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08日 16:17
评论数(0)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商品管理是零售消费行业成功的关键。虽然各行业在商品形态和销售渠道上各有特点,但在库存结构优化、商品管理深入探讨以及全面分析体系的构建上,却有着共通的需求和目标。
近日,观远数据行业顾问黄萍深入探讨鞋服、消费品、餐饮业三大行业商品管理流程,揭示了商品流转、数据整合、库存监控和销售策略上的异同,分享如何通过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主要包括:
? 三大行业商品管理流程:总结分享鞋服、消费品、餐饮业三大行业的商品管理流程,从市场调研到最终销售,涵盖商品全生命周期。
? 畅滞销品的库存管理实践:分享如何识别畅销品,并以库存管理为核心,分享总部、地区的商品管理技巧。
? 商品分析体系:对三大行业的各自商品分析体系进行相应总结与介绍。
首先通过鞋服、消费品、餐饮业三个行业的比较,了解各个行业的商品管理流程:
1、鞋服行业商品管理流程
大家日常穿着的衣服,经历了一段复杂而精细的旅程才呈现在大家面前。如今年的夏装,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流行预测、市场调研和商品企划,此后经过设计研发打版,并在订货会上迎来了第一次挑选。被选中的衣服才有幸进入工厂批量生产,并随着企业供应链与物流的调度支持,陈列在门店橱窗上。幸运的衣服会在上市初期就被有缘人一眼相中,也有部分衣服只能随着季节更替,温度变化,最终流转到打折货架或奥莱店铺中。伴随着每一季衣服的诞生与消亡,商品的设计数据、采购数据、订货数据、销售数据等辗转在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中。
业务人员,希望及时看到商品的各项流转过程情况,尤其关注新品管理及畅滞销品的库存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商品策略管理。而数据人员为了响应业务需求,需要及时出具商品管理的实时/日/周/月报,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与核对成了他们的“老大难”。
2、餐饮行业商品管理流程
与鞋服的成品销售不同,顾客在餐饮门店购买的商品都是需要现场制作的。以奶茶为例,布丁等原材料都是门店申请,由总部发往门店的;消费者则通过外卖、堂食等方式下单;门店接单制作完成后,再送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库存、销售、顾客反馈等数据,同样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为业务人员和数据人员带来了很多烦恼。
3、消费品行业商品管理流程
尽管餐饮和鞋服在产品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在商品流转的终端体系上还是相似性的,都在自己品牌的门店售卖。快消品虽然也是成品销售,但大部分快消品公司并没有专属门店,而是遍布于餐饮店、便利店、超市等销售终端的货架上,与其他品牌竞品共同出现。例如,大家看不到只卖可口可乐的门店,但可以在便利店与超市买到它。
快消品的业务人员同样关注商品在终端的持续供应,并根据对未来销售的预判进行备货,避免断货。当然数据孤岛、主数据管理、数据清洗等烦恼,也一样存在在快消品行业中。
总结餐饮、鞋服和快消品行业的商品管理流程,都在追求高效的库存管理、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但各行业在商品属性关注点、销售策略、分类方式、商品特性及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会各有侧重,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商品属性对比:
商品流转在不同行业中虽有差异,但核心目标一致:培育受欢迎的爆品,保证不断货,避免销售损失。鞋服行业需细致管理经销商和直营门店,快消品注重与经销商合作及终端销售点管理,而餐饮行业则强调门店的精细运营。
有效库存管理是所有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关键在于快速识别并处理滞销品,确保资金和库存流动性。鞋服行业目前有相对成熟的商品管理流程,以下就以鞋服行业为例,分享如何进行有效的畅滞销品的库存管理。
1、多指标识别“真正”畅滞销品
要解决畅滞销品的库存管理问题,首先要定位畅销滞品。销量最高的不一定是畅销品,全国销量最高的不一定在区域卖的好,畅销品不一定永远畅销。总的来说,畅销品的识别并非绝对,通常依赖于销量等关键指标,但也存在特殊情况。
销量与赠品策略:销量最高的产品可能并非真正的畅销品。例如,如果赠品策略导致某产品销量虚高,其实际受欢迎程度可能被高估。
季节性与地域差异:产品销量受季节和地域影响。如羽绒服在冬季全国热销,但在气候温暖的海南可能销量平平。
长青爆品的例外:某些快消品,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可能长期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然而,将时间跨度拉长至数十年或数百年,它们的畅销地位也可能受到挑战。
畅销品的条件性:畅销品的认定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没有绝对不变的畅销品,市场环境、消费者偏好和竞争态势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产品的销售表现。
