折扣化)”是榜单的另一个显著共性。消费趋于理性化,性价比成为消费者决策的首要考量因素之一,折扣化成为零售业态演进的重要方向。
奥乐齐作为全球硬折扣鼻祖,其中国版虽然有所调整,但核心基因——通过精简SKU、高效运营、规模化采购和极高自有品牌占比,将成本压缩到极致,最终实现终端超低价格——依然清晰。其惊人的100%增长,验证了硬折扣模式在当前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以山姆会员店和开市客(Costco)代表的会员店模式的“价值型折扣”会员店模式,则是另一种“折扣化”路径。通过收取会员费筛选客户,聚焦服务中高收入人群,以精选SKU、大包装、自有品牌和高品质商品,实现远低于常规渠道的单价。山姆会员店在沃尔玛中国1588亿销售额中贡献约1000亿,占比近三分之二,充分证明了会员制折扣模式的巨大成功。
另外,盒马NB的快速扩张,则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对折扣化浪潮的积极回应。它借鉴硬折扣逻辑,聚焦社区,以自有品牌为核心,主打极致价格带商品,在奥乐齐之外开辟了一条本土折扣之路。随着其门店数的快速增长,盒马NB成为盒马体系内增长最迅猛的业态。
然而,折扣化≠绝对低价,榜单揭示的“折扣化”趋势,核心是价值重构。无论是奥乐齐的极致低价,还是山姆的品质低价,都是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精简、高效、自有品牌、规模效应等)对供应链成本进行革命性压缩,将节省的成本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超值商品。这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掌控力和运营效率。在中国零售折扣化浪潮中,折扣业态分化形成了清晰的战略地图。
根据供应链结构与商品属性,折扣零售可分为三大模式:一是硬折扣,以供应链重构为核心,通过精简SKU(通常控制在2000个以内)、压缩流通环节、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低价,代表企业如奥乐齐、盒马NB等;二是软折扣,以商品特殊性为杠杆,主售临期、尾货或反季商品,价格波动大且品类不稳定,代表企业如杉杉奥特莱斯、荟品仓等;三是品类折扣,聚焦垂直品类的折扣模式,如零食很忙、好想来零食等量贩零食连锁。
其中硬折扣凭借其可持续的低价能力,正成为折扣化变革的中坚力量。与传统商超25%左右的毛利率相比,硬折扣将毛利率压缩至12%-15%,却仍能实现2%-3%的净利率。其秘诀在于“双端极简”:一是在商品端取消渠道费用,发展自有品牌,采用极简采购链路;二是在运营端弱化选址依赖,简化装修与服务,将成本节约转化为价格优势。
从“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折扣店的销售额及门店数增长显著。折扣业态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推动。
从消费端来看,疫情之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谨慎,追求性价比成为主流消费趋势。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与价格的匹配度。
从行业端来看,快消行业和实体零售业长期发展积累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众多品牌和厂商面临商品滞销、库存积压严重的困境。为了清理库存,回笼资金,他们愿意以较低价格将商品供应给折扣店。这为折扣业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资源,使得折扣店能够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销售商品。
同时,传统零售渠道的中间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导致商品价格虚高。而折扣店通过直接与品牌商、厂商合作,甚至发展自有品牌,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营销费用,从而有更大的价格调整空间,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真正低价的商品。
写在最后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是一部零售行业在剧变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启示录。全渠道、强差异化(自有品牌)、高性价比(折扣化)——这三大核心趋势,如同三原色,正在深度交织,共同描绘中国零售业未来的崭新图景。它们不是孤立的策略,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强化的系统性变革:线上线下的融合(全渠道)是触达和服务的基石;独特且高价值的商品(强自有品牌)是吸引和留存顾客的核心;而重塑价值链条带来的极致价格力(高性价比/折扣化)则是赢得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武器。
山姆、盒马、奥乐齐等领跑者的实践,以及区域龙头们的坚守与创新,共同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复杂多元且快速分层的中国消费市场,只有那些能够精准锚定目标人群,并围绕上述“三原色”构建起独特且高效的价值交付体系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赢得可持续的增长。零售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深谙价值重构之道、勇于自我革新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