因此,识别畅销品需要综合考虑销量、季节性、地域特性和长期市场趋势。畅销品的认定应基于相对稳定的市场条件和消费者行为,而非单一指标或短期现象。畅销品的认定在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标准。
鞋服行业:常采用二八法则,即20%的商品可能贡献了80%的销量。
餐饮行业:更侧重于利润,通过毛利和销量的四象限分析,识别高毛利高销量的“明星商品”,并利用这些商品进行引流和促销。
快消品行业:关注长期爆品的销量和新品的潜力。通过销量和环比增幅分析,识别具有高销量和高增长潜力的商品,以培育成新的畅销品。
2、从商品全生命周期看库存管理实践
在商品管理中,畅销品的认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生命周期、财务指标和区域特性的动态过程。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识别并培养能够持续带来销售和利润的产品。畅滞销品分析主要集中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而衰退期的划分则失去意义。
商品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后,库存管理变得尤为关键,需要确保备货和配发与销售节奏相匹配。对于经销商管理,其订货、提货和回款监控尤为重要,对于自营门店,可以采用售罄率、可销天数等指标来实现销售库存的平衡管理。
售罄率是衡量商品销售表现的关键指标,总部定义为累计销售与累计入库的比值。在商品的生命周期中,售罄率的变化反映了销售动态和库存状况。新品上新初期,由于入库批次问题,售罄率可能忽上忽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再补货,总入库数固定,售罄率将趋于稳定,理想情况下呈上升趋势。总部和地区层面都会关注售罄率和销售趋势,以判断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并据此调整库存策略。
在商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关注的指标是不断变化的。在引入期,下单和入库的合理性和及时性尤为重要;成长期和成熟期则专注于销售和库存管理,通过监控售罄率、可销天数、畅滞销商品结构来平衡销售和库存,进行区域间、店铺间的调拨。到了衰退期,快速去化、回笼资金则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总部的商品管理也可以采用四象限分析法来监控库存与销售。通过结合售罄率和近七天的日均销量,识别出需要紧急关注的商品。右上角的高售罄高销量商品面临售罄风险,需要考虑紧急补单或陈列调整。左下角的低售罄低销量商品可能需要促销手段来减少库存积压。对于右下角角的高销量但低售罄商品,需评估其库存结构和可销天数,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以短袖T恤单品为例,假设在6月份的售罄率高且销量大,它的售罄率是否合理呢?通过与去年同期相似品/大类的数据比较,发现售罄率与去年持平,且还有销售上扬趋势,说明产品仍处于成长期。因此需要合理管控库存,主动调配资源,以确保畅销店铺的库存能够支撑销售需求,避免售罄风险,同时预防滞销店铺的过剩库存。
如上表格为总部到省份的畅滞销品销存分析样例。可以发现江苏省的总可销天数较高,但店存可销天数仅可支撑2天的销售,因此可以考虑从江苏的区域仓库向店铺调拨库存,以确保销售的连续性。同时,浙江省整体可销天数较高但店存也较低,可以将浙江省区域仓的部分库存调拨到浙江省店铺,同时也调拨部分到江苏等库存紧张省份。
我们可以从畅滞销标签的异同,分析为何某些高销量商品在不同省份的销售表现不一,其中可能涉及到地区偏好、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总部商品管理人员需要从宏观角度审视这些差异,并制定相应的库存策略。当然,店长也应具备一定的库存管理主动权,能够根据店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货,而不是仅依赖总部的指示。如下为观远店铺管家里,为店长提供的商品管理的部分模块,可以帮助店长更好地进行库存管理。
由点及面,回到行业整体,观远数据整理了消费品、餐饮、鞋服三大行业商品分析体系,供大家参考。
针对快消品经销商,重点在于监控核心爆品和潜力新品。新品在重点地区、渠道快速铺货、上新,持续跟踪其销售表现、复购情况等,发现其是否有爆品潜力,一旦发现潜力新品,加大投入将其推成爆品;而长青爆品则关注其的市场定位、竞品表现、利润情况与推广效果。
餐饮行业在商品流转上与鞋服行业有共通之处,基本都是在门店销售。但餐饮行业有其独特性,比如对出餐效率、食材差异和毛利贡献的关注,因此在库存管理方面,餐饮行业可能会更侧重于食材的新鲜度和供应链的即时反应能力,以确保顾客体验和食品质量。
鞋服行业除了监控商品从新品上市到清仓退市的整个流转体系,还衍生出了很多跨流程的分析,如畅滞销分析、商品关联、单品分析等专题分析。
通过对消费品、餐饮和鞋服三大行业的商品分析体系的梳理和比较,可以看到尽管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市场挑战,但在追求高效库存管理、精准销售预测和优化顾客体验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商品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洞察市场趋势,识别畅销和滞销品,以及如何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的波动。观远数据期望与更多行业伙伴一起,共同探索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商品管理实践向更高水平发展。